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季羡林

2012-09-24 03:12张亚杰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季羡林敦煌荷花

张亚杰

认识季羡林先生,完全出于偶然。

1996年6月1日,我客居京城东皇城根下一家宾馆。那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大学看望季羡林先生,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心动,脱口说道:“去!当然去。”

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人文学者,他在佛教学、人文科学、古代语言等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成就辉煌。此前,我就读过他的《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赋得永久的悔》等著作。先生的散文淳朴恬淡,内涵深厚,读之有如高山流水、梵钟悠韵,给人以甘之如饴的精神享受。

来到北京大学,校园里湖光塔影,苍松翠柏,那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朗润园,在花木扶疏、幽静绝尘的林荫下,一位气质儒雅、神情安详的白发长者正在漫步。东河兄说那就是季老。来到先生身旁,我恭恭敬敬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我过去读过您的许多文章,对您仰慕已久,今天见到先生非常荣幸。”他握住我的手露出谦和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说:“谢谢。”然后带我们向他家走去。先生家住一楼,一位高个女士略带歉意地说:“我们正在整理书籍,屋子太乱,干脆大家到阳台上谈吧,那里清静一些。”她就是先生的助手李玉洁老师。

坐在阳台上,后湖景色尽收眼底,一阵轻风拂过,湖水荡漾,垂柳摇曳。稍示寒暄,便随兴倾谈。季老说:“我1983年去过你们甘肃,参加第一届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暨全国第一次敦煌学术讨论会。第二次是从新疆过来到柳园下车,参观敦煌石窟,然后乘车直接回到了北京。那两次甘肃之行,我写了《兰州颂》和《在敦煌》两篇文章。”看着陈旧的楼房,我问先生在这里住了多久,他说:“这栋楼是1962年盖的,我住了三十五年,一起搬来的许多老先生,有的去世了,有的搬走了。”先生流露出伤感的神情,怅然若失。我急忙换了一个话题:“我听到过一则趣闻,一个学生曾把您误当成了‘老师傅,给他看了很长时间的行李,后来在开学典礼上才知道您是北大副校长。”先生笑道:“有这么一回事。”

我向先生談到他的散文:“没有真情,就没有散文,您的散文深沉隽永、大朴无华,是每个特殊阶段的人生感悟,写景、抒情、怀人、纪事,每一篇都堪称范文。”先生说:“你过奖了,一来我本身就是研究语言的,二来中国是世界散文大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散文家人才辈出,我的散文只能说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已。”

说到荷花时,先生谈兴更浓了,他指着眼前的荷塘说:“这里原来是没有荷花的,后来有人从湖北洪湖带来了莲子,我用榔头砸破后,扔到了湖里,隔了好多年才长出来,以后长得极快,两年之内就长满了整个湖面……”先生向我讲述着他与荷花的故事,洋溢着对蓬勃生命的礼赞和对未来的憧憬。不久,他写成了那篇富有哲理的散文《清塘荷韵》。

我又好奇地问:“您研究古梵语和吐火罗文,听说懂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全世界也只有几个人?”季老说:“这两种都属印欧语系,和汉文不是一个体系。这种文字刚发现后,都不知道是什么,我的德国老师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把它读通,后来又教给了我,懂这种文字的人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有,但人数不多。”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我拜在您的门下,做您研究梵文和吐火罗文的学生吧。”先生说:“完全可以,不过你得先补课,那比背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难呀。”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先生端俨仁慈,蔼然可亲,没有一点大师的威严,和我们交谈时,像拉家常般缓缓缕述、娓娓道来。这次见面虽短,但他的博学、朴厚和真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选自2009年7月24日《甘肃日报》)

猜你喜欢
季羡林敦煌荷花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荷花
来而不往
敦煌 敦煌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