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40 V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2012-09-25 01:51孙文波侯福平
通信电源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正负极投切检测法

孙文波,侯福平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0 引 言

近年来,社会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有资料显示,未来数年,数据业务还将高速发展。目前数据设备的供电普遍采用交流UPS系统,而交流UPS供电一直是通信电源维护的难点,如何提高IT数据设备供电可靠一直是电源业界努力的方向。

针对交流供电的缺点,业界提出了240 V直流供电,并在这两年得到了迅猛发展。240 V直流系统与传统的-48 V直流系统的接地工作方式不同,本文将就此着重介绍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方式,供大家研究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240 V直流系统。

1 -48 V系统为什么需要正极接地

长期以来,传统的-48 V直流供电系统一直采用正极接地的工作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接地,二是为什么是正极接地。资料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有历史原因及现实需要:最早的通讯网是电话网,话机是由电信局供电的,采用的是摇把子通信方式,接地的作用是把地作为一根导线使用,需要通过大地作为回流,因此采取了一极接地的方式。因为端局到用户距离比较长,采取一极接地,可以减少电路间的耦合,降低干扰的影响,保证通话质量等。后来采用人工交换机、步进制自动交换机、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共同特点是采用大量的电磁继电器完成通信功能。电磁继电器是由铁芯和细铜丝组成,当空气中有一定湿度时,电磁继电器将产生“微电池”。如果不接地或负接地,“微电池”放电将会使细铜丝腐蚀。而采用正接地,腐蚀的是铁,由于铁很大,不影响电磁继电器寿命。可见采用正接地的作用是防止“电化学”的腐蚀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240 V直流系统为什么不接地

2.1 现代通信设备供电系统无需接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开关电源技术的成熟,现代数据通信设备已不再使用电磁继电器,当然就不存在“微电池”现象,直流电源系统的接地就不是必须的。目前我们采用高压直流电源系统替代交流UPS系统对通信设备供电,本质上只是提供了一次电源,通信设备的工作全部靠通信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转换成直流12 V、直流5 V、直流3.3 V 等二次电源,它与一次输入电源是完全隔离的,所以一次电源系统是否接地对通信设备工作不产生任何影响。

2.2 240 V直流系统接地弊端

在-48 V系统电池维护时,因为电压比较低,维护人员触摸蓄电池或负极时,电压很难击穿人体电阻形成电流,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接地的好处很多。但是对于现在高压直流,如果将一极接地,由于电压比较高,人触及到未接地的一极时,触电电流通过大地形成回路,将发生电击事故。尤其是电池维护,维护人员是很容易触摸到电池端子的,如图1所示,系统正极接地,当人体触摸到某个电池端后,就可能存在高压,击穿人体电阻,通过大地回路形成电流,发生触电事故。

图1 系统接地后,人触电示意图

如果系统不接地,两根导线对地悬浮,人体触摸其中一个导线或者电池某个端子时,虽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容性电流,但该电流很小,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电流不能通过大地形成回路,可以避免在人体产生持续电流进而触电。因此,目前的240 V直流供电系统采用不接地系统,同时也要求模块的输入与输出应进行隔离。

3 安装绝缘监察装置的必要性

240 V直流供电系统是不接地系统,当某相供电线路出现绝缘降低或接地故障后(如IT设备出现故障时),接地电流会非常小甚至没有,如图2所示。由于没有短路电流流过,断路器不会断开,系统仍能继续运行。虽然发生一极接地时并不引起严重危害,但是由于系统不能及时发现该故障,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运行,就有可能造成大的事故。因为此时若再发生另一极接地,就将造成直流短路。更严重的是,如果在一极发生绝缘度降低或接地后,有人在维护的时候触摸了另一极或者电池端子,将造成电击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这种情况和图1类似。

图2 系统一极发生绝缘度降低或接地后正常运行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这种接地故障,有必要对系统安装绝缘监察装置。其作用是监视直流系统对地绝缘状况,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接地情况。

4 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

绝缘监察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及时发现系统直流回路中的绝缘度下降和故障;二是对出现绝缘度下降和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4.1 平衡桥电阻检测法

平衡桥电阻检测法主要用于母线绝缘的检测,是在系统分别对正负极接入一个高阻(约100 kΩ),两个电阻阻值相等,如图3所示。在正常情况下,RX=RY=∞,V1=V2。当系统发生一极接地故障时,比如正极接地,即RX≠∞,RY=∞。此时,V1、V2的电压将发生改变,系统根据两个电压变化的幅值,即可判断系统发生了绝缘故障。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RX的大小:

通过测量V1、V2的电压,我们即可计算出接地电阻RX;同理,也可发现负极接地即RY≠∞的情况。

图3 平衡桥电阻检测法示意图

平衡桥电阻检测方式优点:由于仅检测电压,只要V1和V2一出超过预设的压差,即可判断系统的绝缘出现故障了,因此可以快速检测直流回路中非对称性的正负极绝缘状况。

平衡桥电阻检测方式缺点:当正负极绝缘度同时下降,且接地电阻相差不大时,由于此时V1≈V2,压差达不到告警值,系统将不能发现绝缘出现故障。

4.2 投切电阻检测法

为了解决平衡桥电阻检测法的不足,我们可以采用投切电阻检测法。具体原理如图4所示,增加了R3、R4,通过K1与K2轮流分断。单极接地的情况和平衡桥的类似,不再赘述。我们来看当RX=RY≠∞的情况。

当K1合上,K2断开时:

当K1断开,K2合上时:

通过以上两个方程,即可解出RXRY。(具体计算过程略)

图4 投切电阻检测法原理示意图

工作过程:K1和K2定期轮流导通,分别记录V1、V2,然后计算出RX及RY,当发现RX及RY小于预设告警值,一般设置为20 kΩ~30 kΩ,即发出告警。

该方法可以解决平衡电桥的缺点,当正负极同时发生接地故障也能发现。但缺点是由于正负极轮流接入电阻,正负极对地电压不断变化,因此,每次投入后,都需一定的时间待电压稳定再进行计算。同时,由于频繁对正负极投切电阻,投切频率不能太高,因此该方式的告警时间比平衡电桥的告警时间长,不能做到立即告警,一般需要几分钟。

4.3 支路漏电流检测法

以上两种方法只能发现系统有接地故障,但不能发现是哪个支路发生的,因为不管在系统哪个分支路发生了接地故障,都会在系统正负极母排反映出来。为了解决判断是哪个分路,我们需要在每个分支路安装电流互感器(CT),通过测量出该支路有对地漏电流,则判断该支路后端发生了接地故障。

安装原理如图5所示,电流互感器安装在每个支路上,正负极都穿过互感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正负极电流相等,因此流经该互感器的合成电流为零。当互感器后端的支路发生了接地故障,对地出现了漏电流,则流过该互感器的电流出现不平衡,如所图5所示的粗线箭头所示的漏电流。则此时可以发现是哪个支路发生了接地故障。

由于该种方式需要系统先接一次地,因此需要和上述两种方式配合使用。

图5 漏电流检测法示意图

5 绝缘监察装置的实际应用

目前厂家采用的方式各种各样,有采用平衡电桥+支路漏电流检测的方式,该方式简单,告警迅速,缺点是不能发现系统正负极同时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另外一种是投切电阻+支路漏电流检测的方式,该种方式可以发现各种接地故障情况,但是告警时间偏长。因此,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设计应该是:

(1)在正常情况下,采用平衡电桥对总母线对地电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非对称情况下的绝缘性能下降。

(2)在平衡电桥的基础上,每隔一定周期(如5分钟)投切电阻检测母线对地电阻对称性变化,这样就可以发现正负极同时发生接地故障情况。另外,如果出现正负极对地电压的压差有变化(大于预设值,如50 V),可以将投切电阻间隔时间调短,如2秒,这样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接地电阻值。因为很多接地故障即使是正负极都发生了绝缘降低情况,但往往有时间差,或者是接地电阻值不一样,平衡电桥也能发现正负极母线对地电压的变化,但是往往不能准确计算出接地电阻的阻值,通过调整投切电阻的间隔周期,这样就能更快地发现正负极同时发生接地故障的极端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在正常的时候频繁的投切电阻。

(3)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发现系统出现接地故障后,再通过分支路安装的电流互感器测出是哪个支路发生了故障。

通过上述方案,当出现非对称性的单极绝缘故障时,系统能立即发现;当出现对称性的两极绝缘故障时,系统也能尽快发现。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在一个投切电阻周期内发现。

[1] 赵长煦.2009.10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电源专刊.IT设备高压直流供电热点问题研究与应用.

猜你喜欢
正负极投切检测法
基于正负极动力学特性的锂离子电池优化充电方法
浅析GB50325-2020与GB/T18883-2002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法的区别
一种新型的拓扑识别设备
基于接触器控制的电容电抗器组投切方案
时序IO与AO型异常值稳健联合检测法及其应用
废旧动力电池正负极粉回收工艺的设计与探究
投切过电压累积作用下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特性
卷起来就能亮纸片手电筒
纸片手电筒
云广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异常投切策略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