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

2012-08-28 06:33张孟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8期
关键词:李镇西教育者班级

张孟光

一、改变自己———追寻大师足迹,明确育人方向

2008年上学期,学校给每位班主任老师发了一本《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书,从不知道李镇西为何人的我一下子就被他的文字、思想、情感和智慧深深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看法,唤醒了我的教育激情,提高了我教书育人的智慧。从此,素不相识的李镇西就成了我的教育偶像,成了我教育思想的启蒙者。4年来,我一直追随李镇西,与李镇西同行,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李镇西式的有思想、有追求、有创新的素质教育践行者。

在与李镇西同行的日子里,我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努力学习和借鉴他的教育实践。在学习中,我渐渐地生发疑问:为什么李镇西老师会有那么多的教育故事,为什么他总能从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那么多的教育智慧,他的智慧源泉是什么……慢慢地我发现,李镇西的教育实践、教育智慧其实是源于他30年来始终追随着两个中外平民教育大师———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尤其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更是像圣经般深深地影响了李镇西一生的教育。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像一条中外交融的母亲河一样哺育着李镇西,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催生着他的教育思想。在李镇西的教育实践中,还有一些我国当代教育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蒋自立、朱永新等,也像一条条大河一样注入他的教育生命,丰富和推动着他的教育理想和实践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这些中外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就是李镇西的教育生命不竭的智慧源泉。

我们常常被李镇西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智慧所感动,这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融汇了中外教育思想家的精华: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因此我们与其说是被李镇西的教育所感动了,还不如说是被这些中外教育家的优秀的教育思想所感动了。从中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虽然部分教育者不免会被世俗的功利、名誉等沾染,但是当我们真正沐浴在李镇西的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等所构筑的教育故事中时,被蒙蔽的心灵还是会透过世俗的尘埃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这也说明,其实每个教育者内心还是追求真善美、向往真善美的,这就是我们面对李镇西“为什么眼里常满含泪水”的原因。

笔者认为,只要一个教育者内心还没有泯灭真善美,读了李镇西的教育著作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而且,大部分教师在读了李镇西的著作之后,内心都将萌发出一种向往李镇西、学习李镇西、追随李镇西进而产生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人都可以学习李镇西,但人人都不可能成为李镇西”。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学习李镇西”,是因为我们都可以学习李镇西用“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但人人不可能成为李镇西”,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教育实践方法,其做法不一定与李镇西完全一样,因而你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镇西,只能成为李镇西式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自己。但是,纵然我们不可能成为李镇西,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追随像李镇西一样的拥有人类道德良知的教育大师,站在教育的“高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用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等教育精神去呵护、关心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

每一位平凡的教师,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都应该像李镇西一样追随中外教育大家,用他们的教育思想为自己树立高标,指引正确的教育方向,然后不断地学习这些教育大家的思想,践行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从中找自己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是学习李镇西的首要一步,因为没有30年如一日地追随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也就没有李镇西,更没有李镇西思想的产生,当然也就没有面对李镇西而产生的感动。所以,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从追随李镇西式的融合了中外教育思想的教育大家开始。

二、改变班级———宗教徒般虔诚的教育实践

李镇西从教30年来,除了在苏州大学读博士和在成都教育科学院工作的短暂期间,一直都在担任班主任。正是在与学生每天的心灵交流和心心相映的教育实践中,李镇西才感到了教育的幸福和价值,才产生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刚担任班主任的1982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镇西感受到了生命和教育的春天,在那样一段“青葱岁月”里,尽管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李镇西却全身心投入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用浪漫主义雕刻每一个学生。他爱好文学,每天坚持给学生读文学作品,用高尚的作品教育学生,立志把每一个学生塑造成具有真善美的人。他把自己的班级命名为“未来班”,确立了班训、制定了班徽、谱写了班歌、赋予了班魂,他还创办了班报———《未来》,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自主完成一期班报,无论寒暑假,也无论节假日,三年来创办了几百期班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镇西思想开放,充满激情,他把课堂搬到长满鲜花的野地里上,他带领学生到大街上观察生活,寒暑假带领学生到峨眉山和大渡河边去郊游。李镇西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种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自然的大教育观念,完全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情趣和理想,真正赋予了每个学生以生命与灵魂。李镇西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与他生活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快乐的岁月”。他所带的班级,活动最多,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所有的学生像野菊花一样无拘无束地生长,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李镇西还像个宗教徒般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班级的每一点进步和变化:他与学生促膝谈心,与学生书信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青春期教育,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学生,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深深地影响了每个学生。李镇西每带一届班级,都会把几年来班级的生活、学习、活动的精华编成一本本班级史册———如《未来》、《恰同学少年》、《花开的声音》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了生命沉甸甸的成长,为每个学生书写了一段生命成长史。李镇西丰富而快乐的教育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沉淀在了每个学生的记忆中;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在李镇西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一生宝贵的教育财富。

李镇西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遭遇过很多的异议,但是他依然坚定不移地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用爱心、童心和真心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得到了最好的素质教育。为什么我们读李镇西的教育作品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他用一颗真诚朴素的心感染了学生,教育了学生。笔者认为,要想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在年轻的时候担任班主任,而且要像李镇西一样对学生有一种宗教徒般虔诚的教育,在青春岁月之时,在激情满怀之刻,在艰苦环境之中,用纯粹明净的教育之心把每个学生雕刻成令自己终生难忘的教育作品。

李镇西更像一个教育歌者,“歌声飘过三十年”之后,他依然能清晰地记住他所教过的学生的名字,不忘他们的生日,收藏着他们的作品,保留着他们的影像,记录着他们的声音,这是一种多么圣洁的教育情怀啊!在李镇西的教育文章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可爱、每一个学生都闪光,每一个学生都值得他回忆,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一件教育艺术品。有的学生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即使走向了社会,都会引发他长期关注和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正因为这样,许多学生毕业后都会来看他,有的学生甚至连做梦都回到他的课堂,依恋在他的身边。成名后的李镇西,每到一处讲学,他的学生都会赶去看他,他们看中的不是李镇西的著名教育家的名头,而是对他的无限依恋之情。

李镇西用自己的爱心与童心改变了自己所带的班级,也改变了每一个学生的命运。他的教育实践启示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连自己所带的班级,所带的学生都无法改变,那么根本谈不上要改变我们的教育。在功利主义日益喧嚣的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往往听到的是满腹的抱怨,抱怨制度、抱怨环境、抱怨命运的不公,李镇西不也和我们处在同样的时代环境中吗,在他的教育作品中,我们听得到他的抱怨声吗?相反,我们听到的都是“花开的声音”,看到的都是“诗意盎然的教育画卷”。因此,只有改变自己的班级,才能改变我们的教育。

三、改变学校———用人格魅力影响身边的教师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班级。李镇西的教育实践让自己带的每一届班级都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他的爱心教育和民主教育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灵。很多人说,“做李镇西的学生是幸福的,他的学生在与他朝夕相处中,享受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但是,如果李镇西的教育实践仅仅局限在他自己所带的班级,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将会受到局限而无法进一步拓展。

幸运的是,李镇西在苏州大学师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后,被成都市教育局任命为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这使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做了校长的李镇西,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再是一个班级,而是整个学校的师生,这对丰富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李镇西积极思考着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他认为校长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教师的培训上,只有教师优秀了,学生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为此,他扬长避短,一反常规,把学校的行政交给擅长管理的校领导,而自己则重点放在对学校教师的培训上。

他因材施教培训学校的老师,充分相信每个教师,善于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李镇西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很多“我校教师风采”的文章,有年轻的老师,也有年长的老师;有文化老师,也有艺术老师;有不成熟的老师,也有成熟老师;有犯过错误的老师,也有优秀老师;有与自己个性冲突的老师,也有欣赏自己的老师等,每一位教师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的有个性,那么的有风采,李镇西用自己的真心、耐心和细心,转化了每一位教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了他真诚的教育同盟者。

李镇西还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特长,带领老师举行“读书沙龙”,带领教师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培养教师们高尚的读书情操,陶冶教师们的身心,让教师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每到过年过节,他都会对学校的教职员工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和感谢,学校教师遇到结婚等喜事,李镇西还会亲自主持宴会;教师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他都会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他的君子之风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个教师。

李镇西在培训学校老师的同时,当然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他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以及心灵成长。他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他十分关注学校的日常生活,常常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他十分重视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为此他会亲自找学生谈心,甚至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面对面地进行真诚的交流;他善于利用学校的教育场所,设置一个个开放“读书吧”,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他还善于发现学校中一切的“美”,用自己的摄像头记录教师的“敬业”、学生的“风采”和学校的“美景”,用真善美无声地感染每一位师生。李镇西用一腔真诚和热情,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每一株桃李,让他们在学校享受到生命的狂欢和茁壮的成长。

李镇西为了办好学校,还多次去考查别的学校,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习中他积极思考自己的办学思想,探寻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他实地考查过杜郎口中学、吉美坚赞的寺庙学校,也出国考察过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学校等。他对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批判,对这样那样的“模式”、“特色”、“理论”等进行过深入的反思,提出自己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提倡学校教育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倡导“朴素办学”。李镇西当上校长后,把学校置身于中外教育的大背景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诚地思考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在经过对中外教育的广泛考察、思考后,他最终发起了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他决心在自己的学校进行“用‘因材施教对抗‘一刀切”的教育,努力办“学生满意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镇西的学校管理实践充分证明,一个教育者要走向更加宽广而深刻的教育境界,必须要有突破一个班级的大教育视野。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个大气的教育者,必须有自己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他的教育走向升华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办好一所学校,才能全面显示出他的学生观、教师观和学校观,他的教育思想才是完整的,他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四、改变教育———真教育的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012年是李镇西从教30年的年头,李镇西这个真诚的教育实践者,30年来在教育这方沃土上,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教育信条,形成了丰厚独特的民主教育思想。30年来,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不胫而走,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得到了数千万师生的验证,也使数千万师生受到了教益,也得到了千千万万的教师圣徒般的追随。

2012年1月1日,年近七旬已经退休的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人蒋自立老师,在2012年新年伊始,在新浪网上发出了一个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倡议书,倡议书上说,“思想代表着人的全部尊严,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李镇西教育思想不胫而走,但目睹当今教育的功利病,该多么需要李镇西教育思想来力挽狂澜啊———哪怕是微小改变。我,一个退休教师、一个李镇西的粉丝、一个将生命最后几滴血献给教育的老者,决心摒弃偏见,振臂一呼,让我们在李镇西教育思想的旗帜下,为改变中国教育,团结起来,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吧”。

2012年4月,在蒋自立等老师的鼓与呼下,某杂志社在北京京民大厦自费举行了“李镇西从教三十周年”的民间教育研讨会。许多教师从网上得到消息后,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京城,为的是亲耳聆听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原定几十个人的研讨会,结果来了四五百人。有一个银川的乡村教师虎永祥,不惜自费,冲破层层世俗观念的阻扰,从遥远的山区,千里迢迢,经过13个小时辗转来到研讨会的现场,感动了万千网友。在研讨会上,中央教科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小蔓老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老师,还有蒋自立老师等都在大会上做了发言,总结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与会教师在这次研讨会上受益匪浅。会后,蒋自立老师还在新浪网成立了“李镇西研究会”,全国李镇西式的教师云集在“李镇西研究会”的周围,共同学习、研究、探讨和实践这李镇西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说过,他并不想建立什么“山头”,也不想“结盟”,更不想“拉帮结派”,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教师自发地集结在他的周围呢?这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李镇西教育研究会”建立以后,很多喜爱并深受李镇西教育思想影响的一线教师,每天在“李镇西研究会”通过学习李镇西的作品和阅读他的博文,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体会,纷纷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这种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教育平台,引发了深刻的教育思考,促进了广大教师自身思想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30年来,李镇西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从中提炼出深入人心的教育观点和思想,启发了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当然,最让我们感佩的是李镇西的人格魅力。他完全有资本骄傲,但是他却永远保持谦卑的姿态;他完全有资格和许多教育大家并肩,但是他却始终称自己不是一个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的观点,但是他却始终声称自己是在实践着前人的思想;他完全可以高高在上,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朴素平等的教育心;他完全可以装成一个教育完人,但是他却时刻反省和解剖着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镇西的理想主义、民主情怀、爱心童真、宽容大度、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等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广大教师,这个真实、真诚、真心、真性的教育者被广大教师、教育专家真心地追随着、实践着、欣赏着。李镇西的教育实践启示我们,真正的思想一定会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吸收和传扬。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出现更多的“李镇西式的人民教师”,引领中国走向素质教育的春天。李镇西的真教育将像真理的火炬一样,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李镇西称自己是“一个悲观绝望的理想主义行动者”。真正理解李镇西教育思想的人,都将认同这句话就是李镇西的真实写照。李镇西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他追求民主科学的教育,他追求让所有学生满意的教育,他追求师生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功利主义严重破坏教育本质的畸形教育环境中,李镇西因为对中国教育现状看得深、看得透,因此不免“悲观绝望”,但他的“悲观绝望”绝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坚定的行动,是为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义无反顾的行动,他就像一个“教育圣徒”一样,执着地行进在充满人性的教育路途中,一路行进、一路耕耘、一路芬芳,唤醒了许多误入歧途的教育者走向正确的教育道路,拂去了许多教师的消极颓废的情绪,使之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幸福。

许多教师开始走上教育路途之初,都有过远大的教育理想,都曾梦想过改变整个教育。可是在看透了教育现状之后,许多人用抱怨、麻木、不作为、绝望取代了自己的教育理想,长期的抱怨、指责、麻木、绝望使他们最后倒在了教育的乱草丛中。而李镇西通过30年的实践,在教育的乱象中披荆斩棘,创造出了令千千万万教育者感动、辉煌的教育神话。李镇西30年教育的思想启示我们:一个教育者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才能改变班级;改变了班级,然后才能改变学校;改变了学校,最后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给我国教育带来了一线光亮,它就像“黎明前破晓的曙光”,必将引领中国教育走向新生。

猜你喜欢
李镇西教育者班级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班级被扣分后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