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2012-08-30 06:07林少华
中国乳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奶牛场生鲜奶牛

文 / 林少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011年7月18 ~27日,《中国乳业》杂志社调研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20家规模奶牛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采访。这20家规模奶牛场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库尔勒、阿克苏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奎屯市和石河子市。实地调研和采访了解到,这些奶牛场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生鲜乳收购价格稳中有升,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良好,处于盈利状态。

1 奶牛场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规模奶牛场共20家,基本情况如下。

1.1 性质

在调研的规模奶牛场中,国有的有16家,占80%,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持有股份的有12家,占国有的75%;联营的有2家,占10%;私营的有2家,占10%(图1)。

图1 规模奶牛场的性质分布情况

1.2 规模

奶牛场的规模在700~3279头之间,其中,存栏在1000头以下的有4家,占20%;存栏在1001~2000头的有12家,占60%;存栏在2001~3000头的有2家,占10%;存栏在3001头以上的有2家,占10%(图2)。

图2 奶牛场存栏分布情况

1.3 建成时间

除了乌鲁木齐种牛场建成时间较早之外(1986年),其余19家规模奶牛场的建场时间均在2000年之后,主要集中在2002~2004年。

1.4 奶牛场的设计与建造

调研的规模奶牛场均是新建奶牛场,其中,有14家是聘请专业的奶牛场设计公司设计,占70%。

1.5 奶牛场的饲料地

有16家规模奶牛场有自己的饲料地,占总调研牛场数的80%。饲料地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玉米和苜蓿,其中,能满足奶牛场对粗饲料需求的有14家,占总调研牛场数的70%。

1.6 员工及工资情况

从员工总数看,各家奶牛场员工总数为32~119人,人均饲养头数为9~48.2头。从员工工资看,各家奶牛场平均工资为1500~2700元/人·月,大多数奶牛场免费为员工提供食宿。从员工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有5~72人,人均工资为2000~3500元/月;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有1~23人,人均工资为2200~4500元/月。

调研还发现,场长人数在1~5人之间,人均工资为3321~20000元/月;兽医人数在2~5人之间,人均工资为2000~3600元/月;配种员人数在2~5人之间,人均工资为2300~8000元/月;营养师人数在1~3人之间,人均工资为1800~8000元/月;挤奶工人数在4~14人之间,人均工资为1600~4300元/月。

1.7 奶牛场的培训

调研了解到,这些规模奶牛场每年都会组织内部培训或外出参加培训。其中,每年的内部培训为2~50次,并邀请奶牛养殖专家进场培训。每年的外出培训为2~10次。在培训方式方面,8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方式为短期实地培训;5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方式为专题论坛;只有1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方式为大会。在培训内容方面,8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内容为专项技术;7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内容为综合技术;60%的奶牛场希望的培训内容为设备操作方面。

1.8 饲养方式

20%的奶牛场采用传统的拴系饲养方式,80%的奶牛场采用散栏饲养方式。

1.9 单产水平

成母牛平均单产在6400~8800 kg/年之间,平均为7887 kg/年。其中,成母牛平均单产在6000~7000 kg/年的有8家,占40%;成母牛平均单产在7000~8000kg/年的有4家,占20%;成母牛平均单产在8000 kg/年以上的有8家,占40%。

1.10 生鲜乳指标

乳脂率在3.3%~4.7%之间,平均为3.76%;乳蛋白率在2.89%~3.60%之间,平均为3.09%。细菌总数均在5×105CFU/mL以下,其中,60%的奶牛场的细菌总数在1×105CFU/mL以下。体细胞数也均在5×105个/mL以下。

图3 成母牛比例分布

1.11 牛群结构

调研结果表明,成母牛占总存栏数的比例在50%以下的为4家,占20%;比例为50%~60%的有8家,占40%;剩下的8家奶牛场的成母牛占总存栏数的比例超过了60%(图3)。

1.12 挤奶情况

调研的奶牛场均使用机械化挤奶机进行挤奶,其中,20%的奶牛场使用管道式挤奶;40%的奶牛场使用鱼骨式挤奶厅挤奶;40%的奶牛场使用并列式挤奶(图4)。挤奶机品牌上,60%的奶牛场使用了利拉伐的挤奶设备;30%的奶牛场使用了德国韦斯伐里亚的挤奶设备;10%的奶牛场使用了以色列阿菲金的挤奶设备。此外,有1家奶牛场在新建的万头奶牛场里引进了美国博美特的转盘式挤奶设备。这些规模奶牛场均是每天挤奶3次。

1.13 TMR设备情况

调研发现,90%的奶牛场使用了TMR饲喂技术,其中,30%使用了意大利司达特的TMR设备,30%使用了利拉伐的TMR设备,20%使用了法国库恩的TMR设备,10%使用了北京现代农装的TMR设备。

1.14 粗饲料饲喂情况

调研了解到,粗饲料占日粮的比例为53.9%~70.0%。这些规模奶牛场均给奶牛饲喂苜蓿,苜蓿的蛋白质含量在10.0%~18.3%之间,饲喂的牛群主要是泌乳牛和犊牛,价格为1200~1800元/吨。只有30%的规模奶牛场饲喂了羊草。所有奶牛场均饲喂了全株玉米青贮,饲喂的牛群为全群,价格为250~400元/吨;40%的规模奶牛场饲喂了秸秆;10%的规模奶牛场饲喂了黄贮。

图4 挤奶方式分布

1.15 饮水情况

所有规模奶牛场负责人均了解奶牛饮水的重要意义,但只有60%的奶牛场有专门的饮水设备,其中,有67%使用了上海特瑞公司提供的饮水设备。

1.16 疾病情况

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些规模奶牛场每年用于疾病治疗的费用为10万~163万元,每头奶牛的治疗费为56.3~215元。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乳房炎和代谢类疾病。

乳房炎发病率一般为1%~5%,个别奶牛场高达18%,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冬季高发是由于天气极度寒冷,乳房很容易冻伤。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为主,抗生素为辅的治疗方式。奶牛场一般采用中药治疗乳房炎症状较轻的奶牛,治疗周期为3~7天,无须休药期。对那些中药治不好或者症状比较严重的奶牛,则采用抗生素疗法,周期为3天左右,需要停奶7天。对于抗生素难以治愈的奶牛,一般直接淘汰。平均每例乳房炎的治疗费用在15~300元之间。由于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较大,所以奶牛场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十分重视,基本是每个月检测2次,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BMT法。对于被检测出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奶牛场一般采用中药治疗并进行手工挤奶。

肢蹄病的发病率一般为0.5%~6 .0%,个别牛场某些月份高达35%,主要集中在1~4月,治疗费用为10~360元/头。繁殖类疾病主要是子宫内膜炎,常年均可发病,无规律,治疗费用为40~700元/头。代谢类疾病主要有酮病和产后瘫痪,常年均可发病,无规律,治疗费用为30~120元/头。

1.17 冻精使用情况

在普通冻精方面,全部规模奶牛场都选用了国产冻精,配种成功率为38.5%~89.0%,产母犊率为45.4%~50.0%,60%的奶牛场选用北京奶牛中心产的冻精,其它品牌有上海光明荷斯坦和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20%的规模奶牛场除了选择国产冻精外,还选用了进口冻精,产品主要是加拿大太平洋遗传育种中心生产的。

在性控冻精方面,90%的规模奶牛场都选用了性控冻精,配种成功率为43.3%~85%,产母犊率为85%~92.3%。在选用了性控冻精的奶牛场中,有80%的规模奶牛场选用了国产品牌,如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蒙牛赛科星和北京奶牛中心等;20%选用了进口品牌,如北京环球种畜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太平洋遗传育种中心。

1.18 粪污处理

这些规模奶牛场都采用铲车清粪的方式收集粪尿,个别奶牛场还采用水冲清粪或电动机械刮板清粪。60%的奶牛场将收集到的粪尿直接还田,40%的奶牛场选择沼气发酵。

2 总体形势较好

2.1 整体饲养水平较高

从调研和采访结果可以看出,新疆规模奶牛场整体养殖水平较高,表现为:①奶牛场设备比较先进,全部采用进口的机械化挤奶机,绝大部分使用了TMR饲喂设备;②管理水平较高,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应用,如以色列阿菲金智能化管理系统;③奶牛单产水平高,均在6000kg/年以上,平均水平达到7887kg/年;④生鲜乳质量高,细菌总数为5×105CFU/mL以内,低的达到1.5×104CFU/mL;体细胞数也在5×105个/mL以内,低的达到7.0×104个/mL左右。

2.2 奶牛场负责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2.2.1 政策扶持力度大

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补贴、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补贴、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补贴、奶牛养殖信贷支持等扶持政策逐步落实让奶牛场享受到了实惠。此外,学生饮用奶计划在新疆的推广,也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2.2.2 生鲜乳收购价格高于饲养成本

奶牛场完全饲养成本(不含折旧)在2.40~3.50元/kg生鲜乳之间,平均为2.95元/kg。

除1家奶牛场以内部价格统一核算之外,其余奶牛场2011年7月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为3.36~3.70元/kg,平均为3.52元/kg,盈利0.57元/kg(不含折旧)。

2.2.3 奶牛场盈利状况较好,负责人对未来奶业发展充满信心

调研结果显示,70%的奶牛场表示自己经营的奶牛场有利润;剩下的30%的奶牛场,由于自身财务统计的问题未能说清是否盈利。但盈利水平有较大差距,盈利在100万元以下的有4家,有6家在100万~200万元之间,有2家在200万~300万元之间;有2家盈利超过400万元。在目前的经营状况下,奶牛场负责人对未来奶牛养殖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有40%的奶牛场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扩建奶牛场。

3 奶牛场面临的困难

3.1 生鲜乳的定价未能与饲养成本的变化联动

规模奶牛场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饲料价格不断高升,而生鲜乳定价机制欠合理,虽然奶价也有上涨,但是涨幅不能与饲料、人工成本的涨幅相比。此外,大多数奶牛场负责人表示,乳品企业虽然在收购生鲜乳时以质论价,然后根据生鲜乳的各项具体指标定价,但是所有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及标准都是由乳品企业制定并执行,奶牛场没有任何话语权。此外,还会出现乳品企业检测结果与奶牛场自检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往往是奶牛场自检结果略高,为此,奶牛场主颇有怨言,希望能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解决这一矛盾。

3.2 人员流动较大

调研发现,由于奶牛场地处偏远地带,生活单调枯燥,员工工资低,导致奶牛场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并且难以招募到理想的员工。对于员工来说,相对于进城打工而言,奶牛饲养的工作不但脏、累,而且几乎没有节假日,如果工资吸引力不大,人员流动必定很大。对于奶牛场而言,奶牛的饲养,尤其是泌乳牛的饲养需要专人专职,如果人员流动比较大,会给奶牛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且不便于奶牛场对人员的管理。

3.3 缺乏优质的粗饲料

尽管调研的奶牛场均饲喂了当地产的苜蓿,但是由于这些苜蓿的蛋白质含量较低(10.0%~18.3%),且大部分蛋白质含量都在15%以下,木质素较高,奶牛食后的消化率不高,从而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4 对策建议

4.1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奶业

调研发现, 大部分奶牛场负责人认识到,“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的消费,对牛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已经开始饮用有机奶。同时,乳品企业对生鲜乳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奶牛场已经开始考虑发展有机奶,并且许多奶牛场已具备发展有机奶的条件。调研表明,新疆的奶牛场大多配有饲料地,可用于种植苜蓿和青贮玉米,已基本能够满足奶牛场的需要;奶牛场每天产生的牛粪又能作为有机肥施于饲料地,从而可以保证粗饲料的质量和品质。

4.2 建立合理的生鲜乳检测和定价机制

要解决奶牛场与乳品企业因生鲜乳检测指标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就需要建立具有仲裁权和强制执行权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奶业协会、奶牛养殖者和乳品企业等组织和单位组成的生鲜乳定价协调委员会,根据生鲜乳的生产成本,定期公布生鲜乳收购的参考价格。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生鲜乳收购与饲料价格联动的机制。

猜你喜欢
奶牛场生鲜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生鲜灯的奥秘
奶牛吃草
真绅士
荷兰奶牛场管理软件传感器系统的调查分析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