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层建筑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与管理

2012-11-06 02:31杨新杰
山西建筑 2012年33期
关键词:手板架体横杆

杨新杰

(太原市城市建设拆迁中心,山西太原 030009)

1 工程总体思路

本工程为34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架体从2层开始搭设,每步搭设5层,待两步架搭设完毕后开始拆除下步架体,依次向上倒运,架体采用双排立杆,内立杆距结构外沿(阳台边)300 mm;排距(横距)700 mm,立杆间距为1 500 mm(转角处适当加密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为1 500 mm。立面细防护采用绿色密目网,最下层水平加平网防护,操作层铺50 mm厚脚手板。当1层顶板强度达到75%时,折合立方体抗压强度33.3 MPa可进行工字钢安装,当1层顶板强度达到90%时,折合立方体抗压强度27.8 MPa,即可进行悬挑脚手架搭设。

2 脚手架技术措施重点环节

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2.1.1 预埋吊环

从1层结构顶板开始每隔5层均预埋2φ14吊环,每边伸入混凝土内长度不少于35d,外露150 mm,每组间隔1 400 mm,由施工员检点架工组专人负责埋设,钢筋组负责下料加工。

2.1.2 外挑工字钢

从1层结构顶板开始每隔5层安放外挑工字钢,外挑的尺寸为距结构外边缘1 200 mm,工字钢与吊环间的空隙用木楔反向楔紧。

2.1.3 立杆

全楼脚手架采用双排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上皮1.5 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 mm。

2.1.4 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为4跨(6 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 m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0 mm。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水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 mm。

2.1.5 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设置小横杆,距主节点位置小于15 cm,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间距相同,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等间距的位置增设1根~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0 mm。

2.1.6 剪刀撑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六步四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个~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 m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大横杆的高度控制在300 mm之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 000 m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 mm。

横向斜撑搭设在拐角处及无法设置剪刀撑的部位,在同节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在里、外排立柱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和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2.1.7 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0 mm、宽250 mm~300 mm、长度不小于3.5 m的硬木板。在作业层下部搭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首层满铺1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0 m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0 m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板和空挡现象。

2.1.8 连墙杆

宜采用φ48×3.5的钢管(材质应符合标准规定),与脚手架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在顶板上每层距结构外皮0.5 m处预埋钢筋(加工尺寸与悬挑架预埋件相同),用φ48×3.5的钢管与脚手架可靠拉结。

连墙杆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 mm)。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0 mm。

2.1.9 防护设施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5 m×6.0 m的规格,用尼龙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 m,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底层设置首层平网,往上每隔5步设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1.2 m处设有一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0 mm高的挡脚板。

2.2 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2.2.1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依次为:水平挑杆→纵向扫地杆→立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2.2.2 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杆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宜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当脚手架拆到下部最后1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宜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3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见表1,表2。

表1 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2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4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4.1 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 N·m~50 N·m,并大于65 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 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3)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4)外脚手架严禁使用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竹蔑,塑料混用。5)严禁将外径48 mm与51 mm的钢管混合使用。

4.2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措施

1)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2)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3)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4)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两步。5)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工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一块。6)预埋吊环与水平挑杆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严禁私自拆改。7)拆架前,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许工作。8)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种类障碍物,连墙件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影响架体拆除的尽量拆除掉。9)拆架时,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10)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要通知对方,以防坠落。11)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12)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和两杆连着送到地面。13)所有脚手板,应自里向外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坠落伤人。14)拆下的零部件要装入袋内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5 结语

通过对方案的合理选择、材料的控制、全面的施工技术应用以及良好的现场管理,不断改进提升悬挑架的施工质量水平,对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施工经验,对于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JGJ 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JGJ 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

[3]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

[4]吕怡芳,施金宝.浅谈悬挑脚手架专项方案编制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2008,23(6):95-97.

猜你喜欢
手板架体横杆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集成式升降脚手架在不规则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那根杆......
免焊接脚手板市场应用分析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可调节式托手板的研制及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浅析豫东琴书中所用乐器
手板冲浪;逐浪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