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粹的抽象与自由的意象之间——略评樊洲新近的山水画作

2012-09-08 09:36陈孝信
中国艺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秦山佳作纸本

陈孝信/文

在纯粹的抽象与自由的意象之间
——略评樊洲新近的山水画作

陈孝信/文

BETWEEN PURE ABSTRACTION AND FREE IMAGERY——COMMENTS ON FAN ZHOU’S RECENT LANDSCAPE PAINTINGS

一切的艺术创造都始于印证自我,而印证自我却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高山流水 纸本水墨 220cmx520cm 2010年 樊洲

二十年前,樊洲选择了秦岭——终南山。与此同时,他也就扎根在了此山中。入得深山,舍得名利,耐得寂寞,用他自己的话说:“云烟常供养,典籍信手翻……面对群峰独忘我,其中真趣智者自可诠。”从此,便二十年如一日地“含道映物,澄怀味象”(传为宗炳语),以创作“印证自我”的山水画为旨归。期间,也曾是佳作无数,既有“彩墨山水”,也有相对单纯的“小写意山水”。这些作品或清新自然、随意率性,或严谨工整、气象森然,不能说没有个人面貌,但樊洲本人并不以此为满足。某日,他“忽有一梦”:先贤范宽、李唐、王蒙、云林、石 、石涛、宾虹、抱石、石鲁、可染皆至,斥其曰:孺子可教,固有一言于你。我等各领风骚,因从艺以真性为诣,不与人同,汝穿梭我等之间久矣,当速独行,不可懈怠!梦醒如醍醐灌顶,樊洲从此大彻、大悟、大变。将近二十年的辛勤耕耘,成为了一种必要的积累,一个提炼的过程。

经此一梦,一个几乎全新的樊洲,终于出现了!

印证自我的第一步是要脱出真山水的困扰。2005年,樊洲创作了题为《龙蛇舞秦山》的大画(300cm×130cm),该画一反他以往的常规构图,大胆地将所要表现的千山万壑、重峦叠嶂上下一“剖”为二:下半截相对写“实”,浓墨设色,刻画肌理,烘托出秦山的险峻雄伟与草木的繁茂生机,给人以“苍苍横翠微”(李白诗)之感;上半截忽焉写“虚”,以一种极其单纯的狂草线条上下左右飞舞、纵横交错、龙腾虎跃般地虚拟出了巍巍远山和蓝天白云的苍茫与寥廓。一“虚”一“实”,相互映衬,极其生动,自然地“托”出了秦山精魂,恰如杜子的诗中所形容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可以想见,正是此作让樊洲的眼前一亮,找到了自主创造,同时摆脱古人和真山水长久困扰的一个切口(也是一道“窄门”),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2006年,他创作了《一阴一阳为之道》和《氤氲图》。《一阴一阳为之道》不止创作了一件,其中尤以长390cm、宽282cm的一幅为佳。此作延续了《龙蛇舞秦山》的架构,即是分为上下两段式,一“重”一“轻”,“黑”“白”分明,对比突出,貌似两张画,实质气脉贯通。整幅作品显得单纯洗炼,大气磅薄。而《氤氲图》的图式却更加趋于抽象、凝重,乍一看,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墨团,天与地、山与水皆浑然一体,通篇凝碧,细加体味,其中恍惚有象,气韵俱足,正所谓“机心潜逸,一片神行”。以上两件作品,进一步印证了樊洲山水画创作的独创风格和鲜明个性,并将“自由的意象表述”推到了一个临界点上。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来认识樊洲:秦山是他灵感的源泉,音乐(古琴)是他伸展想象力的双翅,书法是他创作“自由意象”的“利器”,综合修养和现代理念是他敢于超越古人、前辈的“资本”。

秦岭·王者之象 纸本水墨 140cmx68cm 2008年 樊洲

龙蛇舞秦山 纸本水墨 300cmx130cm 2005年 樊洲

左 一阴一阳为之道282cmx390cm纸本水墨2006年 樊洲

右 上善若水纸本水墨950cmx210cm2010年 樊洲

樊洲真正的突破出现在2009年。其标志性作品便是《山脉、血脉、文脉》。该作品与以往他个人的创作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整幅作品纯以长短、粗细不等的狂草一般的线条来编织“山水”画面,或舒或卷,乍轻乍重,如飞如动,仙乐飘飘,充分且彻底地发挥了“中国线”(神、气、骨、肉、血,五者合一)的表现力和扩张力,且是一派纯素,不加雕琢。整幅作品既是纯粹、大气的抽象作品(局部效果尤佳),也是自由、奔放的意象山水(远看效果尤佳),既有情感酣畅淋漓的宣泄,也有自由精神激越飞扬的表达。该作品充满了一种智慧、灵气,还有书卷气,贯通了古今中西,堪称独一无二。此后创作的《高山流水》乃是这件作品更加完美的呈现,线的韵律节奏更加起伏跌宕,犹如一气呵成一般,空间感则显得开阔、自由、苍茫,时间也仿佛在此凝固,显得神秘、幽远、永恒。

以上两幅作品都不愧为樊洲山水画创作巅峰期的代表。在当今的山水画创作领域里,也可以看作是一次不小的突破。在整体面貌上,樊洲与古人,与石鲁、李可染等前辈巨匠之间拉开了一个距离,更加具有了一种强烈的现代美感;在创作方法上,樊洲与贾又福等当代大家相比大异其趣,为当今山水画坛增添了异彩。

山脉·血脉·文脉 纸本水墨 300cmx700cm 2010年 樊洲

新近,樊洲再以“水”为命题,创作了一批佳作,如《幽泉》、《鸣泉》、《上善若水》、《流水》、《深水静流》等,把“水”的“文章”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其中尤以《流水》为突出,该作品构图奇险,画的中心飞流直下、竖贯画面,如利剑穿空一般,势不可挡,长河两岸,青山高耸,犹如两扇“天门”一般,威武而雄壮。整幅作品在单纯中显出大气,在空灵中透发生机,是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以上这些佳作充分标明:在纯粹的抽象和自由的意象之间,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有待樊洲去拓展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樊洲敢于深入进去,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樊洲不断印证自我的过程起码给了我们以下几点重要启示:一、自由精神,个性化表达永远都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舍此,便没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二、中国悠久的文脉,亦即是一种文化基因,永远都是我们必须坚守、承继、发扬的精神品格,舍此,便没有真正的中国创造;三、环顾当今世界,一味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便必然会被世界淘汰和自我边缘化,为此,有志气的中国艺术家,必须“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与世界同步发展,方能做到无愧于古人,无愧于当今时代。

“落笔无古人,兴酣欺造化”(石鲁语)——如今的樊洲深悟此言的真谛。

深水静流 纸本水墨 184cmx96cm 2011年 樊洲

幽泉 纸本水墨 240cmx120cm 2010年 樊洲

大山·硕果 纸本水墨300cmx420cm 2006年 樊洲

猜你喜欢
秦山佳作纸本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熊明非作品选
首届秦山核电优秀科技工作者
兰华生作品
佳作欣赏
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热功率下降分析
佳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