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10-17 07:26林江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云南省能源经济

林江珠

(闽南理工学院 经管系,福建 泉州 362700)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林江珠

(闽南理工学院 经管系,福建 泉州 362700)

云南省现有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过多地偏向于理念与政策,尚未形成符合云南地方特色、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云南省低碳经济外部环境驱动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自然能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等特色优势,从意识增强、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四个层面提出了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框架以及在该模式框架执行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云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模式框架; 特色优势

1 引言

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持续排出导致了全球气候逐步变暖、极地冰川加速融化等众多环境问题,它们已经触及到人类的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为使整个人类能够延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达成了一致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云南省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积极响应我国政府的号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节能减排等工作.例如,就组织管理层面而言,云南省已经形成了由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州市、县政府和重点企业组成的低碳节能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就方针政策层面而言,云南省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突出抓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就企业落实层面而言,云铜集团率先引进世界先进工艺——艾萨铜冶炼技术使其冶炼综合能耗大幅降低,云锡集团应用充填采矿法等世界先进采矿方法有效减少了采矿过程中木材和能源的消耗,等等.虽然云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现行的管理机制更多地偏向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与政策,尚未形成符合云南地方特色、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发展模式.为此,本文在分析云南省低碳经济外部环境驱动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特色优势提出了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框架及对策建议.

2 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外部环境驱动

对于云南省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宏观经济、国家政治发展趋势的需要,而且还是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动态走向的趋势.这里从外部环境视角对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驱动予以分析.

2.1 政治环境驱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指出: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温家宝总理也在重要讲话中强调:“低碳”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有关部门也向外界正式承诺:我国将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也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50%的发展目标;等等.为了配合实现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的宏观政策性目标,云南省必须积极制定各种措施、深入开展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2 经济环境驱动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由此可见这些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的“高碳”产业是我国新一轮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然而,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增量几乎相当于改革开放前20年的能源消费增量总和,若按此速度增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都将超负荷承载,势必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造成严重威胁.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分依赖于“高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3 生态环境驱动

以煤炭为主的传统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以及只重视产出产量不重视投入产出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上述问题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影响关系,导致了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问题成为了当面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无论是对于云南省还是对于我国其他省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必然是加速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4 社会环境驱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专家学者都尝试着从不同视角分析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原因,有的将其归结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升级,有的归结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有的归结为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等等.虽然上述有关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提倡低碳生活都是迅速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据估计,如果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减少10%,那么我国每年CO2排放量便能够减少约10.3万吨.因此可见,从社会发展层面上看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3 云南省低碳经济的特色优势

云南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态势都为其开展低碳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自然能源充足,有利于开发清洁型能源

云南省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9795万千瓦,年发电量471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但是其目前水电开发程度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海拔较高,太阳光照的时间和强度较全国其他地区优势明显,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730多亿吨标准煤;云南省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亿多千瓦,可利用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5%左右,其资源储量约为2832万千瓦.由此可见,云南省在水力、太阳能以及风力等自然能源方面极具优势,如果能够将这些能源充分利用,开发出各种清洁型能源,那么将会大大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数量、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3.2 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

云南省森林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7亿立方米,具有强大的森林碳汇能力,全省森林碳汇量超过20亿吨,占全国的14.3%;云南省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有1.7万多种高等植物,占全国总数的60%,其中,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为1万种、中草药2000多种、香料植物400多种、花卉植物1500多种.不难发现,倘若云南省能够坚持走“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充分利用其“植物王国”、“药物宝库”和“香料之乡”等特色优势,势必会使其产业结构得以逐步优化,进而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稳步发展.

3.3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污染治理却相对容易

在烟草等龙头支柱产业的拉动下云南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然而由于其他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缓慢,因此云南整体的经济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相对落后.云南非烟工业主要集中在以有色金属、磷化工为代表的矿产业,他们均属于传统的原料型、资源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生产业在云南还很薄弱;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凡事有利必有弊,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虽然云南省经济相对落后,但是由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从而使得环境污染治理也相对容易.

4 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框架

结合云南省低碳经济的特色优势,我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提出其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框架.所谓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地说,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意识增强、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三项措施打造出具有云南典型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出“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最终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具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框架是在结合云南低碳经济特色优势,通过树立低碳意识、提高科技水平、形成低碳产业链三种具体措施,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最终实现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具体地说:

4.1 增强发展低碳经济意识

要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云南省丰富的能源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强度和转变能源结构等目标纳入建设云南省绿色经济的发展框架,建立完善的推广清洁型能源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激励机制,最终把云南省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示范省.为实现上述目标,云南省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措施的政策性引导,增强政府、企业、人民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诸如节能灯专项补贴(低于市场零售价格近一半的价格基础上拨专款进行补贴)等举措应继续开展,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目标.另外,类似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民节能减排云南行动”等大型活动也应积极组织,为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2 以科技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云南省现有的三大产业中,工业比重最大,更进一步说,工业产业消耗能源高、污染严重是云南省单位GDP能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发展云南省经济的重要途径.在重视云南省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发展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特征的“低碳”产业,能够有效地减轻GDP中的碳消耗强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应逐步建立起鼓励先进技术开发或者先进技术引进等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成果的运用,为推进转变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3 形成低碳经济产业链

低碳经济是建设“森林云南”有力的突破口,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转变消费观念,进而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低消耗、高效益、少污染”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由于云南省不仅自然能源充足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云南省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以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绿色旅游业等位主要方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低碳经济产业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低碳科技服务业、发展电子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最终形成低碳经济产业链,培育低碳经济产业集群.

4.4 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

云南省在全国较早地提出“绿色经济强省”的路线.自2005年至今,云南省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73吨标准煤下降为2009年的1.489吨标准煤,4年累计下降了14.1%,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2%,实现节能量1170万吨标准煤,CO2减排数量为3000万吨,相当于多创造生产价值740多亿元.可以说,云南省选择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强省”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于云南省的人民群众来说,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对彻底改变固有的生产和生存方式的一种抉择.为了深化“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路线,云南省政府与各级职能部门应编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低碳工业化发展道路.

5 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使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框架的基本思想能够得以快速有效实施,从具体执行层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 加大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生活方式

云南省各个广播电台应专门开辟“低碳生活之窗”、“低碳经济专栏”和“低碳经济园区建设”等栏目,适时宣传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进展、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尽可能减少和纠正高耗能、高浪费的消费方式,从而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具体地说,一方面,要推进云南省农村太阳能、风能、秸秆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尽可能减少煤炭的适用,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建设、节柴省煤灶改造,推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公民的低碳意识以及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方式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生活方式,进而走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公民共同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子.

5.2 推广低碳交通,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云南省地处西部地区,要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构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大幅度节能.主要措施如下:其一,优化交通工具的燃料结构,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其二,完善能耗指标体系,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机动车、高耗能重污染的农用交通工具;其三,实施公路、铁路隧道通风、节能照明改造,采用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和太阳能路灯;其四,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改善城市交通运营模式,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推广低碳交通理念.

5.3 弱化化石能源,加快发展再生能源

云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的主要因素为:其一,煤炭供应不足,生产不稳定,能耗同比上升快;其二,产品价格走低,产值下降;其三,低品位有色金属矿冶炼的能耗增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积极提高碳中和技术,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在此格局下,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

5.4 制定低碳规划,构建低碳保障体系

云南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尽早制定发展低碳经济规划,将低碳经济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其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等相衔接,从而确定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依据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技术研发机制,积极发展低碳设备制造业,提升低碳制造业发展水平,形成设备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农业等低碳产业和推进低碳科技服务业、旅游业、教育、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低碳产业发展.

5.5 发展低碳工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从目前云南省工业GDP能耗来看,降低能源消耗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云南省要抓住重点耗能行业并实施关键环节控制措施,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差能过剩,促进工业信息化,发展低碳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低碳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云南省有色、化工及钢铁等传统产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发展低能耗、少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打造一批低碳示范工业,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1〕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2〕李友华,王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6.

〔3〕Johnston D.,Lowe R.,Bell M.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ies of achieving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2005,(33):1723-1743.

〔4〕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5〕杨莉.低碳经济发展可行性及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23):26.

〔6〕Mustafa O A.Focus on low carbon technologies:the positive solution[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4):1-27.

〔7〕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3(6):57.

〔8〕陈瑞清.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3):6-9.

〔9〕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J].林业经济,2007(7):46-48.

〔10〕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33.

F019

A

1673-260X(2012)04-0066-04

猜你喜欢
云南省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