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2-09-27 02:36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思维

王 冰

☆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 冰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各个学科领域中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兴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被称作为多媒体教学,它集形、声、影像、色彩于一身,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美景。每一堂专家讲座,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多样性、内容生动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方面。把多媒体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尤为重要。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出逼真的情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快速灵活地获取、交流信息,其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它的动向恰恰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吻合。

二、科学利用多媒体仿真语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我们国内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语言环境,学生接触英语时间少,学会的句子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使用。即使有外教上课,也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不能真实地反映当今文化现象。而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比较:一支粉笔的年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仅仅能够通过口述营造小熊邀请朋友参加它的生日聚会的教学场景):Today is Wenny's birthday,many friends will come to his house and celebrate it for him. So he calls everybody what they like to eat.边叙述边在黑板上挂出一个背景图,再把主要人物图片逐次贴在主题图上。教师在台前忙来忙去,边说边贴,其中没有任何特效可以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场景中,更谈不上什么美学效果了。虽然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用具,但其功效却不尽如人意。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年代,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把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集影像、声情、图文、动画、美学等多种信息于一身的多媒体教学课件(Authorware制作)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色彩斑斓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玩耍(Flash动静结合),这时播放“happy birthday”背景音乐(音效配合),此时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大家都在想:Whose birthday is it?带着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可爱的小维尼熊跑了过来,用说唱的形式:“Today is my birthday, welcome to my house. What do you like to eat?”天真活泼的孩子把自己当成维尼熊的朋友,和维尼一次次做人机对话,不断地用英语表述他们喜欢的食品饮料:“I like chicken.”“ I like apple juice.”“ I don’t like candy.”……直至下课,他们都不愿意离开,等待笔者带领他们真正来到这美轮美奂的世界里。在这动人画面、艳丽色彩、悦耳声音的教学课件辅助下,他们感受、欣赏、体验的同时,主动、轻松愉悦地接受语言知识并学会恰当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场景的精心设计,在课堂伊始,逐层创设问题的仿真语境,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启迪思考开发智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以疑促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用已知的东西在学生面前揭示让他们产生疑惑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笔者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困难时,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在英语学习中能主动地发现疑问、提出疑问、讨论疑问,直到解决疑问,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勤于思考的条件。

课例1:在学习black and white颜色词汇时,环节设计取材于一本英文故事书,黑白色彩的各种动物,用不同形状物覆盖。“Try to guess what it is?”把它的创意改编制作成PPT,学生由疑虑到猜测,把头脑中知道的动物词汇全部搬出来,当学生猜对后,课件会发出赞美的声音,让学生备感成功的喜悦。再如,学习语言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而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细微之处到饮食文化,大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无不渗透在语言学习中。仅仅通过语言叙述给孩子听,其结果必然是听之无味,不久就会抛之脑后。如果通过多媒体营造一种先疑后思的环境,他们将会受益终身。

课例2:故事(图片与文字)教学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正在研究探讨的内容之一,一个故事交给学生,首先让他们对故事的梗概有所了解。二年级一节故事教学,其内容是:Picture1— Yum, this looks great.Yeah, let's eat. Picture2—We want some strawberries.Picture3— May I have some more, please? Sure. 三幅图顺序故意打乱(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故事的先后顺序,(对话内容尚未学习,通过文字判断是行不通的),可以仔细观察图上的时间指示,在教师的指引下,把图片顺序调整好(利用PPT中自定义动画的路径设置功能,把图片位置进行调换)。这时,有些学生对图片上的就餐顺序产生疑问:他们为什么在吃过饭后还要一些草莓冰激凌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挖掘的知识要点之一,也就是文化意识的渗透。在这个孩子提出疑义的瞬间,有的学生在座位上按捺不住,抢着回答:“那是饭后甜点!”于是笔者便请这位学生把他所了解的dessert简单地进行描述,再让那个质疑孩子的操作,把笔者课前搜集好的dessert虚拟网页调出来,从背景知识到甜点配图,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赞赏、兴奋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范例正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突出表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一切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巧妙利用多媒体以疑促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广泛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感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得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听觉获取的。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物,水中之花”。故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靠、利于实现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投影、录音、录像、摄像、电脑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像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心中的强烈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课例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孩子最为喜爱的,将这些动物拟人化,变化出不同的声效(由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进行配音)。从网上搜集的动态动物形象,如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憨态可掬的小猪、聪明伶俐的小猴子,他们的声音和动态各具特色,把声音分别插入到相应的PPT中,课上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眼观、耳闻、模仿、口述)进行对话表演,学生的眼、耳、脑、手均得到调动,感知效果相当深刻,以至有名学生看后很有感触地说:“What lovely animals!”

课例2:除电脑外,我们还不能忽略对多媒体中独立设备的使用。例如投影也是能很好地唤起学生感知的设备,笔者常常把动物玩具放在学校以备不时之需。把动物玩具放在投影上,边摇晃边对话,大屏幕上反映出来的画面就像动画一般。经常利用这种形式,通过让学生给动物配音来抽查学生课前预习和对本课的掌握情况,他们感觉豁然开朗,本来紧张恐惧的抽查测试和枯燥乏味的课后小结,借助多种媒体变得具有趣味性,学生的感知、悟性和灵性得到激发,语感也随之深化、美化。广泛利用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的启动,活跃学生的身心,开发学生的智力,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理解、体验、共鸣、吸收的目的。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孩子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尚未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的思维得以适时、适度地发散,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散思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找多样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示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产生创造性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更加注重鼓励、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把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化的操作平台,学生还可以与网络资源适时互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预设去经历、实践。这个过程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课例:“BODY”一课,在Practice环节中,笔者在设计PPT脚本时:“I ______ with my eyes. We _______with our mouth.”专家的一句点拨使笔者受益匪浅:这样的练习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于是笔者删除了句子中的图片,课上学生的反应相当激烈,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句子的操练,大大超乎笔者的想象。“I see pictures with my eyes. I watch football games with my eyes. ”甚至有的学生说:“I can speak with eyes.”师生当场产生共鸣,使课堂精彩纷呈。他们的创造力远远超出我们成年人的想象,我们真的要努力保护好他们原有的能力,增加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总之,我们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被动地跟着教师教学思路走。

六、恰当利用多媒体,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多媒体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方式面对学习者,在传承与改善过程中,多媒体英语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一定要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展示课,“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是不允许的。(1)我们要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一节课下来,教师总是就位于电脑左右,一会儿播放英文歌曲,一会儿播映Flash片段,一会儿操作game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但有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件上,失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意义,不仅冲淡了教学主体,而且大大减少学生学习英语时语言交流的空间,以至课堂的主体逐渐从学生变成了机器。笔者建议,英语课可以在图1所示几个环节中恰当使用,而在其他环节中要尽量减少使用次数。(2)避免浪费教学资源。课例:前不久,也是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上盛行时,我区在赛课中“杀出一匹黑马”,她并没有一味地追赶潮流,而是返璞归真,所有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都是通过语言、手势和传统的教具及简笔画等手段说明。她利用了教师自身的特长和经验,避免了在客观上造成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使一节英语课上得有新意、有个性。(3)我们在选用多媒体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小学生(当然他们的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体会他们的认知水平、情感和心理,了解他们共有的兴趣爱好,甚至于当下的时尚卡通人物,配合教材中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来设计制作教学课件。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物的选定很关键,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喜好,而是把我们儿时的人物搬出来(如阿童木、皮皮鲁、Tom &Jerry……),虽然这些人物坚强勇敢且聪明有才智,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孩子来说,距离太遥远了,他们的兴趣会大打折扣。

图1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巧妙、灵活、广泛地使用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多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英语课堂,真正发挥其优越性。我们还要合理地选用多媒体,不能拘泥于形式,它的辅助作用要切实与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寓多媒体教学于英语课堂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陈琳,王蔷.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王冰,本科,小教高级。

北京西城区厂桥小学。

稿件说明:本文获《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万讯杯•我与教育装备”征文三等奖。

猜你喜欢
多媒体英语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