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万家寨库区 水质状况分析

2012-09-19 09:06车淑红
水利技术监督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垂线库区氨氮

车淑红

(黄委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万家寨水库是山西省引黄工程的供水水库,是太原、大同、朔州三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水质问题是影响水库正常供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

1998年10月蓄水以来,水质状况不尽人意。1998~2002年,除1999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外,其余年份均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总磷、氨氮,几年中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7.8、3.2、0.1[2]。

随时代的发展,生活用水、工业污废水的无序排放,使得库区地表水的水质仍在继续恶化,导致重点水域水体功能整体下降。

因此,掌握水库水质的变化趋势,对控制污染和保护水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监测现状

1.1 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万家寨库区的地理环境和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布设断面和采样垂线。

坝上(引黄取水口)采样断面位于水库大坝上游1000m处,在断面中垂线上布设上、中、下3个采样点,上层采样点位于中垂线水面下0.5m处,中层采样点位于中垂线1/2水深处,下层采样点位于中垂线河底以上0.5m处。

1.2 样品的分析

选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挥发酚、砷等共7个项目。样品的采集、分析均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

2 监测结果及分析评价

2.1 监测数据

根据国家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测定方法测定2004~2009年万家寨库区溶解、CODCr、BOD5、NH3-N、总磷、挥发酚以及砷七项主要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如表1。

2004~2009年万家寨库区挥发酚和砷的平均浓度均为Ⅰ类水质标准,溶解氧的年平均浓度除2005年外均达Ⅰ类水质标准,BOD5的年平均浓度为Ⅰ类标准,CODCr以及总磷的含量接近Ⅱ类标准,NH3-N的平均浓度接近Ⅲ类标准。总体来说,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万家寨库区整体水质类别均达Ⅲ类水质标准,2006年和2009年均由于总磷的超标导致了其水质仅达Ⅳ级标准。

2.2 水质评价

根据各主要污染因子的监测结果的年平均值,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万家寨库区水质进行评价,得到万家寨库区年度综合污染指数见表2。

表2 2004~2009年万家寨库区年度综合污染指数P值

根据2004~2009年万家寨库区年度综合污染指数P值(表2)所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

(1)2004~2009年万家寨库区的水质基本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第Ⅲ类标准,但极值超标现象应引起重视,如总磷超标是导致2009年水质轻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2)从2004~2009年的变化来看,污染指数P值呈正态分布的趋势,其中以2006年水质为最差,从2007年以后又逐步好转。

(3)成因分析。万家寨库区的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水,其次是冶金、电力化工等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主要的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为了确保万家寨库区的供水水源的质量,国家加大了对黄河流域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集中处理两岸的工业、生活废水,确保达标排放,从而大大改善了黄河水水质状况。

3 结 论

万家寨水库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控制工程,是引黄入晋的供水水源,承担向太原、朔州、大同等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任务。万家寨库区整体水质在不断的改善之中,能够满足其功能规划类标准的水质要求。但是,还必须加强万家寨水库上游水污染的治理,保证万家寨库区水质的安全达标。

[1] 金中彦.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污染源调查及污染原因和水质趋势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8,6:54-56

[2] 郭德伟,张士杰,秦飞,等.万家寨水库及上游水质变化规律研究[J].人民黄河,2007,29(7):27-28

[3] 孟国霞.万家寨水库、汾河水库及上游干流水质分析评价[J].山西水利科技,2004,12(3):7-9

猜你喜欢
中垂线库区氨氮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预测
论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线的连线及其中垂线上的电场线画法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两等量电荷连线及中垂线的场强特点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格临(一)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