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状况分析

2012-10-19 05:34
关键词:职称学术职业

杨 丽

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状况分析

杨 丽

以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从事科研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阻碍及影响其教学地位取得的因素。

高校女教师;群体状况;分析

一、我国高校女教师群体现状

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作为女性科研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对其现状分析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作用。《中国性别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女教师人数比例为29.10%,2004年则上升到42.89%。大学女性教师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比例为49.3%[1]。200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目前高校本科学历女教师占45.54%,硕士占42%,博士女教师的比例为22%。上述数据表明女教师呈年轻化趋势,女教师人数逐年增加,高学历女教师略显不足。

在大学教育中,女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横向性别指标显示女教师总体情况不乐观。首先,女教师学历与学位较低。1997年拥有硕士学位的女教师仅占7%。女博士是男博士人数的1/12。其次,高职称女教师人数少。1997年女性副教授占27%,女性正教授14.6%,女性硕导与博导比例为15.5%,同年女教师占教师总人数比例为35.7%,可见高职称女教师人数相对少[2]。根据2006年上海高校人事统计数据显示,高校男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明显高于女教师[3]。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我国女性硕导与博导人数较少。具有教授职称的女性博导仅占博导总人数的1/10。数据统计表明女博士硕导、女博士导师比例围绕10%浮动(表1表2)。

表1 2005年男、女研究生导师人数比较

随着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女教师逐步成长成才,取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与教育成果。出类拔萃的高校女教师彰显了女性出色的教育能力与科研素质。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教学差异将会影响男、女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一)教学效果

女性主义者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隐喻着男性对女性的征服。社会期望女性是感性、被动、温和的,男性是理性、主动、积极进取的。整个社会和文化对于女性的限制与态度导致男女心理活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教师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进而限定其教学角色,使得教学效果产生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语言组织能力突出,较为感性,因而擅长在课堂上展开互动交流,教学语言组织清晰、表达清楚。比较研究显示,相对于男教师良好的认识、判断、分析与解决能力,课堂教学层次分明、逻辑理性而言,大多数女教师教学态度端正,课前积极准备教学内容,认真选择教学手段。不仅如此,女教师有亲和力、耐心、温和,能够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科研成果

一项中(国)加(拿大)合作课题的问卷调查显示,除了50至60岁这个年龄段,相对男教师,女教师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职称职务、学历学位、科研方面普遍较弱。并且,男女教师的科研成果差距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4]。

中山大学张建奇认为:男教师工作重心侧重于科研与参与社会活动,女教师则偏重于教育教学。根据其对部分女教师的调查,大部分女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较多障碍。除了高职称女教师科研情况稍好外,年轻、低职称的女教师科研成果少,科研薄弱。没有参与科研活动的女教师比例为23%[5]。就女性科研情况看来,女教师申请科研课题成功率低是其遇到的最大科研活动障碍。文科、低职称的女教师的科研情况尤为糟糕,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以湖北高校科研统计为例,国家级课题主持人中女教师比例为3.5%,省部级课题为8%,校级课题为16.7%。同时,女教师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可见,女教师在科研方面处于弱势地位[6]。

表2 1997-2005年高校女教师学历状况比较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感情是女性结盟的核心[7]。女教师在科研方面弱势地位正是这一观点的真实写照。科研性质决定了由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科研活动。科研活动需要理性分析、逻辑判断,女性偏感性的生理特质使得女性科研带头人少,其科研成就较少。

(三)女性的学术职业

韦伯认为“学术是一种物质意义下的职业”[8]。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借助其内部与外部的竞争,“在理性背后有对正义的激情,在科学背后有对真理的渴求,在批判背后有对更美好事物的憧憬。”[9]在《学术责任》中,肯迪尼认为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是用文字体现的,出版物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出版文字是判断研究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10],学术成就与创新极大地影响着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层级。

随着女性学术职业发展意识的增强,目前在教学领域中活跃着众多女性的身影,但是女性在学术职业发展中仍处于不利境地。诸多现象表明女教师学术职业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女教师在学术职业发展中遭遇困难与阻碍。女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生力军。研究显示,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女性便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认同感。女性接受教育层次越高,其自信与自尊越强烈,自我成就的动机越强烈,获得的学术职业成就越大。鉴于女性发展现状,在知识训练、学术发展方面,高校男教师显著优于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象。

目前,大多数高校女教师职称与职位较低。在全国1000所高校校长中,大学女校长与女副校长仅有20多位。高校女性参政机制严重地削弱了女教师的从政积极性[11]。一项对广西高校女教师的调查显示:尽管高校教师在性别数量上趋于平衡,但是高学历女教师人数显著偏少,女博士更是稀少。女性高级管理领导的比例为10%。拥有高职称的女性人数也偏少,大约为10%[12]。一个以国内1792所高校校长为调查对象的“中国大学校长素质研究”课题组出具的数据显示,女性校长仅占1/22[13]。

高校女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遭遇诸多障碍,同时也表明高校女教师的潜力尚未能有效发挥,其信心不足。高校男教师在科研成果、学术职业发展、职称职位方面显著优于女教师,两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二、我国高校女教师劣势现状的原因探析

(一)性别意识导致女性成就动机不足

有研究显示,中国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通过比较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男性的成就动机相对高于同层次的女性。男性在31至40岁这一年龄段,成就动机持续增长,而女性的成就动机则表现为逐年下降[14]。该结果反映出一个普遍现象:单就成就动机而言,女性较低。部分有才华、有潜能的女性往往有回避成功的心理倾向。通常,激烈的竞争使得成就动机大的人更能脱颖而出。女教师在科研、学术职业发展、职称职务方面的期待值低,由此可以推断高校女教师未能获得与男教师同等的职业发展,其关键原因在于其对工作的期待值大多较低。

一部分女教师认为照顾好家庭是其首要职责。女教师在经历婚姻与生子期后,容易滋生自卑和依附心理。这就导致部分杰出的高校女教师要想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于是部分女教师为了照顾好家庭,选择平稳生活为理想目标,从观念上抑制自主意识,贬低自我价值。还有部分女教师心理上有自卑情结,感觉自己的能力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认为自己成就动机不足。性别意识使得女性成就动机偏低,导致男女教师职业发展上的差异。

(二)E型女性的角色冲突

“E型女性”是由心理医生布莉克首次提出的。“面面俱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的E型陷阱里”是部分承受巨大压力的女性会遭遇的困境[15]。“E型女性”现象在女性职业发展中较为普遍。接受高等教育水平越高的女性,在E型陷阱里的角色冲突矛盾越为突出。女教师一方面要负担繁琐的家务事,承担照顾子女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女教师肩负多种社会角色,多种角色难免产生冲突。这种不可避免的角色冲突则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努力兼顾家庭事业的女性不自觉地陷入困惑中:全力奉献家庭,好像牺牲了个人前途;倘若专注于事业,又感觉愧对家庭[16]。

在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中,传统性别分工进一步加深了女教师的两难抉择。当她们全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时,就与社会所界定的正常女性脱离;当她们一心一意照顾家庭,就远离了事业前途。2003年发布的“上海高校女性人才的研究与对策”表明,66.1%的被调查者表明大部分的家务活由妻子完成[17]。同济大学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天至少做2小时家务劳动的女教师”占64.5%。女教师在家庭与事业中的角色冲突显示在诸多层面:首先,为人妻为人母与教学工作的冲突。30至40岁是女性做出教育、科学成就的关键时间段,与此同时,她们正肩负着照顾家庭的重担。繁重的家务、抚育孩子的责任阻碍其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抑制女教师的教学、科研、职务职称与学术职业的发展,与男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产生性别分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女教师深造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势必弱化了女性分担的家庭责任。其次,职业进步与家庭经济负担的冲突。物价的持续上涨、房价的快速增长等现实无疑增加了家庭支出成本,给女教师带来经济压力。为了改善生活水准,部分女教师选择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兼职工作上,将本职工作放在一边。也有一些女教师为了支持丈夫,放弃自身在教学、科研上的追求,借助丈夫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认为丈夫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产生“替代成就感”。

三、进一步提升中国高校女教师地位

上世纪中期,法国的波夫娃就指出,女性的彻底解放,有赖于政治与经济情况,有待于传统习俗的改变,男女观念的改变以及整个人类的改变。只是经济变革较为容易,传统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18]。

从高校女教师的教育教学、学历学位、学术科研、职称职位与学术生涯等现状分析,笔者认为,提升中国高校女教师地位:第一,需要进一步展开教育领域的性别研究。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应鼓励更多的女性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探究女性参与教育事业的境况,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与其职业生涯的障碍因素,适时制定鼓励我国女性接受教育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与方案。第二,高校女教师重心工作主要是教学,其教学价值未能得以合理的评价,其教学成绩被低估、甚至被忽视。在高校管理与决策制定中,女教师的力量较为微弱。提升中国高校女教师地位要合理评价其教学成果,给予其公平的待遇。同时要改善女教师的外在工作环境,鼓励女教师投身到教育管理中来,提高女教师的话语权,充分发挥高校女教师的潜能与才华。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中国性别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高耀明,黄思平,夏君.高校女教师的生存状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4]张晓红,邹辉,朱勇华.高等教育中妇女参与状况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5]张建奇.关于高校女教师工作状况的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2005(6).

[6]祝平燕.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女性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4(12).

[7]柳洪琼.论高校女教师性别意识与素质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

[8]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5.

[9]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唐纳德·肯迪尼.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1]王晓亚.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

[12]刘华纲.广西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状况:一种社会性别视角的审视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4).

[13]牛维麟,詹宏毅.国内高校校长基本特征网上资料调查报告[J].党政干部文摘,2007(9).

[14]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5(3).

[15]哈瑞特·布莉克.E型女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8.

[16]赫伯·戈德伯格,汉瑞特·布莉卡.阴阳合璧男女之间[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17]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上海高校女性人才的研究与对策[Z/OL].中国妇女网.

[18]西蒙娜·波夫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C913.68

A

1673-1999(2012)08-0049-03

杨丽(1978-),女,安徽合肥人,博士,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2012-03-27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状况分析”(2012SQRW298)

猜你喜欢
职称学术职业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