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日光墨影沉

2012-08-28 06:06吴静雅
中学语文 2012年32期
关键词:红楼柳絮日光

吴静雅

一池日光墨影沉

吴静雅

午后,云淡。

日光从窗棂的缝隙中流进来,几案笔砚都浴在那片光霭里,平铺着一种阒寂,一种闲逸。那些关于阳光的记忆,在纸页上被描摹,渐渐沉淀出岁月的厚度,韶光易老,而那些记忆在文字中盛开,如火如荼。

要说起最初爱上的阳光了,那年我九岁,记得是一个午后——春困初醒,柳絮轻飏。后院植了许多花木,大都没有开花,只漫天的柳絮飞舞着,似一场温柔的雪。我坐在朱漆的矮凳上,一抹蜜色的阳光在指尖化开,倾在手中的《海蒂》上,暖融融地染在字里行间。只是轻轻地闭上双眼,一身暖意,仿佛看见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那一带远山,山尖上皑皑白雪幻化为满山的玫瑰。阿鲁姆大叔的小屋孤零零地立在山顶,苍翠的老枞树在风中“哗啦啦”地响,撒下一层细碎的阳光。湛蓝的天幕下,山谷中笼罩着金色的阳光,羊群嬉闹,吊钟草弥散着奇异的香。

那些文字划过我的心尖,被轻轻的美妙充盈。空中的柳絮细腻得不可思议,和着初春静沉的阳光,一角屋檐,寂寞的蝶影,便成了最好不过的风景。午后的阳光固然美,但大雨初霁时,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也美得不可方物。

捕捉到那缕阳光,那时我已十二岁。只记得我捧了本《红楼梦》读得正兴头,周围静得只剩下我的呼吸。雨后的风带着溽湿的花香扑面而来,恰巧,一丝晶莹光线如蝶儿破茧而出,又如打翻了盛满蜂蜜的陶罐,霎时,一片金色四溢开来,明媚而澄澈。

那一缕阳光推开了红楼沉重的大门,一张张姣好的面容浮现在面前,或娇弱纤柔,或温柔可人,或妩媚动人,或清丽脱俗,或伶俐单纯……那些娉婷的身影,自一片茫茫大雾中走来,始终勾着唇,浅笑盈盈。

红楼一梦,梦中花落几层?不堪看。红楼众多女儿中我独爱黛玉,独爱她清冷、温婉的气质。好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真真的凄诉,切切的悲哀。黛玉惜花,拾起料峭春寒卷落的残红,亦拾起那一份风雨无依自飘零的惆怅,一滴清泪,留下绝美的唱词,花锄一把,葬下缤纷散落的心绪。这红楼,若没了你,还有何意义?叹只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这世间痴儿怨女多的是,大都抵不过命运的桎梏,人生如梦,只愿得个美梦罢了,谁还管这梦是真是假。不是命运太残酷,而是人,人不够坚强。这红楼的梦,几时才做得完,只怕是永没了尽头。红楼不适合放在那样一个高度,别用那些璀璨的词语来修饰,在我看来,红楼只是一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她用她细软的嗓音唱着一个凄美的故事,而她在历史的长河里搁浅,以致于后人偶然瞧见,便再也移不开眼。

阳光刺眼了起来,红楼在我的眼中隐去,带一点忧伤,带一点怅惘。待到日影西斜,我才合上书本,去踩地上积的一摊摊水洼,踩碎了我的影子,踩碎了我梦中不舍的依恋。

光芒存在于所有的文字中,那里有小王子金色的头发和围巾,狐狸在金色的麦田里守望;有秦淮河畔觥筹交错时的寂寂光影,迷离的月色;有故都秋日里金黄的梧桐,细数日光时的闲适;有李商隐的“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有李白的“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伴着那些或明或暗的光芒,一次又一次将思绪翻转飞舞。

日光见过江南小巷素洁的丁香,见过荒芜原野孤寂的黄沙,见过斑驳老墙寂寞的青藤。镜湖的水微冷,漾着未干的墨迹,记录着世间来来往往的人,和他们的足迹。抑或是最深的渴望,让四月的雨,洒下缱绻的柔情,日光不再怯弱,因为他们等着下一个天明。

手不释卷时,我似乎偏爱阳光,月光不及他温暖,星光不及他璀璨,灯光不及他纯净。世间林林总总的事物,唯有那一缕日光才能打开我的心门,叩响心灵之扉。记得海子的一句诗: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掷地有声,我只是笑着摇头,念道:“我站在太阳,温柔的芒上。”每每伴着日光在花前廊下闲读,偶尔有风一股子香味儿疏疏淡淡地萦绕在鼻间,我便驻足细想:这香,是花香,还是墨香?往往不了了之,时光静好,不过如此罢了。

回到这个午后,相随的仍是这淡淡的香、温柔的光。

书房里的大片阳光还没有散去,他在我的小屋里徘徊,抚过书架上新旧不一的书,刻意留下温度,逸出好闻的墨香。桌上那盆文竹青翠欲滴,叶儿镀上了一层晶莹,风还软,那阴影恰好倒在铺好的白纸上,婆娑着,书写着……

[湖北省石首市城南高中二(6)班 指导老师:郑友华]

猜你喜欢
红楼柳絮日光
柳絮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柳絮飘飘
红楼菊花会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山中雪后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晒书日光香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