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统一化助力多屏互动生态链建设

2012-09-06 00:51许冬琦
通信世界 2012年37期
关键词:厂商产业链终端

本刊记者 | 许冬琦

电视IT化后,操作不便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已成为老生常谈。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产业各方开始利用“小屏”指挥“大屏”。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重力感应、触摸功能,通过标准协议,利用Wi-Fi相连,实现对电视屏的控制。

这一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于标准尚未统一,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厂商都在与芯片厂商进行合作,开发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屏互动的技术。

由于TV用户呈现递增的趋势,具有巨大的广告投放价值,电信运营商目前针对视频业务主要开展一些跨屏和交互的应用,如提供EPG电视导航以及和直播节目开发社交类的SNS应用。

芯片厂商作为乙方,在多屏市场表现更为积极,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互通实现技术,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沈劲此前介绍,高通AlllJoyn与Wi-Fi Display技术支持多屏无缝互动、低功耗及支持广泛连接,拥有手势识别、脸部识别、声音识别等创新技术等;借Google TV2.0设计杀入电视市场的Marvell也曾向媒体透露,未来的电视将是以ARM架构为主的PC,而智能手机则是未来控制多屏人机交互的主要载体。

由于芯片厂商已在智能手机平台获得经验积累,在智能手机市场价格战后,开始向电视平台进行一体化布局。尤其是MTK宣布收购MSTAR中,表明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厂商已经看到了多屏互动与业务融合的趋势,而其强强联手也更有利于多终端间标准化的制定,为各方开展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开发平台。

多屏互动涉及多个领域,是跨屏、跨界的多方合作。在生态链建设上,芯片厂商的加入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增值业务开拓上,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更有优势,共同合作打造产业链。并且,在三屏(电视屏、PC屏、手机屏)互动的基础上,已经延伸至了车载屏和家庭物联网,实现多种终端的互联互通。那么,目前多屏互动产业链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在竞争中发挥各方优势加强合作?本期《通信世界周刊》邀请提供多屏互动开发平台的中智盟和终端厂商探讨相关问题。

对话多屏互动开发平台:中智盟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芯片厂商在多屏互动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

董中海:与中智盟合作的芯片厂商主要有海思、MTK、MSTAR等,主要合作是基于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建设、统一和完善智能终端行业标准体系方面。芯片厂商最新的一体化芯片,把DTV和ITV从芯片层统一到了一起,这样就给基于直播的多屏互动应用提供了更多的业务空间。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多屏互动应用有哪些,中智盟在其中提供哪些支持?

董中海:目前,多屏互动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游戏方面,用于增强TV端的人机交互,主要是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重力感应和触摸功能,通过标准协议,利用Wi-Fi相连,实现对游戏的精准控制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未来,多屏互动应用还可以更多的借助云计算,利用一云多屏的形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视机,执行下载等任务。同时,还可以开发基于多屏的云技术数据中心和云端存储中心,打造基于家庭的信息娱乐互动中心。

伴随家庭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未来终端厂商也将会推出不同种类的各种智能终端,如果各家还是依托独立的标准,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中智盟要做的就是发起制定一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各种智能终端间的互联互通,还将致力构建一个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机顶盒以及个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的技术发展,推进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商店以及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标准的统一化进程。此外,中智盟还将与产业各方共同探讨构建智能终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丰富智能终端应用。

目前多屏互动还集中于游戏、视频分享、EPG电视导航等应用。

《通信世界周刊》:多屏互动业务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董中海:目前在多屏互动领域的主要问题还是缺乏典型的精品应用,这需要很多有兴趣的开发者来一起参与开发适合多屏互动的应用,中智盟可以在其业务实现上提供对接标准规范和技术支持。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开发“TV伴侣”对多屏互动有哪些促进作用?

董中海:“TV伴侣”主要是针对IPTV业务推广,将IPTV内嵌在电视屏上可以降低运营商前端的采购成本,可以将这部分补贴给终端用户体验更好的服务;同时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也能增加销售,扩大用户规模,在此基础上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发。电信和广电运营商的参与,提供了更多底层技术支撑,凭借其完善的BOSS系统和业务渠道,可以助力多屏互动业务体验的提升,例如EPG电视导航以及和直播节目开发社交类的SNS应用。

对话终端厂商:海信

《通信世界周刊》:终端厂商在实现多屏互动方面推出的技术和应用有哪些?

刘勇:多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智能化的一个趋势,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协同控制与共享也成为包括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各方的发力方向。部分终端厂商基于闪联(IGRS)等传输协议(目前主流的传输协议还有DLNA、WiMo等),开发了丰富的多屏互动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协同控制: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安装应用软件,实现移动设备对电视的智能遥控功能,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对智能电视的智能输入和对电视的触摸(如虚拟鼠标或触摸板)操作,还实现了移动设备作为游戏手柄功能。同时,还支持通过移动设备作为电视的语音输入设备功能。

2.小屏到大屏的镜像:移动设备的屏幕内容通过抓取、编码后传输到电视端,电视端进行解码并显示,实现移动设备与电视屏幕的同步显示。

3.随心控:将电视的屏幕内容,进行抓取、编码后传输到移动端,移动设备进行解码并显示,同时,同步可以实现移动端对电视的操作。

4.云分享:实现移动端的本地内容推送到电视端进行播放,同时支持将网络视频(如奇艺、乐视等)推送到电视端进行播放。

5.电视汇:通过移动端智能浏览直播电视节目信息、浏览或搜索到电视节目后直接控制在电视端进行切台播放。

6.基于云端实现的多屏互动技术,如云相册功能,基于后台实现多屏共享同一个后台的内容。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芯片厂商如高通、博通、Marvell都已经在多屏互动市场开拓业务,芯片厂商还需要帮助产业链解决哪些问题?

刘勇:芯片厂商在多屏互动市场的竞争中还有合作的问题,因为芯片厂家参与的多屏互动业务都是从物理传输协议入手,如高通一直在展示其Wi-Fi Display技术,但是多屏互动业务的具体实现却是需要终端厂家考虑的。比如将电视的屏幕复制到移动端,同时移动端可以操控电视画面,目前这一业务是基于标准Wi-Fi传输的,而如果终端厂商采用的芯片或软件支持了Wi-Fi Display,就可以基于Wi-Fi Display来实现电视、手机等智能终端随心操控的功能。芯片厂家在多屏互动中的角色是道路修建者,投入精力把道路铺好,为偏向硬件的工作,在道路好之后,终端厂家基于此就可以开发很多业务和应用,比如游戏、旅游等的应用,是偏向软件和服务,目前海信也在与芯片厂家研究Wi-Fi Display的技术实现问题。因此,多屏互动的产业链各方应该是各司其职,为整个多屏互动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终端厂商在推进多屏互动业务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在云计算的应用下,如何通过云、管、端三者协调发展提升用户体验?

刘勇:终端厂商在开展多屏互动业务中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是标准的缺乏,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采用闪联作为传输协议,但是闪联提供的接口是针对传输协议的,对其他方面的支持比较有限。而数据的传输格式等参数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的多屏互动的功能需要终端厂商自行建立一些接口,这就导致多屏互动的跨设备能力变得很弱。因此,在推进多屏互动业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标准问题,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产业链各方的合作不够紧密,终端厂商之间合作不够紧密,不能建立统一的标准。此外,在与电信运营商或内容服务商的合作也不够紧密。这就出现了中国电信选择自主开发针对IPTV业务的TV伴侣,当然中国电信开发TV伴侣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IPTV业务中的多屏互动问题,还有更深的含义。

《通信世界周刊》:请从产业链各方(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等)分析多屏互动市场生态系统竞合格局现状如何?

刘勇:多屏互动是一个大的概念,既有基于局域网的多设备之间的互动,也有基于云端的一云多屏的服务。产业链各方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了其角色也不同,而多屏互动产业正需要产业各方一起努力合作才能将完整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如一云多屏的概念,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在家庭电视上收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想切换到移动设备上继续观看,这个服务就需要终端厂家、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一起合作才能达到。再如云分享功能,就需要终端厂商与集内容商、运营商于一体的奇艺、乐视视频网站合作,为消费者提供的视频服务。当然,芯片厂商的角色是提供了搭建终端硬件平台的基础。因此,产业各方更多的是需要合作而非竞争。

《通信世界周刊》:基于互联互通技术的家庭物联网概念的实现,是否也是终端厂商基于互联互通技术的多屏互动的发展方向?

刘勇:在今年德国IFA展上,海信推出了内嵌入其全球首款个人智能电视l’TV的智能冰箱门体,可以实现智能冰箱与智能电视、移动设备的互动,如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控制冰箱的运行模式,了解冰箱食品状况等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视来实时监控冰箱的运行状态,实时查看食品状态等,因此,可以说智能冰箱是“智能化战略”在家电系统的延伸。

猜你喜欢
厂商产业链终端
筑牢产业链安全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