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康对DN大鼠肾脏FN、LN、Ⅳ胶原表达的影响

2012-10-22 02:55李凤婷耿建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药氯沙坦胞外基质

李 梦,李凤婷,耿建国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外基质(ECM)进行性积聚被认为是DN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损伤,始终贯穿于DN进展前后。FN、LN、Ⅳ胶原是 ECM的主要成分,在DM向DN的发展以及DN自身不断恶化过程中,三者都不同程度的增多[1]。本实验运用消渴康对DN大鼠肾组织 FN、LN、Ⅳ胶原表达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其结果表明,消渴康对DN大鼠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160g~180g,鼠龄2~3月龄,购自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消渴康药材购自北京祥威药业公司,氯沙坦钾片购自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制备药物后在4℃冰箱保存。链脲佐菌素(STZ,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免疫组化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光学显微镜(Nikon),数字显微照相机(LEICA,图像采集分析系统(NIS-Elements Basic Research)。

1.2 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制备 10%水合氯醛(0.35ml/100mg)腹腔麻醉后切除右侧肾脏。术后2周,腹腔注射 STZ(50mg/kg)。72h后,尾静脉采血,当血糖浓度≥16.7mmol/L,尿糖定性 >+++,确定DM造模成功。

1.2.2 分组及给药 正常组(n=8)、模型组(n=8)、氯沙坦组(n=8,含生药5.2mg/kg·d)、消渴康小剂量组(n=8,简称消小组,含生药6.3g/kg·d)、消渴康中剂量组(n=8,简称消中组,含生药12.6g/kg·d)、消渴康大剂量组(n=8,简称消大组,含生药25.2g/kg·d)。每日1次,连续 12周,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

1.2.3 标本采集与指标检测 药物干预后第4、8、12周末,眼眶下静脉丛取血2ml。离心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肾功能。药物干预第12周末,处死大鼠,取出肾脏去被膜,Bouin液固定,常规制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0倍镜视野下FN、LN、Ⅳ胶原表达情况。

1.2.4 统计方法采用均数±标准差(珋x±s),统计软件采用 SPSS13.0,显著性差异设定为 P<0.05,极显著性差异设定为 P<0.01。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FN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图1 肾组织FN免疫组化染色(400×)A.正常组,B.模型组,C.西药组,D.消大组,E.消中组,F.消小组

表1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消大组FN表达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消大组极显著性降低(P<0.01),消中组显著性降低(P<0.05)。

2.2 各组大鼠LN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表2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消渴康3剂量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消中组、消小组显著性降低(P<0.05)。

2.3 各组大鼠Ⅳ胶原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表3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显著性降低(P<0.05),消渴康3剂量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氯沙坦组比较,消大组显著性降低(P<0.05),消中组、消小组极显著性降低(P<0.01)。

表1 各组大鼠FN积分光密度比较(珋x±s)

表2 各组大鼠LN积分光密度比较(珋x±s)

图2 肾组织LN免疫组化染色(400×)A:正常组;B:模型组;C:西药组D:消大组E:消中组F:消小组

图3 肾组织Ⅳ胶原免疫组化染色(400×)A:正常组;B:模型组;C:西药组D:消大组E:消中组F:消小组

表3 各组大鼠Ⅳ胶原积分光密度比较(珋x±s)

3 讨论

肾小球硬化症被认为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直至肾衰竭的主要原因[2]。作为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的FN、LN、Ⅳ胶原的进行性积聚是 DN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和特征。有研究表明,纤黏连蛋白(FN)可以同时与细胞外基质各类成分相结合,并促进细胞外基质其他成分沉积;层黏连蛋白(LN)可以引起细胞黏附并影响基底膜的电荷选择性,导致肾小球通透性改变[3],加重肾小球损害[4];Ⅳ胶原则穿透整个肾小球基底膜形成胶原纤维网并通过结合细胞黏附分子起到机械屏障作用[2]。研究显示,2型DM病人Ⅳ胶原可显示基底膜中生化成分及结构的变化,反映肾脏损害程度[5]。

实验结果显示,DN大鼠FN、LN、Ⅳ胶原的高表达不仅出现在肾小球系膜区,在肾小管及肾小管间质同样也出现高表达,提示在DN的病变发展过程中,FN、LN、Ⅳ胶原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过度积聚可能是导致肾脏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的重要原因。

消渴康由生黄芪、葛根、丹参、生苡仁等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的作用,较为符合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湿瘀血互阻的病机特点。前期实验研究表明,消渴康能够显著降低DN大鼠血糖、血脂,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及降低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6]。本次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消渴康能够显著降低 DN大鼠肾组织FN、LN、Ⅳ胶原的表达,减少ECM积聚,对保护肾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1] 于 德,民孟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纤黏连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时变化及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津医药,1999,27(3):163-165.

[2] Nangatu M.Mechanisms of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 the kidney:final common pathways to end stage renal failure[J].Intern Med,2004,43(1):9-17.

[3] 霍 颖,李 斌,周海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 HA、LN和β2-MG检测意义及评价[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3,5(5):25-26.

[4] 朱辟疆,韦先进,江丽萍,等.慢性肾小球疾病血清 TNF-α、IL-1β、IGF-Ⅱ及 LN 的改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7):404-406.

[5] 胡怀东,王玉君,庞久高.2型糖尿病患者尿型胶原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1):23-28.

[6] 李 梦,李风婷,耿建国.消渴康对 DM大鼠早期肾损害及TGF-β1表达的影响.中医学报,2010,25(6):1117-1118.1121.

猜你喜欢
生药氯沙坦胞外基质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补骨脂水提药渣灌胃给药4 周的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水螅细胞外基质及其在发生和再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