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10-22 02:55薛媛媛王文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肾虚老年性腰痛

王 彤,黄 晖,薛媛媛,王文艳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北京 1007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发生改变致骨骼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在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中,必然伴随着疼痛的产生。骨痛及腰背痛、驼背、易发骨折为骨质疏松症的三大主症,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是临床治疗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远针近推疗法与口服碳酸钙D3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研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患者疼痛地缓解与改善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表1显示,本实验共收集符合研究的样本80例,经筛选、脱落(未完成者)和剔除(采用其他相关治疗者),共获得有效病例64例。所有最终观察研究的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患者均来自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就诊的患者。

表2显示,对2组64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样本数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1],选取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组间及组内男女性别、年龄及病程的分析(珋x±s)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确定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45岁~75岁之间;(3)有意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以上任何1项不满足要求者,均不能作为受试者纳入试验研究。

1.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原发性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神经等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2)在本实验观察期间,接受除本实验方法之外的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3)已知对针刺、推拿刺激有严重的异常反应者(如有晕针等历史);(4)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远针近推”外治法。患者俯卧位,踝关节放置一棉垫,使膝关节成屈曲位。取双侧下肢委中,太溪穴,使用华城一次性针灸针(规格 0.30×40mm,批号SD8A000302)常规消毒后,按穴位刺法要求进针,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法。在针灸的同时,医生在患者腰部施以滚、揉、弹拨、点按、侧扳、晃腰等手法,力量深透柔和。推拿和针灸分别由固定的医生操作,以保障疗效的可比性。

每次针刺推拿大约30min,10次1个疗程,隔天治疗1次,治疗3个疗程共30次,时长为3个月。

2.2 对照组

单纯口服碳酸钙D3片(苏州惠氏制药有限公司钙尔奇 D600片,批号0804119),每日1次,每次600mg,连续服用3个月,为开放性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测指标及方法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见表3)。依次观察各组5个时间节点的VAS值,分别是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完成后),对上述5个时间节点的VAS值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

表3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3.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分析比较

表4显示,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后 T3的 VAS值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FT3=5.228,PT3=0.026,PT3<0.05),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即全程治疗结束后T4的VAS值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T4=12.056,PT4=0.001,PT4<0.01)。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变化比较(珋x±s)

3.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随时间变化趋势(见表5)

3.3.3 结果 表4、表 5显示,不管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经治疗后腰痛均出现缓解的变化趋势。整个疗程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呈现出初期比较明显,而随着治疗的深入,疼痛程度逐渐减轻并迅速缓解的趋势。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特别是治疗到第2和第3个月时,疼痛较对照组有显著减轻,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对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程应不少于2个月。

4 讨论

中医学中没有“骨质疏松”病名。根据骨质疏松症(OP)在临床上表现的全身或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驼背等症状,一般将其归入中医“骨痿”、“骨痹”等范畴。中医证候病机研究主要认为OP病位在骨,病本在肾,是一种以肾虚为本的多脏腑、风寒湿虚瘀多病因共同导致的疾病[3、4]。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首诊均主诉有明显的疼痛,又以腰痛多见于临床。腰痛产生的机制可能有以下4种:①继发的骨小梁骨折引起的慢性疼痛,由支配椎体自身及其骨膜的神经传导;②椎体骨折变形导致脊神经后支受到牵拉张力,从而引起后支性腰背痛;③脊柱周围假关节活动,上部躯干重心前移使脊柱周围肌群负荷增加,出现疲劳,导致肌肉缺氧、代谢障碍、代谢物质聚集而疼痛;④骨折造成椎管狭窄或神经根受压也可引起相关疼痛[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评价疼痛的常用指标,将VAS用于评估疼痛的缓解,比用于疼痛强度的评估优点更突出。VAS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中也广泛采用。如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金利等采用益钙宁、多瑞吉治疗骨质疏松重度骨痛,治疗6周后VAS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6];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陈文治等,采用腹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治疗8周后与应用钙制剂、骨化三醇和降钙素对比,VAS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疼痛在治疗初期有所加重,这可能是对推拿的适应过程,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疼痛逐渐减轻。特别是治疗2个月后疼痛明显减轻,即治疗20次是缓解疼痛的一个转折点。当治疗3个月后疼痛显著减轻甚至消失,说明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治疗需要长疗程,宜在3个月以上。这与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有口服药物史,迫切希望能缓解以腰痛为主的周身疼痛,但是常用的药物诸如钙制剂只能维持骨量和暂时骨形成增加[8],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及相关症状。临床证明,中医针灸和推拿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这一肾虚证型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疼痛和骨量[9、10]。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得以改善,可能与经络穴位镇痛原理相关。目前国内有不少对镇痛原理的研究,如北京医科大学韩济生教授通过针刺大鼠足三里穴测定体内阿片样物质明显提高,说明针刺镇痛是通过刺激穴位,使体内的阿片样物质释放来达到镇痛作用[11]。但是单纯针灸或推拿治疗,方法单一。我们采用的“远针近推”疗法是一种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的中医新疗法,查阅近20年的文献资料,未见相关的报道。因此,以骨质疏松防治通用的口服碳酸钙D3为参照,观察“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远针近推”采用远道针刺委中、太溪穴,以益气补肾、舒筋通络;在腰部施以外力推拿,加大椎体间隙,平衡椎体、间盘内压力,改善腰椎生理曲度,补肾壮腰。远针近推疗法针推并举,促进肾主骨生髓,防治骨质疏松。推拿以动为主,针刺以静为主。推以动带静,使远道针感加强;针以静助动,使局部推拿易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互取其长,标本兼治,补骨止痛。

“远针近推”疗法不仅改善钙的代谢,而且较好地解决了骨质疏松病人的疼痛问题。一种疗法的确立,应该不仅仅从一些冰冷的数字上得出结论,更要考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一是要看骨质疏松本身的治疗效果,另一个是短期内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疗效。“远针近推”疗法是临床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法,较好地解除了患者疼痛,特别对于需长疗程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意义重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且没有一般止痛剂的依赖性和副作用。这种综合疗法是现代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2]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3] 赵红霞,于智敏,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病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0):723-724.

[4] 王晓琳.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7.

[5]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1-162.

[6] 杨金利,李仲廉,纪文新,等.益钙宁、多瑞吉治疗骨质疏松重度骨痛57例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6):334-336.

[7] 陈文治,冯文轩,王慧敏.腹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疗效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4):341-345.

[8] 刘 丽.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2007,22(1):50-51.

[9] 何 劲,宋道飞,向 楠.针刺悬钟、肾俞、命门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及疗效[J].中医杂志,2009,50(2):147-149.

[10] 庞 勇,赵利华,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15-16.

[11] 韩济生.中枢阿片肽和胆囊收缩素功能活动的消长是决定针刺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5):321.

猜你喜欢
肾虚老年性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5例
妇科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