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2012-10-08 02:55
关键词:抗人微柱交叉

谢 雯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湖南 长沙 410008)

输血前做交叉配血试验,以检查受血者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相互间的配合性,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微柱凝胶技术由于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广泛应用于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血型血清学试验。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496例新生儿交叉配血的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0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EDTA-2K抗凝全血标本496例。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戴安娜专用孵育器、戴安娜专用离心机、Baso血库专用离心机。

1.2.2 试剂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DG Gel Coombs)由斑珀斯技贸有限公司提供。改良凝聚胺试剂盒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3 方法

1.3.1 盐水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操作。

1.3.2 微柱凝胶法

用定量加样器向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主侧孔内加入50μL 1%的献血者红细胞及25μL患儿血浆,次侧孔内加入50μL1%的患儿红细胞及25μL献血者血浆,同时向另一孔内加入50μL1%的患儿红细胞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37℃专用孵育器内孵育15min后用戴安娜专用离心机1100r/min离心9min,观察并记录结果。离心后红细胞沉积在微柱底层者为阴性,滞留在凝胶上方或中间者为阳性。

1.3.3 凝聚胺法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4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标本处理

凡主、次侧阳性标本均用凝聚胺法复检。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例数描述,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96例新生儿血液标本与ABO及RH(D)同型供血者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排除技术失误和标本纤维蛋白引起的假阳性后检出交叉配血不合32例,其中主侧不合5例,次侧不合25例,主次侧均不合2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2例。微柱凝胶法与盐水法交叉配血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2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标本用凝聚胺法复检,结果见表2。

表1 496例新生儿交叉配血结果比较

表2 32例交叉配血不合结果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样也是抢救和治疗新生儿的有效手段。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神经、呼吸、循环、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造血系统更是因胎龄、出生体重和日龄不同而变化,造成新生儿输血治疗中不确定因素增多[2],安全、合理、有效输血对新生儿来说尤为重要。

用于交叉配血的方法要求能检出所有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主要有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新生儿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的妊娠经胎盘获得母体内的IgG抗体,而盐水法只能检出完全抗体(IgM抗体),对免疫性抗体(主要是IgG抗体)不易检出,易造成漏检。凝聚胺法与传统的抗人球蛋白法可以同时检出IgM和IgG抗体,各有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凝聚胺法快速简便,但因其存在非特异性因素,而且观察从有凝集到无凝集的过程,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振摇力度和解聚时间需严格掌握,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且不易标准化。传统的抗人球蛋白法虽然是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但因操作繁琐、反应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抗人球蛋白试验、凝胶过滤及离心技术的一种交叉配血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的抗人球蛋白法需要反复洗涤的缺点[3-4],且标本用量少(每孔仅需血浆25μL),操作简便,结果清晰易判,易于标准化,对于新生儿弱抗原、弱抗体的检出敏感性高,尤其适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试验。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32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者盐水法仅检出3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用凝聚胺法复检,检出主侧不合4例,次侧不合6例,主次侧均不合2例。后经患儿血浆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证实,凝聚胺法漏检了1例较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主侧交叉配血不合。25例微柱凝胶法次侧不合者凝聚胺法仅检出6例,其余19例均为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且凝集程度在1+~2+之间。依据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给患儿输入相合的血液后未引起输血反应。从本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患儿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是微柱凝胶法次侧不合的主要原因。由于无法明确次侧凝集是患儿本身红细胞被致敏引起的凝集,还是患儿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浆反应引起的凝集,笔者认为对于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儿交叉配血,将两种方法联合运用,以微柱凝胶法为主,用凝聚胺法复检是很好的组合。

综上所述,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优点明显,可作为新生儿交叉配血的常规方法。对于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结合凝聚胺法配血,既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又避免了因其敏感性太高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62-263.

[2]张长虹,周俊.新生儿输血进展与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7):491.

[3]李勇,马学严.实用血液免疫学血型理论和实验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6.566-568.

[4]Kim WD,Lee YH.A fatal case of severe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associated with antiJk(b)[J].J Korean Med Sci,2006,21(1):151-154.

猜你喜欢
抗人微柱交叉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采用超疏水微柱阵列模板法制备多糖凝胶微米颗粒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纳米尺寸下铱单晶微柱的力学行为
独角莲软胶囊抗人肝癌Hep-2荷瘤裸鼠移植瘤作用及对p53表达的影响
连数
连一连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交叉配血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