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金陵十三钗》后感

2012-10-11 00:59沈蓉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妓女金陵教堂

沈蓉

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我一直以来都是有些抵触,在这场人间浩劫中,日本人变态地疯狂虐杀,强奸,犯下滔天罪恶,而《金陵十三钗》同样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我想,十三钗的结局必定相当悲惨,事实也如此,在南京城门被攻破的那刻起,逃不掉的她们已经注定是俎上之肉,亡国之奴。但我终敌不过《金陵十三钗》的宣传攻势,一头扎进了电影院。

看完影片,内心相当压抑,可以说是又一次痛苦的体验,但更多的是影片细微处的感动,可以说是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中在教堂相对封闭的场所内,在战争的境遇中,上演着生与死,血和泪的交织,它带给人强烈无比的心灵震撼。

电影《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74年前沦陷后的南京,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一座教堂成了临时避难所,一个殓葬师,一群女学生,14个妓女,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形形色色的人物进入了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共同面对一场最惨绝人寰的浩劫。然而,教堂终将抵挡不住日军的铁蹄,日军还是闯入了这里,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这个危机时刻,中国军人(佟大为饰)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女学生不堪受辱,决定集体自杀。关键时刻,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最终妓女们代替女学生赶赴“鸿门宴”。影片体现出在战争面前,不管你什么身份和地位,也不管庸俗或是高贵,都将被战争这个钢铁巨轮无情碾碎。

《金陵十三钗》主要将战争中人性的侧重体现于一群特殊的人群——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身上,是比较独特的。最初,妓女们在教堂内放荡不羁、麻木自欺,女学生们对她们也是嗤之以鼻,发生很多冲突。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看出她们在那种不堪的表象下,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天真,比如善良,她们对生活依然心存憧憬,她们能挺身救护女学生,是她们从这群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不忍心让她们被魔鬼般的日寇蹂躏,遭受悲惨的结局,是出于爱护,是出于自我救赎,是人性中没有泯灭的善心,是生死抉择中正义被激发。而之前,她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去面对死亡,甚至生不如死的结局,关键时刻人性善良迸发出的能量,令人动容。

在影片中,妓女们以此义举得到自我救赎,是历经沧桑后对真我的回归,也是人格升华,体现出在战争危难之时人性的闪光点,从而触动人心,而其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物和场景:以李教官(佟大为饰)为首的热血军人发现女学生被日军追赶,毅然舍弃了出城的机会,与敌血拼,誓死保护;来自美国的殓葬师(贝尔饰),亲历教堂内日军的兽行,联想到他死去的女儿,父爱升华为大爱,从而舍弃了回国的船票;陈乔治坚持信仰,守护已故神父的嘱托,最终男扮女装,加入拯救女学生的行动中,影片通过这些都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影片中出现的军人、殡殓师、女学生和妓女们,他们都有一颗善良之心,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唤起人性中的善良、正义和责任。这证明了道德灵魂与职业没有必然关系。也许,当下社会大发展的潮流中,信仰缺失,良心泯灭的事情太多,真的需要此类电影,使深处繁华中的人们获得片刻的警醒:愿当今社会唤起更多的良知与良心,唤起社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危难时刻,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出来,伸出手,否则连“商女”都不如。愿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不管社会怎样变迁,永远守望我们那份善良之心和正义之感。

猜你喜欢
妓女金陵教堂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教堂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牧师助韩妓女赴日卖淫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
最著名妓女去世让德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