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2-10-05 15:07朱爱平李继春程国林谢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骨板线片肱骨

朱爱平 李继春 程国林 谢华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骨科,江苏 金坛 213200)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肩部创伤,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1]。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行保守治疗后,患者难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锁定接骨板逐渐被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3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行锁定接骨板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4~78岁,平均(40.7±15.8)岁;骨折类型:单纯性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2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跌伤10例,坠伤7例,打击伤4例;按照Neer分型标准[2]: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其中25例患者在臂丛麻醉下完成手术,12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末次随访时均按Neer百分制评分标准[2]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后消毒铺巾,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暴露肱骨外科颈骨折端。以大结节或肱二头肌长头腱沟为标志整复对位 ,对严重骨缺损者行植骨。骨折端解剖复位后,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术中经C臂机透视确认复位情况后,在肱骨外侧骨折近端用3~4枚锁定螺钉以及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在骨折远端用3枚锁定螺钉固定。对三角肌的肩峰部、肩袖或关节囊有损伤的患者,需行缝合修复,以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3]。术中被动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固定是否可靠;冲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后逐层关闭伤口。

术后对患肢行三角巾颈腕悬吊,在悬吊期间对患肢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肌肉功能锻炼。患者术后第3天起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术后1周起进行钟摆式锻炼,术后2周起行肩关节被动内收、内旋等功能锻炼。4周后根据X线片显示的骨折线和骨痂生长情况,嘱患者逐步行外展和上举主动功能锻炼。

2 结 果

本组37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者29例,复位欠佳者8例。复位欠佳的8例患者中,1例为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患者拒绝行肱骨头置换术,故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术中予以肩袖、关节囊修补,术后X线片显示为肩关节脱位,予以石膏、肩肘带固定3周并配合功能锻炼,2个月后肩关节完全复位,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见图1。

图1 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患者的X线片图像

随访3个月后X线片复查显示,37例患者骨折线均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2~52个月,平均(24.6±11.3)个月。末次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内置物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典型病例三部分骨折术前及术后X线片见图2。根据Neer百分制评分标准[2],本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情况为:优24例,良9例,可4例;总优良率为89.2%(33/37)。

图2 三部分骨折术前及术后X线片图像

3 讨 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固定,三角巾悬挂制动和外展支架固定等,但保守治疗时患肢固定时间较长,无法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康复。采用普通钢板对肩关节肱骨近端进行固定,同样会使患者肩关节固定时间过长,且该方法固定力量较弱,易导致关节僵硬及肩部疼痛等并发症。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理想复位应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肱骨头的血供,保证骨折端固定良好,并便于患者尽早行功能锻炼。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常伴有肩关节松弛,这是由于骨折后肩关节内有大量积血,关节囊内压力增高,或因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造成肱骨骨头与肩胛盂间隙增大,肱骨头下移,所以在正位X线片上易被误认为肱骨脱位。其实,这种情况时肩关节的关节囊是完整的,肱骨头仍位于关节囊内,清除关节内积血或加强肩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后,肩部肌肉的张力恢复,肱骨头即可复位,X线片显示的关节内脱位现象也会消失。采用锁定接骨板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后,患者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故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锁定接骨板的优势在于:(1)锁定接骨板解剖形状平整贴切,无需塑形,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软组织的刺激;(2)锁定接骨板改变了接骨板与骨骼间以摩擦力为基础的传统固定模式,使接骨板与骨面间压力降至最低,保护了骨膜和骨的血运;(3)螺钉与接骨板的角度固定,使骨折复位后骨块间、骨块与钢板间的稳定性增加,对骨折端产生了良好的固定作用,尤其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4)锁定接骨板固定效果良好,能够使骨折块、锁钉及钢板有机结合,且无需紧密贴附骨组织面,减少了骨折移位现象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早期愈合;(5)锁定接骨板类似于内固定支架,钉板间锁定可以 防止螺钉退出以及内固定松动。锁定接骨板固定后,患者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练,促进肩部肌肉张力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了肩关节僵直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本研究中,37例采用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89.2%。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的优势,且便于患者早期行康复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1]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等.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56-757.

[2]Neer CS,2nd.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art I.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1970[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2:78-82.

[3]方礼明,张亚军,王博,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80-82.

猜你喜欢
骨板线片肱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