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2-09-18 07:25张沙叶燎昆黄桃林罗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6期
关键词:昆明市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张沙 叶燎昆 黄桃林 罗玲

(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昆明理工大学体育课部 云南昆明 650500; 3.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张沙1叶燎昆2黄桃林2罗玲3

(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昆明理工大学体育课部 云南昆明 650500; 3.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本文通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和要求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可行性建议,为推动昆明市普通高校的体育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阳光体育 高校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

1 研究目的

立足于昆明市几所主要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对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幷深入分析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根源。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发展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可行性建议,从而改善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为提高云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昆明市呈贡大学城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等6所云南省主要高校的学生、体育老师为调查和访谈对象。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内近6所高校发放问卷7200份,回收7154份,有效问卷7137份,有效率达99%。(3)访谈法:通过对呈贡大学城几所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电话或现场访谈。(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Excel统计。(5)逻辑分析法:对查阅、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

表1 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一览表(前7位)

图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情况

图2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具体实施以来,一直是教育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举措,很多高校为使大学生体育教育跟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阳光体育的政策下进行了多方面的体育课程改革,例如:把课外体育活动列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只有37%的学生略微了解,还有26%和24%的学生表示只是听过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由此可见,阳光体育运动在云南省高校中的普及效果并不明显。

3.2 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3.2.1 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运动的项目分布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昆明市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依次是:跑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足球。从男女分开的统计情况来看,女生选择跑步和羽毛球的比例占到全部人数的66%和76%,其中男生选项排在前三位的是篮球、跑步、足球;女生选项排在前三的是:跑步、羽毛球、健美操。得出以下特点:(1)学生选项普遍集中在普及程度高,场地与器材便利的项目;(2)男女生选项的差别在于:男生喜好篮球、足球等竞技性较强的集体项目,女生则喜欢跑步、健美操这些利于塑形的体育项目。

另外,我们通过对问卷中其他意见的一栏统计发现:有23%的学生普遍喜欢游泳和网球两大项目,但是因为场地、器材少、无专业老师指导、消费能力受限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在兴趣和行为上的不一致,说明高校的体育设施环境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直接的影响。

3.2.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范围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54%;从总体上看,男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低于女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现在网络游戏越来越多,大学生时间比较自由,大多数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缺乏体育锻炼。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很多,如图1所示主要集中在四个时间段。其原因主要是,一是这时间段学生基本没课,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二是由于很多学校只有大一的学生有规定必须上自习外,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都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三是这一时间段,没有室外的体育课,有充足的场地和运动器材保证。总体上看,大学生选择在这个四个时间段上运动的人数分布明显,男女生分开来看也有明显差异。从图2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30~60min,主要因为高年级学生没有体育课,体育锻炼的意识随之减弱;我们也看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min和10~30min这个阶段人数最多,说明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而男生则好于女生。总体来看,这并不能改善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整体下滑的趋势。

3.2.3 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频数

从表2中看出,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都在2次以上,符合全民健身要求中每周不少于2次课外活动的要求;其次为3次/周、3次以上/周、1次/周、1次以下/周,其中女生1次以下远远高于男生,而3次以上又远远低于男生,充分说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比男生少。

3.3 影响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

3.3.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高尔基说过:“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源于自身对体育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的活动动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人根据自身需要会对同一活动产生不同的动机。本文的问卷设定了11种动机,每人最多可选5项。

由表3可见,“增强体质”是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说明大学生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另外,“调节心情”、“增加友谊、促进交往”、“锻炼意志品质”等都排在了前列,说明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是很直观的。但也有不少学生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归于“考试需要”、“消遣和娱乐”的行列,且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说明男女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有明显差别。同时我们在问卷中也发现,有56%以上的大学生对体育保持感兴趣的态度,这对改善大学生体质有很大的帮助。

3.3.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价值功能的评定,在影响学生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态度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项。有56%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其中男女生的比例也很接近,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但也有15%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会占用一定的学习时间;另外,选择“彼此互不干扰”的男女比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都只是晚上去操场跑跑步、打羽毛球等一些竞技性较小的项目有关。

3.4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外部因素

3.4.1 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有50%的学生认为“缺乏场地、设施”是自己不能更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访谈得知,现在各高校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对场馆器材保养难以维持正常,无法满足学生的参与需要。另外,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还有:“无人指导”、“没人做伴”。男女比例上,女生的比例总体高于男生。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偏差,缺少吃苦精神,所以“无人做伴”、“怕累、怕动”这些因素也随之产生;我们在问卷中征求其他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发现:开放体育场所、降低游泳馆收费、多举办增强学生体质的运动项目活动等呼声也很强烈,但高额的收费使学生对其望而止步。

表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调查表

表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3.4.2 学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学校俱乐部是高校大学生打发课余生活的主要途径,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积极性高,面对新鲜事物都喜欢一探究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78%的学生所在学校有开设体育单项俱乐部或协会,却有47%的学生未参加学校开设的体育单项俱乐部,主要因为这些俱乐部的收费过高,且不是专业的老师指导,所以不愿意参加;也有67%的学生认为这些俱乐部的开设对自己参加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体上看,高校中的体育单项俱乐部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还是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但需要在管理和教学上改进,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3.4.3 云南特殊地理环境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海拔高、差异常悬殊,最高海拔6740m,最低海拔仅76.4m,气候类型丰富多样,紫外线强;昆明属云南省中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平均海拔1894m,这对于外省或平原地带的学生非常不适应。这也是大多数高校把新生的军训都安排在大一结束后暑假进行的原因,以降低学生发生高原反应的现象;在我们随机抽取的7137名学生中,有43%的学生认为云南的特殊地理环境是影响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根据2010年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偏差,主要是缺乏主动锻炼造成的。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是影响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4 结论与发展对策

4.1 结论

(1)昆明市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参加最多的项目是普及程度高、场地与器材比较便利,参与人数限制较小且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2)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较高,但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上,男女大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3)昆明市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目的集中在“增强体质”的认识上,这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方向很符合。但存在向“娱乐消遣”、“考试需要”的方向靠拢,需要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4)虽然昆明市各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体育单项俱乐部,但是参与度不高,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不够广泛。(5)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较大,也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的主要因素。

4.2 发展对策

(1)认真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得到重视。(2)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使其形成终身体育观。(3)各高校领导应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对校内的体育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幷联合呈贡大学城的优势,将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范围扩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对校内体育单项俱乐部统一管理,健全俱乐部的教学体系,使其成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5)提高大学生预防高原反应的心理,针对性提供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辅导,使昆明市大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理念下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6)各高校应降低校内游泳和网球场馆的商业性,针对本校学生做到区别对待,并大力投资新建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的场馆设施,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体育需求。

[1]战迅.青岛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2006.

[2]尚远芳.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比较分析[J].内江科技,2011(8).

[3]王荣森.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滨州师专学报,2002(4).

[4]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5]熊萍.男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对比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G807.4

A

2095-2813(2012)12(c)-0094-03

猜你喜欢
昆明市普通高校体育锻炼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昆明市延安医院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