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问题探讨

2012-09-15 07:25祁春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3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存量服务业

■ 祁春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问题探讨

■ 祁春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继续逆势上扬,达到688.1亿美元,首次超过了日本、英国等传统投资大国①。随着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行业分布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本文尝试利用2006-2010年我国对主要经济体的行业投资数据,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行业分布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

(一)从投资额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是第三产业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到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到76.5%,第二产业投资额仅为22.7%,第一产业投资不足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同时表1也显示出,这样的对外投资产业结构近5年来几乎没有变化。第一产业投资占比一直稳定在0.8%-1%之间,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20%-25%之间(2006年因采矿业投资额剧增,该年比例为29.8%),而第三产业投资的比例则在70%以上。

(二)从境内投资者行业分布以及所设立的境外企业行业分布来 看 , 第 三 产 业 企 业 数 量 增 长 迅速,而第二产业企比例逐年下滑

2006年我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投资者中,第二产业投资者占比为65.4%,第三产业占比为30.3%。2009年,第三产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的投资者占比变为40.8%和55.8%。而第一产业的投资者占比则基本维持在4%左右。从所设立的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境外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数量最多。2010年,第三产业企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53.2%,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占42%,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占4.8%。

(三)从对单个经济体的投资结构来看,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2010年我国对香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盟这六大经济体的投资占到了当年投资流量的76.3%,投资存量占到了总存量的76.1%。六大经济体既包括了欧美发达国家,也包括了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我国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分别达到了70.8%、63.9%和86.6%,要显著高于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东盟。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是偏向于市场环境成熟、基础设施条件好、服务业消费能力高的区域。

在我国对俄罗斯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占26.8%。对东盟国家投资中,第二产业比例为53.5%,高出第三产业近11个百分点,形成了以第二产业投资为主的格局。而我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中,仅采矿业这一项投资就占到了总投资的81.6%。

(四)从我国对六大经济体投资的具体行业分布来看,投资聚集度高的特征明显

1.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聚集性高。截至2010年底,在我国3000多亿美元的投资中,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六个,分别是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这六个行业的累积投资存量为2801.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8.3%。

表1 三大产业投资额在当年投资流量和存量中的占比

2.我国各行业对外投资的地区聚集性高。表2显示了截止2010年末我国对六大主要经济体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表中数字为我国对某经济体某行业的投资在该行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很显然,我国第三产业中绝大部分行业都投向了香港。其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吸收的投资都超过了我国该行业投资总额的80%。但香港在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大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与第三产业中多个行业的投资高度集中在香港的情况不同,制造业投资的地区分布较为分散。采矿业的投资则集中在香港、澳大利亚和东盟,三地吸收的采矿业投资业超过60%。建筑业投资最多的地区是东盟,东盟各成员国近年来高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我国建筑类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另外,六大经济体吸收的建筑业投资仅占总投资的35%,并不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投资地。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主要分布在东盟,而且该行业较大规模投资基本上在2006年后才展开。

我国在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的投资总额非常有限,仅26.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盟和欧盟三地,三地吸收了农业近58%的投资。显然,我国在大农业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畜牧业大国澳大利亚、农业大国美国还有相当大的投资空间。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投资规模偏小,利用境外资源稳定我国粮油供给的作用微弱

无论是从投资额还是从境内投资企业数量看,我国在大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截止2010年末,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26.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8%。境内农业领域投资企业数量约为470家,平均单个企业的对外投资额仅在50万美元左右。这种投资规模与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地位和实力不相称,也不利于保证我国的粮油安全和农林牧渔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匮乏的状况在长期内不会改变,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而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世界粮食危机背景下,各国对农产品出口尤其是粮食出口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农业对外投资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境外农产品基地。

(二)采矿业投资区域过分集中,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虽然采矿业投资区位选择很大程度上受世界资源分布状况的影响,但投资地也不宜过分集中。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的采矿业投资剧增。2007年末,我国对澳投资存量中采矿业占45.5%,2008年末这一比例达到73%,2009年末这一比例更是达到85.9%。截止2010年末,澳大利亚吸收了我国采矿业投资总量的14.4%,投资额达64.2亿美元。而我国对资源大国俄罗斯的投资额还不足3亿美元。由于自然资源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敏感领域,投资过于集中很容易引发东道国的反感与抵触。2008年首钢集团收购吉布森山铁矿案、2009年中色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稀土矿业公司股权案的失败,与这几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矿业投资过于密集不无关系。而且采矿业的投资往往金额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别的行业大。投资地集中更不利于分散风险。

表2 2010年末我国对主要经济体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存量占该行业总投资的比例)

(三)制造业对外投资水平不高,投资主体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基础明显优于商务服务等第三产业。但截至2010年底,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额为178亿美元,仅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的5.6%。但从境内投资者的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企业占比达35.8%,是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领域。由此可见,我国境内制造业投资主体普遍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50名的企业名单中,只有吉利、联想等少数几家制造业企业。

(四)服务业对外投资以劳动、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少

虽然服务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但我国当前服务业的投资技术含量低,投资结构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为主。2010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个行业的投资额约占服务业投资的70%。金融业投资虽然增长迅速,但80.8%的投资来自银行业,而且以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开展资金结算服务等低层次运作为主。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投资比例只有5.3%。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布局,是今后我国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和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需要考虑的重大命题。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我国农业竞争优势,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农、林、牧、渔业的投资

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受一些国家(主要是土地、水资源短缺国家和人口大国)消费需求增加以及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1990-2007年以来世界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每年3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接受投资的东道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南-南”投资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②。可见,农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是未来全球投资的亮点。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优势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大国之一,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对外投资具备良好的国内产业基础。多年来,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不仅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农业科技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在育种、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灌溉技术等不少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借鉴价值。

二是中非友好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我国在非洲、东盟等地区进行农业领域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从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看,目前吸引外国农业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和东盟国家③。进入新世纪,中非友好合作进一步加速,而农业是新世纪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继续对非洲国家进行农业援助的前提下,发挥双方优势进行投资和合作是今后的工作重点。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已与十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农、牧、渔业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与埃及、南非、苏丹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农业合作工作组机制④。中国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先进实用、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合非洲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会极大促进双边投资的增长。东盟国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都是水、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并且这些国家都是吸引农业直接投资的大国。中国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地缘、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政府应该针对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国农企到非洲、东盟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这样不仅能在优势互补基础上与东道国共享投资合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大采矿业对外投资规模,促进投资区位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石油为例,2009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53.6%,能源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今后,我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采选等领域的投资还会进一步增大。在投资区位选择上,应避免投资在某一区域的过度集中,防范投资风险。具体而言,应注重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领域的投资合作。

资源领域的投资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强烈,政府首先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与东道国建立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并通过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投资者提供保护。其次,企业在也需要积极回应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参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慈善公益等活动,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赢得东道国好感。

(三)细化行业和地区投资促进政策,推动国内制造业中的“边际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

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学者威尔斯(L.T.Wells,1983)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小规模的制造技术。英国学者坎特维尔和托兰惕诺(J.A.Cantwell,Paz E.Tolentino,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产业和地域分布上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从区位选择来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受“心理距离”影响,其对外投资会遵循从周边国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的投资路径。上述理论都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基本导向。

当前,我国家电、食品、纺织、轻工、冶炼、化工、机械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面临着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等问题,已属于我国的“边际产业”。并且在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而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不仅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针对相关国家和行业,制定更加细化的投资促进措施,帮助企业向上述四国转移。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应积极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对外投资合作新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我国已经在东盟、非洲、墨西哥、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地建立了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税收优惠、信息服务、人员培训、保险、政策协调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从已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运作来看,这一模式是很成功的。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平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可以减少对外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确保投资收益。而且随着合作区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未来它的产业集聚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借助合作区这一平台,实现企业海外发展的目标。

(四)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同台竞争,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历史短、基础差,入世的十年是我国服务业巨变的十年。在外资的冲击下,我国服务业迅速实现了人员素质、经营理念、工作效率、服务网络、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可以说,国内服务业的迅速成长是服务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基础。我国要想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投资的技术含量,必须依托于国内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因此,当前政府应从政策上对服务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给予支持,而企业自身则要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干中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注释:

①数据来自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后文中数据若无特别说明,均来自2006-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或经计算得出。

②UNITED NATIONS,《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9

③ 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斯威士兰、马拉维、赞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巴拉圭、纳米比亚、甘比亚。其中有6个非洲国家、2个东盟国家。

④商务部网站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存量服务业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