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级教学下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2012-10-14 07:45王娜
关键词:普通班学习动机动机

王娜

英语分级教学下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王娜

通过问卷调查英语分级教学前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并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比较,探讨英语教学新思路。

英语分级教学;英语;学习动机

英语分级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而学习动机的研究相对更加成熟。但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调查研究似不多见。本研究旨在对英语分级教学前后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分级教学对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分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1)分级教学前与分级教学后,快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是否存在差异。(2)分级教学前与分级教学后,快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是否存在差异。(3)分级教学前与分级教学后,普通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是否存在差异。(4)分级教学前与分级教学后,普通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是否存在差异。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市一所学校的快班70名学生和普通班的154名学生。其中快班男生57人、女生13人,普通班男生125人、女生29人。

1.调查问卷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问题。问卷包括39个问题,其中l-28题是有关动机类型的问题,29-39题是有关动机强度的问题。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Licket Stile),让被调查者对每个表述如实表示自己的态度,在每个表述下面的选项后打(4);非常不赞同(1 分)、不赞同(2 分)、不确定(3 分)、赞同(4 分)、非常赞同(5分),并用SPSSl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问卷的信度。分级教学前后,快班、普通班的问卷信度见表1和表2。

表1 分级教学前的问卷信度

表2 分级教学后的问卷信度

3.研究实施过程。笔者分别在2010年9月和2011年6月用同一份问卷对同一批学生分别进行了两次调查。

2010年9月下旬被测学生刚进行完分级,采取随堂无记名问卷。调查中快班发放问卷71份,收回7l份,其中有效卷为68份,有效率为95.8%;普通班发放问卷156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卷为150份,有效率为96.2%。

2010年6月中旬,被测学生已经进行分级教学一年,采取随堂无记名问卷。调查中快班发放问卷70份,收回70份,其中有效卷为68份,有效率为97.1%:普通班发放问卷153份,收回153份,其中有效卷为151份,有效率为98.7%。

二、数据分析

(一)分级教学前后,快班和普通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分析

调查问卷的前28题是有关动机类型的题目,本研究运用SPSSl3.0软件中因子分析的方法,归纳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1.分级教学后,快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把因子1命名为“内在兴趣动机”;因子2命名为“外部动机”;因子3可称为“学习情境动机”;因子4命名为“个人发展动机”;因子5可称为“社会责任动机”。

2.分级教学后,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同样,依据特征值并经过尝试后得出5个因子相对于6个因子的概括力更强,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54.36%,损失的信息不多,因此,认为抽取5个因子较合适。

3.分级教学前,快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依据特征值并经过尝试分析后得出5个因子相对于7个因子的概括力更强,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60.25%,损失的信息不多,因此,认为抽取5个因子较合适。

4.分级教学前,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依据特征值并经过尝试分析后得出5个因子相对于7个因子的概括力更强,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53.72%,损失的信息不多,因此,认为抽取5个因子较合适。

(二)分级教学前后快班和分级教学前后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比较

通过SPSSl3.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分级教学前后快班、分级教学前后普通班的学生在动机类型上是否存在差异。

1.分级教学前后,快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比较α

内在兴趣动机的显著性水平α=0.448,在F统计分布表中查找与第一自由度df1=l、第二自由度df2=134 相应的临界值 Fα为 F0.448(1,134)=1/F0.552(134,1)=1/2.78284=0.359,由 F=0.578〉0.359=F0.448(1,134),说明在α=0.448的显著性水平下,F检验是显著的,即分级前后快班的内在兴趣动机有显著性差异。

除此以外,分级前后快班其他动机比较情况如下:

个人发展动机:F=2.959〉0.0159=F0.088(1,134),差异显著:

社会责任动机:F=2.475〉0.0359=F0.118(1,134),差异显著;

外部要求动机:F=0.375〈0.4577=F0.54l(1,134),差异不显著;

学习情境动机:F=0.050〈2.0990=F0.823(1,134),差异不显著。

由此可见,分级教学前后快班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中的内在兴趣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外部要求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方面变化不大。

研究说明,经过一年的分级教学,快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分级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快班教学,学生拥有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因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

个人发展动机的提高,表明快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其自身的英语能力将关系到未来事业的发展及社会地位,因此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了更大的动力。在社会责任动机方面,分级后快班学生比分级前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对个人成长的关注日益增加的同时,对外界要求、期待和责任的关注相对变得有些淡漠了。另外,外部要求方面变化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快班学生想学好英语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内在自发的兴趣,而非外部要求,因此这方面未形成明显变化。而学习情境动机方面的变化不明显,说明快班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并非一时冲动而感情用事,因此,教师、课本、教材等对其影响不大。

2.分级教学前后,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比较

查F统计分布表后得出如下情况:(1)内在兴趣动机:F=5.315〉0.00063=F0.022(1,299),差异显著。(2)个人发展动机:F=0.815〉0.275=F0.368(1,299),差异显著。(3)社会责任动机:F=1.992〉0.0358=F0.159(1,299),差异显著。(4)外部要求动机:F=0.616〉0.357=F0.433(1,299),差异显著。 (5)学习情境动机:F=0.304〈0.70833=F0.582(1,299),差异不显著。

通过分析,分级教学后普通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普通班大部分学生原本英语基础不扎实,对英语不是很感兴趣,但在分级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另外,班上学生水平在同一层次,学生不会感到彼此间带来的压力过大,因此,大家可以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渐渐地也会对英语产生一定兴趣。

在个人发展动机上,普通班学生同样意识到英语对于自身将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努力学习。社会责任动机方面,分级后较分级前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变得更加实际,少了些理想主义色彩。外部要求方面,普通班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英语基础薄弱,需要为考级、拿证书而付出更多努力。学习情境方面,普通班学生可能和快班学生一样都较为理智,因此分级前后变化不明显。

(三)分级教学前后快班和分级教学前后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

本研究用SPSS13.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分级教学前后,快班、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1.分级教学前后,快班英语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

查 F统计分布表, 得出 F0.391(1,134)=1/F0.609(134,1)=1/3.61714=0.31,F=0.74〉0.31=F0.391(1,134),差异显著。

经过一年的分级教学,快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有明显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分级后,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大家水平都较好,彼此间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学生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在众多好学生中脱颖而出,否则,稍不用心就会落后。

2.分级教学前后,普通班英语学习动机强度的比较

查 F统计分布表, 得出 F0.324(1,299)=1/F0.676(299,1)=1/4.8572=0.19,F=0.977〉0.19=F0.324(1,299),差异显著。

普通班学生在一年的分级教学后,英语学习的动机强度也有所提高。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原本英语基础较薄弱,与其他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总是出于落后,因此自尊心受挫。分级教学后,班里学生英语水平相似,老师的教学方法较适合他们的程度,大家学得轻松、开心,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得到维护,很多学生变得较以前更加愿意在英语学习上下功夫,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成绩得到了提高。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1)英语分级教学对快班和普通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有积极影响。(2)英语分级教学对快班和普通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有促进作用。教学启示为:(1)从教学角度看,分级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2)在分级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作用,以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机。不论是快班学生还是普通班学生,教师都要从情感上关心、信任他们,多鼓励。(4)从教学管理体制上看,应建立和完善分级教学中的“滚动机制”,力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王俊霞.在分级教学中推进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9(6).

[2]张丽丽.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拓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2).

H319

A

1673-1999(2012)04-0204-03

王娜(1979-),硕士,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

2011-10-09

周口师范学院教改课题“倡导合作小组,优化大学生英语写作”(J2010061)。

猜你喜欢
普通班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