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辅助中药治疗儿童弱视87例

2012-09-06 09:28潘春英侯文利徐德华刘文黎
中医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斜视弱视屈光

徐 艳,潘春英,侯文利,徐德华,刘文黎

(1.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洛阳471000;2.遂平县人民医院,河南遂平463000)

弱视是一种无法通过光学矫正达到正常视力,还伴有空间对比敏感度下降等多种视觉功能紊乱的发育性视觉障碍。弱视易使患儿缺乏自信,丧失自尊,给以后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1]。经典验光配镜、遮盖、阿托品压抑疗法等综合治疗弱视的效果均不甚理想[2]。笔者根据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开窍目,目受血而能视的中医理论,自制弱视明冲剂佐治儿童弱视,并与单纯综合治疗的88例进行随机对照,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遂平县人民医院(99例)和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72例)就诊的弱视患儿171例(268眼)。患儿或家属知情同意,弱视诊断标准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通过的标准[3],即矫正视力≤0.8者为弱视。2个中心均采用投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同质性合并。治疗组87例(138眼),男46例,女41例;年龄3~12岁,平均(4.85±2.67)岁;双眼弱视51例,单眼弱视36例;轻度弱视36眼,中度弱视88眼,重度弱视1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01眼,斜视性弱视20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7眼;中心注视98眼,旁中心注视40眼。对照组84例(130眼),男45例,女39例;年龄3~13岁,平均(4.69±2.82)岁;双眼弱视46例,单眼弱视38例;轻度弱视35眼,中度弱视82眼,重度弱视1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96眼,斜视性弱视2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3眼;中心注视91眼,旁中心注视39眼。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以下措施:①遮盖治疗,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的双眼弱视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交替遮盖双眼,如双眼弱视戴镜后视力平衡,解除遮盖。单眼弱视的患儿每周遮盖健眼6 d,打开1 d,以防止遮盖治疗对健眼产生不良影响。遮盖期间定期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调整镜片度数。弱视眼视力上升到0.9以后,仍需继续遮盖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②旁中心注视患儿先用后像疗法和多色光闪烁法使其转为中心注视后改用常规遮盖法。③斜视性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或基本治愈后手术矫正残余斜视角。④屈光参差性弱视采用光学抑制疗法。⑤压抑疗法,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儿选择药物压抑疗法,健眼每天滴10 g/L的阿托品滴眼液,戴全矫镜片[4]。⑥精细作业训练,在戴镜遮盖情况下,每天弱视眼行精细目力训练,先易后难,如先穿洞眼较大的珠子、扣子等,待视力有一定的提高后再穿绣花针、画彩色描画等,刺激视觉,促进视力的提高,2次/d,10 min/次。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制的弱视明冲剂。处方:沙苑子68 g,决明子55 g,山药90 g,当归68 g,熟地黄136 g,川芎55 g,白芍68 g,山茱萸68 g,菟丝子90 g,枸杞子90 g。制法:以上10味,沙苑子、决明子、山药、白芍、菟丝子粉碎,过筛,取细粉混匀,备用,其余5味与粗粉浸泡0.5 h,煎煮1.5 h,第二次煎煮1 h,合并煎液,离心,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加入细粉及糖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 000 g,分装,10 g/包。用法:3~6岁者 2包/d,7~10岁 3包/d,11~13岁4包/d,分2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按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4月制订的标准评价疗效[3]。基本治愈:视力恢复到≥0.9。以1,3,6,12,18 周/度的空间频率测量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绘制对比敏感度曲线。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疗效对比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干预6个月后的疗效对比 例

5.2 2组对比敏感度变化对比

治疗6个月后2组对比敏感度均有显著提高(P <0.01),以6,12,18 周/度时对比敏感度的提高更显著,且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F=45.264,P <0.01。见图1。

图1 2组干预前后对比敏感度变化趋势轮廓图

6 讨论

弱视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无确切定论,有“中枢说”与“外周说”2种观点:认为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开始至视力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的功能、形态异常引起。临床根据弱视二元说理论采取了相应的验光配镜、遮盖治疗、压抑治疗和视觉训练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激活视觉系统,促进视觉发育。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髓海空虚导致小儿视力中枢发育障碍,此与现代医学的“弱视中枢说”基本吻合。肝开窍于目,肝血虚少,目失濡养,视物不明[6],此吻合于现代医学的“弱视外周说”。然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故治当补肾填精、益气生血、养肝明目。弱视明冲剂中当归味甘而重,补血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入血行气,改善眼部微循环;熟地黄养血滋阴;白芍养血柔肝。以上4味药组成四物汤,为补血的良方。山药补脾养胃,助气血生化,迎合“目受血而能视”的中医理论。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益肾填精,决明子明目益睛,沙苑子《本草从新》云:“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性能固精。”诸药合用,肾精得补,肝血得充,目窍得养,故获视力恢复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沙苑子主含维生素A类,参与视网膜光化学反应的视黄醛合成,弱视与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有关[5]。本品另含16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钴、铬、锌、锰、硒等[7]。菟丝子提取物具有神经营养因子样作用[6],可改善视觉中枢发育。补肾活血中药能够使视路星形胶质细胞发生反应性胶质化,促进神经纤维髓鞘结构的恢复[7]。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辅助中药治疗儿童弱视6个月,疗效显著,支持相关研究结果[8-9]。以往文献仅以视力变化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视力不能全面精确地反映人眼的视觉功能。而对比敏感度不仅可以了解人眼的最小分辨阈值,还可观察对比度变化时的识别能力,涵盖了从视网膜到大脑皮层整个视觉系统的丰富信息,是弱视诊断、疗效对比、预后评估敏感而特异的指标。本研究进行了对比敏感度观察,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在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以治疗组提高更显著。吴西西等[10]也有同样的报道,由此提示,中药辅助儿童弱视治疗有一定协同作用。

中药弱视明冲剂辅助弱视儿童的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不失为治疗儿童弱视的一种可取方法,且该方药源广泛,廉价易得,服用不便,患儿易长期坚持服药。

[1]俞翠萍,周宏健,胡勇花.视知觉感知学习治疗儿童弱视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6):3049 -3050.

[2]周至安,邱波,骆梅娟.疏肝益精健脾为主中药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2):109 -111.

[3]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4]渠继芳,李璐.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中重度弱视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4696-4698.

[5]张利玲,滕维城,林萍.益视冲剂治疗儿童弱视80例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01,22(5):271-272.

[6]刘建辉,姜波,包永明,等.菟丝子提取物在PC12细胞株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样活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30(2):226 -230.

[7]谢学军,杨红,何宇,等.补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视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7,17(5):265-268.

[8]陈旭虹,沈希成,汤广成.弱视明汤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6(2):107-108.

[9]党运明,陈玉华.明目增视合剂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212 例[J].河南中医,2009,29(7):683.

[10]吴西西,代一权,谭建伟,等.中药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3,13(3):134-136.

猜你喜欢
斜视弱视屈光
弱视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研究进展
目不斜视
部分遮盖法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短期疗效观察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