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2012-10-22 02:55孙韶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内阻气滞证型

孙韶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 510360)

颈动脉狭窄(Carotid stenosis,CS)一般指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直径狭窄>50%,是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动脉硬化性狭窄最为常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无创性影像技术的广泛开展,临床诊断的颈动脉狭窄病例大大增加,颈动脉狭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卒中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卒中所致死亡分别占城市及农村人口总死亡率的20%及19%。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比例为4∶1,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十分密切,约30%的缺血性卒中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所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2年卒中发生率高达26%[1]。因此,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和降低其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对治疗及预防颈动脉狭窄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B超室2006~2010年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狭窄者共150例,其中住院患者114例,门诊患者36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42岁 ~87岁,平均67.39岁 ±7.9岁。

1.2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彩超检查,使用GE公司LOG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11MHz。患者仰卧位,探头沿颈动脉走向自下而上,作连续纵横切扫,血流与声束夹角 <60°,分别对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检查,包括管腔内径测量、内-中膜厚度测量、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测量。扫查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给以形态学及超声回波性检查与记录,斑块类型按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标准分为I~Ⅷ 型。按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特征,I、Ⅱ型属于正常颈动脉,Ⅲ、Ⅶ、Ⅷ型属于稳定性斑块,而Ⅳ、V、Ⅵ型为不稳定性斑块。颈动脉狭窄的测定采用长轴管径测量法,借鉴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法(ECST)。选取管腔最狭窄处测量,狭窄度=狭窄处斑块最大直径/狭窄处总管径 ×100%;多发性斑块以最大斑块测量值为准。将稳定性斑块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组按狭窄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轻度者为0% ~49%,中度者为50% ~69%,重度者为70% ~99%。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者。

1.4 排除标准

(1)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者;(2)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处于急性期者;(3)相关检查资料不全者。

2 方法

2.1 颈动脉狭窄中医证型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中医诊断学》[4]制订中医四诊调查表。由1位主治医师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辨证,1位副主任以上医师进行复查确诊。为便于统计,将证型分成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将颈动脉狭窄分为精髓亏虚证、气虚证、痰浊内阻证、血瘀证、气滞证、阴虚证5个基本证型。复合证型则是指各基本证型之间相兼复合的证型,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未予考虑。根据各证型的属性,归纳其某些共性,提出4种证类,证类出现的例数是统计该证类所属各证单独出现的例数及其与其他证型合并出现的例数之和:气滞血瘀证类包括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气滞证、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虚证类包括气虚证、精髓亏虚证,痰浊证类包括痰浊内阻证、气虚并痰浊内阻证,阴虚证类包括阴虚风动、气阴两虚证。

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所有被调查对象均由经严格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面对面进行,并以询问填写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中医辨证由1位主治医师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进行,1位副主任以上医师进行复查确诊。收集各患者的基本资料、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狭窄程度、中医临床表现、诊断、证型、并发症、中西医治疗方案以及转归,并将所有原始资料录入计算机,在SPSS 13.0软件支持下建立数据库。

2.3 统计学处理

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将所有资料在SPSS软件支持下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中医证型统计

表1显示,1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各证型的例数与占总例数百分比的统计结果。

表1 1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各证型的例数与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表1显示,总体辨证分型共有11种证型,按其例数所占总例数百分比由多到少顺序排列,分别为痰瘀阻络证、气虚并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精髓亏虚证、气虚证、痰浊内阻证、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气阴亏虚证、气滞证、阴虚风动证。

3.2 各主要证类占比统计

图1显示,本研究根据中医证型的属性归纳,提出4种主要证类。图1显示,气滞血瘀证类例数分布占所有病例的50%,而阴虚证类则分布较少仅占5%。

4 讨论

证或证候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临床上较为常见或典型的证,称为证型。证类是指具有某些共性的一类证型。辨证,临床上又称为辨证分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的证名,即求得病属何证。反之,从证型及其分布特点可推测疾病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病理本质,找出其病机特点。

图1 1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各主要证类例数占比分布图

中医没有颈动脉狭窄的病名,其所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同侧视网膜一过性黑蒙、对侧单肢或偏身无力和(或)麻木及失语症(优势半球受累)。而从头昏、全身主观无力、晕厥和视物模糊等症状看,主要归属于中医中风、消渴、眩晕、痹证等范畴。虽然有不少关于中医药对颈动脉狭窄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的报道,但目前关于颈动脉狭窄尚无统一的中医证型标准,也无大样本的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本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中医辨证共有11种证型,其中按百分比顺序排名分别为痰瘀阻络证、气虚并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精髓亏虚证、气虚证、痰浊内阻证、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气阴亏虚证、气滞证、阴虚风动证。其中痰瘀阻络、气虚并痰浊内阻、气虚血瘀三证所占比例均达20%以上,精髓亏虚证占10.7%,说明颈动脉狭窄的主要证型以这4种为主。同时复合型证型的比例也不小,说明颈动脉狭窄的病机复杂,不是单纯的虚或实,而是以虚实夹杂为主。

动脉狭窄从中医证型分布的类型看,主要有气虚类、阴虚类、血瘀类、痰浊类4大类,其中血瘀类的占比例达50%,说明血瘀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从已有报道看,诸家在治理颈动脉狭窄时均强调化瘀。如李艳梅等[5]用血府逐瘀丸治疗,以阿司匹林治疗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血府逐瘀丸组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所消退,以扁平斑、软斑效果较好,而阿司匹林组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其血府逐瘀丸组13个硬化斑块,治疗后消退6个,无变化6个,发展1个,新出现1个;阿司匹林组11个斑块,治疗后消退3个,无变化6个,发展2个,新出现1个。孙华锋等[6]用通心络胶囊治疗43例,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陈俊发[7]用大黄虫丸治疗5O例,结果显效1l例,有效3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

[1] Henry J.M.Barnett,M.D.,D.Wayne Taylor,M.A.,Michael Eliasziw,Ph.D.Benefi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Moderate or Severe Stenosi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8,339(20):1 415-1 425.

[2] 国家技术监督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1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5.

[4] 邓铁涛,郭振秋.中医诊断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9-104.

[5] 李艳梅,陈可冀,张学文.血府逐瘀丸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52-154.

[6] 孙华锋,莫鸿辉.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4):648-649.

[7] 陈俊发.大黄虫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O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1,16(6):331-332.

猜你喜欢
内阻气滞证型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果蔬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