物流外包项目的发展

2012-08-15 00:48刘红英
关键词:外包供应商物流

刘红英

(湖北武汉葛洲坝实业有限公司 生产经营部,湖北 武汉 443000)

据统计,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占总物流服务的20%左右,并且仍处于增长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在整个物流产业自由化中的比例较发达国家高得多。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的物流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物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是“经济领域的黑大陆”,是节约成本的最后领域。物流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分为采购获取、制造支持和商品流通三大领域,涉及运输、仓储、包装、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预测生产计划、采购,甚至客户服务和选址等多项物流活动。自80年代以来,物流外包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大趋势。制造业和工商业纷纷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外部物流服务供应商(即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一、我国物流外包的现状

1.总体情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原材料物流和成品物流中均有21%的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在商业企业的物流需求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业务量也占到13%。然而,这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比如美国占58%,日本占80%)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2.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的评价

在物流供需方面,我国物流外包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先天不足。一方面由于受“大而全”、“小而全”商业运作模式的影响,工商企业倾向于自建物流体系,物流需求释放缓慢,有效需求不足。但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体化服务功能差,有效供给也不足。除少数企业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普遍不高,主要差距在于信息化程度、服务理念与一体化运作水平。

二、我国物流外包的问题

一是风险大。企业将物流外包后,由于价值大、不确定因素多,供需双方的不信任感会放大,导致双方之间的合作成本增高。由于外包物流的不可控性,更增加了企业对自建物流的依赖。

二是规范机制缺乏。国内物流企业大多着眼于短期经济效益,很少以长远眼光考虑到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使得绩效指标在考核标准上缺乏机制。在寻找客源和服务客户时,往往仅注意大客户、产值高的项目,而对于中小客户的需求,则没有深入挖掘,在一个合同还未履行完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个项目上。行业内甚至存在口头合同、口头承诺的现象,该种现象的存在说明国内物流外包市场还处于极低端的程度,制度规范的缺失、市场的混乱都是造成当前物流混乱的原因。

三是专业监管人员的缺乏。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专业监管人员或物流顾问的角色应该是十分重要的,其作用是管理、维护项目设计规划的过程、提供物流需求以及项目数据。目前国内将物流专业人员作为营销人员、普通职工来用,没有对其职业价值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给予其专业才能应有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三、物流外包的优势

第一,有效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物流外包可以使企业提高在本行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很难获得所有领域的人才,而过分追求人才体系又会使成本居高不下。实行物流外包,委托企业不但可以引入资金、技术,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入“外脑”。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资金链的要求将会更高,智力外包则意味着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加强核心业务的发展,解决本企业资源有限的问题。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资源的稀缺性是其发展的瓶颈。当今市场竞争中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十分复杂,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局限于本组织的范围之内,仅靠自身力量的储备,会使成本过于庞大,且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造成资源的浪费。物流外包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经济性的问题,在全社会合理分配资源,调动优势产业。同时对于微观层面而言,物流外包及其带来的智力附加价值,能够保证长期高额利润,并引导行业朝着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企业运营的市场适应力。结合自营方案,对外包进行审慎的考虑与衡量,了解自己的目标和3PL 需求,明确的目标将有助于建立选择3PL 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IT 能力、联盟伙伴、顾客服务和文化匹配。完成物流外包服务的企业,在整体战略上将更加贴近市场运作特征,由于精简机构、有效利用智力服务,新型的组织结构将有利于更加灵活地应对信息流,这种组织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四、物流外包的风险

第一,供应商失控风险。当外包的物流业务具有一定战略意义时,企业因害怕失去对物流的控制从而选择放弃该项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控意味着企业失去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这将极大地威胁到企业的安全运营。企业在外包的过程中有可能由于丧失对物流外包的有效控制而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甚至遭致灭顶之灾。同时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能会由于各自的管理风格、行政制度和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冲突、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

第二,外包的信息风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也间接地获得了企业的很多重要信息,例如销售数据,营销战略,甚至生产计划等,对企业的商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工商企业很难对物流企业的行为进行监测,难以阻止物流服务商的“败德行为”。“败德行为”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将工商企业的关键商业信息出卖给服务对象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取利益。

第三,资金安全风险。除了财务风险中的成本控制问题,资金回流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资金不断循环周转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物流外包资金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为产品销售款不能及时回收。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大多产品分销业务先发货后付款,有的还采取了赊欠的信用方式,这就使得一些商业信用较差的物流供应商获得了“资金寻租”的机会,或大款小回,或有款拖着不还,甚至有的物流服务商由于经营不善而利用代收货款投入本公司的运营,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给工商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风险。由于物流服务水平与经销商和工商企业的购销合同息息相关,如存在配送商品质量瑕疵、配送时间迟缓、配送货损等,在物流外包中,可能会出现有些经销商因为资金紧张滥寻外包物流服务质量而借口拒付货款的况。2010年春节前夕,民营快递企业东道快递的倒闭使得广深两地众多电子商户损失惨重,主要原因就在于工商企业的货款被东道快递占用进行盲目扩张经营。

五、结论

目前,我国实施物流外包的企业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供应商不满意,主要原因有合作双方沟通不畅,信息反馈滞后,缺乏应急措施;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落后,不能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跟踪和监控;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同一客户不同项目、不同环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持续改进机制;服务功能单一等等。而在美国,有80%的企业对物流供应商感到满意,这也说明我国物流供应商仍有较长的路要走。随着物流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和物流服务逐步走向一体化和系统化,物流业务技术含量的高低将是供应商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仅仅靠功能性的专业知识取得竞争优势将日趋艰难。为维持并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度,使需求商了解企业的特色,认可企业的价值,供应商将必须塑造个性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明确、清晰地宣传企业能够为客户物流管理带来的战略价值和管理效率。

[1]李万秋.物流中心运作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7,62.

[2]苗敬毅.SWOT 分析在顾客满意度研究中的运用[M].太原:统计出版社,2003:23,89.

[3]王忠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3]宋 华,胡左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8,55,75,106.

[4]李海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7.

[5]Yu T.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2008,108(3).

[6]Wang C,Regan A C.Reducing Risk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R].Irvin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ransportation Center,2003

猜你喜欢
外包供应商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