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民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初探——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的城镇发展为例

2012-09-13 12:41张青霞王丽娜
四川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马尔康阿坝州城镇

张青霞,王丽娜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城镇的成长和发展都有不同的模式,四川藏区民族城镇在成长和发展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方面都有其独特性,系统的分析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推动四川藏区城镇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马尔康是汉族聚居区走向藏族聚居区的过渡带和结合部。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受到自然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比较多,解放前后城镇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城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奴隶社会形成了固定的集市,从周秦开始,我国的中原地区初步形成了:大都市(周的列国都城和秦朝的郡城)—小城市(周朝大邑和秦朝县城)—集镇(周朝小采邑和秦朝的镇)的体系格局。这些大小城镇的设立,除了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外,还有商品交易和军事等方面的活动。

到明代以前,我国城镇体系的大体格局是:大城市是政治中心兼商业、手工业中心;县城主要是政治中心;小城镇是区域的商品集散中心,以消费为其主要经济职能。虽然明清以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仍以自然经济为主,小城镇在政治上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农村的基地,城镇的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基础设施仍很落后[1]。

1840年至1949年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业、纺织业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小城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大城市向农村收购原料和推销商业产品的基层商业集散中心。这时期我国小城镇在得到普遍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根据生产力的布局对原有城镇体系进行了调整,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近阶段提出的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不再单纯追求数量,而进行灵活多样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开始从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上的提高。

2 四川藏区民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四川藏区民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有的城镇发展动力比较单一,而有的城镇发展的动力就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促进四川藏区民族城镇的发展

2.1 早期的四川民族城镇

(1)茶马互市贸易对其沿线四川民族城镇的影响。

(2)政治动力对四川民族城镇的影响。

(3)土司、寺庙、宗教、文化、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4)军事、交通、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2.2 近代四川民族城镇

主要受政治、经济、资源、交通、文化、区位条件等动力因素的影响。

马尔康境内的梭磨河、脚木足河、茶堡河的三条主要河流为城镇的产生蕴育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区内的城镇大部分沿三条河流的两岸而兴建,在历史时期四川民族城镇的选址大部分遵循这个规律。马尔康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白湾、草登、沙尔宗三个重点城镇为支撑点,突出以梭磨河(G317)为村镇发展的主轴线,以脚木足河、茶堡河为村镇发展的次轴线,形成“一心、三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图1)。

3 马尔康概况

马尔康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东部与红原县、理县连界,南部与金川县、小金县接壤,北部与红原县、阿坝县相连,西部连接壤塘县(图2);马尔康镇扼川藏公路北线(国道317)要冲,S210、S211过境,是阿坝州以及川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图1 城镇分布及空间结构分析

图2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县区位图

3.1 马尔康的发展历史

马尔康古为冉駹国属地,秦时属游氏道,两汉隶汉山郡、唐、宋时曾属羁磨三十二州,元代隶吐番宣慰司,明永乐年间属杂谷安抚司,清乾隆属理番直隶厅,嘉靖属杂谷直隶厅,民国初年属西川道理番县,民国二十四年改属四川第十六行政督察区。历代统治者虽力图施治,但终因鞭长莫及,未能完全于此行使管辖权。从元朝到解放,一直为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土司统辖和控制。因此马尔康县又有“四土地区”之称。马尔康是汉族聚居区向藏族聚居区的过渡带和结合部,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区文化,解放前后城镇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国时期,国民党设区署、警察所于此,但先后被土司驱逐出“四土境”。1935年6月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途经马尔康,中央总部设在卓克基土司官寨。工农红军在党坝、松岗、卓克基、脚木足、茶堡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50年10月,民改工作队进驻马尔康寺庙,“四土地区”遂宣告解放。次年12月成立“四土阿坝临时军政会”。1953年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马尔康办事处”。1955年正式建立县级人民政府——马尔康县人民委员会。

3.2 马尔康城镇格局演变

根据马尔康的发展历史和对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出马尔康城镇格局演变(表1)。

表1 马尔康城镇格局演变

3.2.1 解放前的城镇发展状况

因马尔康地处边沿,虽属历代统治者所辖,但鞭长莫及,不能行使管辖权,自元朝以来,一直处于土司制度[2](如图3)的统治之下。“四土”所辖之地,尤以梭磨土司变化最大,梭磨土司原辖梭磨诸沟,来苏九沟,黑水五十五沟半及壤口、安曲,为四土之首。

图3 土司制度组织

由此图看出在解放前,“四土”地区的政治制度虽不是政教合一,但宗教和土司制度紧密结合。宗教依靠土司势力,各寺庙均承认土司管辖。在土司、头人、寺院的统治下,“四土”地区的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极其苦难的生活。解放前的城镇布局基本上沿河流分布,城镇的布局受到地形和自然资源的限制,布局形态比较自由,城镇格局基本上属于群山环抱,规模较小,没有与水系形成太大的关联。马尔康城镇的布局是以官寨、寺院为中心,建筑一般以帐篷为主。

3.2.2 解放后的城镇发展机制

解放前马尔康为卓克基土司属地,解放后马尔康镇成为阿坝州州府、县城、城镇三级政府所在地的主要原因有:

(1)1938年以后,逐渐成为四土与川、甘、青三省藏、回、汉商进行鸦片、枪支、牲畜、茶叶、食盐、布匹、粮油、药材等及各种日杂品交易的地方,是“四土”地区较繁荣的地点之一。

(2)马尔康镇位于阿坝州的中部,是阿坝州以及川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3)马尔康意为“火苗旺盛”,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意味着城镇未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将马尔康镇作为州府希望能够影响和带动阿坝州的其它城镇发展。

(4)解放前后,马尔康地区大量种植罂粟和进行鸦片交易活动,致使马尔康地区成为经济畸形发展的集散场所,将马尔康镇作为州府所在地,政府能够直接整治该地区的治安和尽快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向。

(5)红军经过马尔康,给革命的发展播下了种子,当地人民对于共产党的工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把马尔康镇作为州府,有助于顺利开展各项政府工作。

3.2.2.1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城镇发展

解放后,马尔康镇成为政治、商业、旅游、交通、文化等的中心,也成为外界人员了解阿坝州的门户。马尔康镇成为三级政府所在地之后,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开始修建一些低层、多层的建筑,并且保留了当地的特色建筑——嘉绒建筑、碉楼、土司官寨、莫斯都岩画、寺庙。

(1)在城镇的内外交通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由原来城镇内部的一条街发展为单核心片状的布局,对外修建与周边城镇的连接公路和县域外接的对外公路。

(2)在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例如:在1985年国家拨款100万在藏口山上重建马尔康寺庙。

(3)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像供水供电以及排水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兴办了一些乡镇企业,例如:火柴厂、骨粒厂、矿业联合公司等。

马尔康县域境内西南部沿河谷地区人口稠密,东北部高山峡谷地区人口稀少,马尔康镇成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马尔康县域城镇沿梭摩河、脚木足河、茶堡河三条主要的河流而呈“树枝状”分布,以马尔康镇为中心,不断地发展变化,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山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不断形成山、水、城相依的格局。

3.2.2.2 2000年以后的城镇发展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和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马尔康的经济、商业、旅游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城镇的发展和布局也受到一些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影响。

自从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马尔康也开始进行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并且城镇内部空间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规划,开始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2008年之后的灾后重建为马尔康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农村人口不断向马尔康集聚;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功能的强化,将进一步促进马尔康城镇人口的聚集,吸引外部人口迁入马尔康或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马尔康城镇的发展布局主要是沿梭磨河南北两岸向东西方向发展,有少量高层建筑,以多层为主,在老城区有修建一些现代建筑和保留的传统建筑。

3.3 城镇发展的特征

3.3.1 城镇中心规模的扩大

解放前的马尔康城镇以马尔康寺和土司官寨为城镇中心,全镇仅有一座寺院(“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和一座马尔康官寨,20多间泥石结构的寨房和各种商人的帐篷形成的一条小街[2](图4),城镇中心布置在梭磨河北岸的河滩地带。

解放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和州、县机关迁驻马尔康镇,在乱石河滩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成为一座崭新的城镇,被誉为雪山草地间的一颗明珠。城镇的不断发展把包括梭磨河左岸从日斯哀丘至婆陵甲萨和梭磨河右岸马林局至三家寨己建区作为旧城区保护下来,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嘉绒建筑、直波古碉值得保护。城镇的不断发展,以旧城区为中心沿梭磨河两岸向东西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旧城为中心的四大组团(图5)。作为州、县、镇的三级行政中心,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城镇建设方面得到了极大地鼓励。

图4城镇中心演变

图5 马尔康以旧城为中心的四大组团

3.3.2 城镇的职能日趋多样化

城镇的职能变得多样化,早期的民族城镇,一般以宗教、行政为主要职能,城镇中心布置寺院和官寨,便于统治者的控制和管理。解放后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逐渐具备了经济中心的功能,从简单的手工作坊、小工业到现代的工业生产、商业繁荣,城镇与城镇交往增加,进行着城镇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内外的交流。马尔康镇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城镇中心布置有阿坝州政府、人民广场汽车站、医院、小学校、百货公司等,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自从200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空间发展不足,致使城镇沿梭磨河的南北两岸由旧城中心向东西方向延伸,把原来的河滩旧城区作为保护对象,政治职能在城镇的发展中也不再像解放前那样控制整个城镇的发展。

3.3.3 城镇空间布局由树状布局转化为带状片区组团式布局

马尔康地区,由于受自然地形的限制,利用自然的难度较大,城镇布局形态沿梭磨河河谷呈树状分布,这与高山峡谷的自然资源环境完全吻合。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依附自然的程度较高,居住地只能选择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

马尔康镇成为阿坝州的州府之后,城市化的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人才和资源的集聚进一步促进了马尔康的商业、经济等的发展,进而城镇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城镇的职能转变,致使城镇主导产业调整,由原来的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因此导致城镇内部布局也发生变化,由树状布局转化为带状片区组团式布局(图5)。

6 小结

历史上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历次产业分工和生产要素的调整,都会带来一个城镇发展动力的升级换代,都会造就一批时代特点鲜明的城镇。工业化造就了一批传统城镇,交通技术的发展变迁牵动了城镇的兴衰,而如今信息化则是成为现代城镇的必备要素,集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则更为城镇崛起提供了新的契机。马尔康的发展过程,我们往往感慨于历史,城市化发展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也会决定城镇的兴衰和经济重心的转移。甚至,行政区域的改变和调整和经济中心的迁移,都给一些城镇发展带来了命运的改变。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背景下,马尔康在很短的时间内蓬勃发展起来,给马尔康镇的经济、商业、旅游业等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变化也带给了马尔康的深刻思考:其一,马儿康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梭磨河贯穿了整个城镇的东西,南北为海拔很高的山峰,其城镇的发展严重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其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建设用地也受到局限;其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的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受到了冲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使该地区的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有特色的嘉绒建筑有一部分并没有得到保护,当地的孩子们也正在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而那些当地老百姓手口相传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也因后继无人而正在消失,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权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1]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6:63-70

[2] 四川省马尔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马尔康县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1-42

[3] 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坝州志[M].民族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马尔康阿坝州城镇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马尔康市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文化边城镇远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