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果实花青苷含量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2012-09-20 00:25张春雨王晶莹郭庆勋周连霞贾承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越橘花青亚东

张春雨,王晶莹,郭庆勋,周连霞,贾承国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长春 130062)

越橘(Vacciniumn)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由于其果实含有较高的花青苷[1],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保健价值,同时这些物质也形成了果实多种多样的颜色,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全世界越橘属植物约有450个种[2],我国约有91个种,28个变种,全部为野生种[3]。越橘栽培最早始于美国,我国从1983年开始引种越橘栽培,先后从美国、波兰等国家引入栽培品种100多个[4]。张春雨等已对引进的高丛越橘和半高丛越橘果实的糖、酸、香气等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5-7]。

本试验以引进的越橘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花青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形成过程,以期为越橘品种的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实验室进行。25个高丛越橘和9个半高丛越橘品种以及10个杂交后代均采自山东省威海市越橘品种园7年生树。试验地立地条件一致,常规管理。2009~2010年6~7月份果实成熟期,每个品种选择10株生长正常的结果树,每株随机选取20个果实,用于花青苷含量的测定。不同发育期果实花青苷含量变化选择当地主栽品种蓝丰,根据果实发育阶段,分为绿色期、粉色初期、50%粉色期、粉色期、50%蓝色期、成熟期,共6个时期,依次在6月5日、6月8日、6月12日、6月15日、6月20日和6月25日(第一批果实大量成熟期)采集果实。所有样品均立即空运回实验室,进行花青苷测定。

1.2 花青苷含量测定

果实花青苷含量参照Pirie等及王惠聪等的方法[8-9],并略做改动,将20个果的果实或者果肉、果皮切碎充分混合,取1.0 g鲜样放入20 mL 1%HCl/甲醇溶液室温浸提2 h。取2 mL浸提液,用1%HCl/甲醇溶液稀释6倍,以1%HCl/甲醇溶液作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在553和600 nm处的吸光值,两者之差即为花青苷的相对含量。差值每增加0.01定义为一个单位U。设3~5次取样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橘果实花青苷含量分析

对44个越橘品种的花青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见表1)。高丛越橘品种花青苷含量在(52.700±1.311)U·g-1FW到(171.533±0.569)U·g-1FW之间,其中来自波兰的品种艾文豪花青苷含量最高,而来自美国的品种米斯蒂花青苷含量最低。高丛越橘品种平均为103.771 U·g-1FW,其中主栽品种蓝丰花青苷含量为(82.200±0.265)U·g-1FW,低于平均值。

表1 不同越橘品种果实花青苷含量Table1 Contents of anthocyanin in different blueberry varieties

续表

半高丛越橘品种MN5415花青苷含量最高,为(128.433±0.289)U·g-1FW,其次为品种蓝金(123.600±0.170U·g-1FW),圣云花青苷含量最低(83.967±0.115)U·g-1FW,半高丛越橘品种平均为99.956 U·g-1FW,低于高丛越橘。高丛越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29.48%,半高丛越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64%。说明越橘品种间花青苷含量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高丛越橘品种间变异高于半高丛越橘。

对杂交后代类型的花青苷含量检测显示,其中来自波兰的品种艾木蓝花青苷含量最高(233.000±2.452)U·g-1FW,之后依次为小果(172.133±1.286)U·g-1FW、HL5(159.800±0.400)U·g-1FW。杂交后代类型的花青苷含量的平均值为135.860 U·g-1FW,变异为33.62%,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高于高丛越橘品种和半高丛越橘品种,说明品种选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是育种工作者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越橘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分析

以主栽品种蓝丰为研究对象,对越橘果实、果肉、果皮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进行了分析(见图1)。越橘果实花青苷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在粉色初期开始增加,并在50%蓝色期迅速增加,到成熟期花青苷含量达到最高。越橘果肉中花青苷含量最低,在50%蓝色期开始迅速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高。而整个果实中花青苷在粉色期开始增加,在50%蓝色期开始迅速增加。越橘在果实绿色期就开始合成花青苷,但是含量很少。粉色期是花青苷合成的主要时期,而50%蓝色期是越橘花青苷迅速合成期。

图1 越橘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Fig.1 Contents of anthocyanin during blueberry fruit development

3 讨论与结论

花青苷是越橘果实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越橘果实中花青苷含量与抗氧化力呈显著的正相关[10-11]。李亚东等对野生和3个栽培种的花青苷含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栽培品种花青苷含量高于野生种[12]。Ronald等对兔眼越橘、矮丛越橘和蔓越橘花青苷类型进行了鉴定[13]。但对越橘品种进行系统的花青苷含量比较未见报道。本试验对引进的25个高丛越橘、9个半高丛越橘品种和10个杂交后代的果实花青苷含量进行分析,同采用同种方法测定的葡萄、草莓、苹果、梨等相比较,越橘果实中花青苷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试验材料,其中品种艾木蓝、小果、艾文豪等花青苷含量最高,可以作为提高花青苷含量的主要育种材料。而具有综合优良经济性状的蓝丰作为主栽品种[14],花青苷含量低于平均值,因此提高花青苷含量是将来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对草莓绿熟期、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紫红期5个时期花青苷含量变化研究显示[15],花青苷在半红期开始迅速增加,紫红期达到最高。对苹果和梨等果树的研究也显示,花青苷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较少,随着果实发育到中期,其含量开始迅速增加[16-17]。本试验对整个果实以及果皮和果肉绿色期、粉色初期、50%粉色期、粉色期、50%蓝色期、成熟期,6个发育时期的花青苷含量进行检测,同其他树种一样,花青苷在发育初期含量较少,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其中果皮在粉色初期花青苷开始增加,因此通过栽培技术提高花青苷含量,可以考虑在粉色初期开始对果实进行处理。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皮中花青苷高于果肉,说明越橘花青苷含量主要存在于果皮中。

[1]赵尔丰,高畅,高欣,等.酶-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青素的工艺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98-103.

[2]顾姻,贺善安.蓝浆果与蔓越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6.

[3]郝瑞.长白山区笃斯越橘资源调查[J].园艺学报,1979,6(2):87-93.

[4]李亚东.越橘高效栽培与加工利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102.

[5]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等.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园艺学报,2009,36(2):187-194.

[6]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等.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果树学报,2009,26(2):235-239.

[7]张春雨,李亚东,刘海广,等.越橘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J].园艺学报,2010,37(4):619-624.

[8]Pirie A,Mullins M G.Changes in anthocyanin and phenolics content of grapevine leaf and fruit tissues treated with sucrose,nitrate,and abscisic acid[J].Plant Physiology,1976,58(4):468-472.

[9]王惠聪,黄旭明,胡桂兵,等.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28-2032.

[10]Ronald L P,Cao G H,Antonio M,et al.Antioxidant capacity as influenced by total phenolic and anthocyanin content,maturity and variety of Vaccinium species[J].J Agric Food Chem,1998(46):2686-2693.

[11]Ehlenfeldt M K,Prior R L.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and phenolic and anthocyanin concentrations in fruit and leaf tissues of highbush blueberr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1,49(5):2222-2227.

[12]李亚东,孟凡丽,郑毅男,等.不同基因型越橘果实中4种花色苷含量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4,31(3):367-368.

[13]Prior R L,Lazarus S A,Cao G,et al.Identification of procyanidins and anthocyanins in blueberries and cranberries(Vaccinium spp.)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etr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1,49(3):1270-1276.

[14]李亚东,唐雪东,袁菲,等.我国小浆果生产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1-10.

[15]赵淼,林毅,蔡永萍,等.不同光质对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8,20(1):64-66.

[16]刘晓静,冯宝春,冯守千,等.“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9,36(9):1249-1254.

[17]冯守千,陈学森,张春雨,等.砂梨品种满天红及其芽变品系奥冠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184-3190.

猜你喜欢
越橘花青亚东
汪孟邹与亚东图书馆
红豆越橘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蔷薇科植物果实花青苷积累研究进展
BLOW-UP PHENOMENA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DOUBLE DISPERSION EQUATIONS∗
植物花青苷代谢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点击反证法
红豆越橘果汁及发酵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越橘”:梭罗的自然生活观
红豆越橘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