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的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探讨

2012-11-05 08:52冯杨杰范金森
山西建筑 2012年33期
关键词:分析法一致性矩阵

冯杨杰 范金森

(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很多,可以分为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不确定性分析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假设条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缺点。它们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从而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方法体系。本文结合加固工程自身的特点,将运用价值工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针对加固的技术经济分析的模型。

1 确定功能指标和成本指标

1)影响结构功能的因素很多,加固结构不同于新建建筑:受力方面往往滞后于原结构,构造处理时不仅要满足新加固构件自身的构造要求,还要考虑与原结构构件的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加固工程与生产会相互影响,施工场地也有限,施工工期相对较短等。因此,结合加固工程的特点,功能指标包括:安全性、耐久性、对原结构的影响、施工操作难易程度、工期。

2)就价值工程而言,加固的过程一般较短,可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在确定成本指标时就只考虑一次性建造成本。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综合费用。

2 功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此步骤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1)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加固方案时,以加固方案的选择作为目标层,以安全性、耐久性、对原结构的影响、施工操作难易性、工期作为方案评价指标层,以不同加固方案作为方案层,构成一个层次机构模型,见图1。

图1 层次分析法加固方案评价模型

表1 九标度各因子重要性大小比较仿数量化表

2)构造判断矩阵。按照九标度表进行仿数量化,根据资料数据和专家意见,经过反复研究后给出各因素两两比较评分值,得出 A—B,B1—C,B2—C,B3—C,B4—C,B5—C 的判断矩阵分别如表1~表3所示。

表2 两两判断矩阵表

表3 A—B判断矩阵表

3)一致性检验。经过对矩阵进行计算,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a.求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Wi:

计算得出:W1=1.96,W2=1.723,W3=1.568,W4=1.447,W5=1.108。

b.将Wi归一化,计算Wi:

计算得出:W1=0.251,W2=0.221,W3=0.201,W4=0.185,W5=0.142。

c.则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为w=(w)。

d.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

其中,(AW)i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e.计算CI,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由表4查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4 RI取值表

当CI/RI<0.1时,判断矩阵一致性达到要求,否则重新进行判断。此处,CI/RI<0.1,判断矩阵一致性满足要求。各功能指标权重表见表5。

表5 功能指标权重表

3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F)

确定权重之后,组织专家和操作人员对方案的5个指标采用10分制评分法打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然后对各专家及操作人员的评分进行算术平均。

4 确定成本系数

根据抗震加固定额来确定完成加固方案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综合费用,其中材料应根据所在地以及时间查询信息价来确定材料价格(见表6)。

表6 成本分析表

5 价值系数的确定

Vi=Fi/Ci。其中,Vi为第i个方案的价值系数;Fi为第i个方案的功能系数;Ci为第i个方案的成本系数。在价值系数确定后,系数较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应当优先选择。

6 结语

1)该技术经济分析模型考虑到加固工程自身的特性,选择将价值工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相互补,从而使得选择加固方法更加科学。

2)模型中功能指标的评价分值的确定由专家和操作人员组成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多位人员间的相互制约也可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影响,提高了加固方案比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计价定额[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周继忠.层次分析法在桩基方案评价中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3):21-23.

[3]伍 进.建筑工程领域价值工程应用的中外比较[J].建筑经济,2004(1):89-91.

[4]王恩茂.在我国建筑业中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与建议[J].价值工程,1999(3):19-20.

[5]付立宁,付秀艳.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施工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16):244-245.

[6]毛义华.建筑工程经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7-18.

猜你喜欢
分析法一致性矩阵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