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苏格兰之锤》等

2012-11-13 08:37
时代漫游DICE 2012年9期
关键词:卡牌布鲁斯木块

俗语论

De Vulgari

Eloquentia

发行公司:Giochix.it

发行时间:2010年

游戏人数:2~5

游戏机制:

行动点数系统

区域移动

文艺复兴为背景的游戏总是或多或少地带着艺术的感觉。游戏中玩家作为一个学者,努力地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意大利最有学识的人。机制上采用的是很典型的行动点数分配,尽管行动选择很多,但是得分方式略显单调。总体来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德式策略游戏。

作为行动点分配游戏,虽然有14个选项可以分配,但是并没多纠结,反而有些时候可以做的选择并不多。这里要说一下书写手稿这个选项,如果知识能够跟得上,多拿手稿绝对是个相对更立竿见影的刷分方法。而教皇去世的随机性让游戏后期充满了紧张。总之,是推荐的好游戏。

传说中16个回合每回合14个可选动作的游戏。实际上玩起来意外地流畅。背景是中世纪末和文艺复兴初期的宗教生活状态。玩家要靠积累知识、破解谜题、得到各种势力的支持、书写手稿、歌颂上帝等方式得分和累积优势,策略玩家和欢乐玩家都可以找到有趣之处。

澳门Macao

发行公司:alea

发行时间:2009年

游戏人数:2~4人

游戏机制:行动点数系统

选牌

掷骰

手牌管理

收取与递送

路径建设

设计师SF从来没有放弃在机制上进行创新,这款游戏以转动式的行动点分配和骰子的随机性做了很好的结合,使游戏的策略性得到了提升。然而,各类卡牌的随机性却又比较明显地破坏了游戏的长期规划。另一方面,模糊的背景代入感依然是SF的弱点。总体来说,是一款值得尝试的中轻度策略游戏。

游戏感受很是中规中矩,美术风格仍是走淡雅的路线。内容新意不多,秉承了设计师SF一贯的自我抄袭风格。带入感也颇为平庸,包括地图等各种元素在内,玩遍整局游戏其实也未能找到太多和“澳门”挂钩的元素。并非游戏素质不佳,只是可以替代的太多了。

Alea的13号大盒也是Stefan Feld为该系列做的第四款作品,应该说是我在该系列最喜欢的SF作品了。游戏机制明显体现出SF的设计风格:简约、流畅、游戏性有余而代入感不足,美工毫无亮点但也不算太差。总之,本作非常像简化版的图拉真,或者说图拉真脱胎于此,是非常有代表性的SF作品。

汽车传奇

Automobile

发行公司:Mayfair Games

发行时间:2009年

游戏人数:3~5人

游戏机制:货物估价

伪策略游戏的代表,看似提供了大量的选择空间,事实上行动的模式极其单一,最终的策略几乎归结于玩家选择生产几辆汽车。当然,注重背景设计的马丁依然让玩家较好地体验到了汽车生产行业的历史。除此之外,这个游戏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与相传的名声相比是一个颇为名不副实的游戏。

开局之前因为了解过REX的背景,所以游戏的时候感觉代入体验还不错,不过比起冰火版图来说REX在对游戏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冰火的代入感则非常受到对原著了解程度的制约。游戏之后的感受是虽然3-4人开局也没问题,但最好还是能5-6人开局会有更多游戏乐趣。

作为马丁Treefrog Line系列里最脍炙人口的一款游戏,该作体现出了马丁总能在游戏性和带入感之间找到平衡点的神奇能力。用简单易懂的规则表现了汽车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同时又不失可玩性。虽然存在缺乏互动性、计算过程略感枯燥的问题,但仍不失为一款佳作。

英文:Hammer of the Scots

中文:苏格兰之锤

发行公司:Columbia Games

设计师:Jerry Taylor

发行时间: 2002年

BGG排名:97

综合评分:7.65

游戏人数:2人

游戏时间:150 min

机制类型:区域移动、战斗卡牌驱动、掷骰、手牌管理、秘密单位部署、同时行动选择Weight分:3.0

游戏名称的来历

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西敏寺当中存放着一座灰色的大理石陵墓,这座陵墓并无任何肖像与装饰,只雕刻一句简洁的拉丁碑文,翻译过来是这样的:“爱德华一世,苏格兰之锤,1308,坚守忠诚”。笔者认为,对历史感兴趣的桌游玩家最终会通过桌游走入战棋的世界。《苏格兰之锤》就是这样一款能够引领你跨过战棋世界大门的游戏。

哥伦比亚游戏公司以其暗刻战棋而被广大玩家知晓,《苏格兰之锤》是该公司最广为人知也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该作以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为背景,将游戏划分为两个剧本——《勇敢的心》与《布鲁斯》(均有同名电影)。玩家分别扮演英格兰和苏格兰方,用红蓝木块演绎这段征服与抵抗的历史。

简洁机制诠释的战争

游戏的主角是木块,行动时木块直立起来面对己方,只有战斗发生时木块才会向敌方展示,军棋式的战争迷雾使得游戏充满刺激与欺骗性策略。相较军棋而言,正方形木块的设计是其创新之处,每条边都标有血量,朝上的边显示的就是该单位当前的血量,通过旋转木块可以达到血量调整的效果。此设计进一步扩大了战争迷雾的效果,使得敌方不清楚己方的兵力分配与当前状态。驱动木块的是卡牌,出牌阶段双方比较卡牌大小决定先手玩家,而卡牌大小又与可移动的单位数量相关。所以谨慎地规划出牌顺序,揣测对手心理以达到本方攻守转换的平衡实为上策。

精心打造真实的历史

1297年华莱士发起抗英斗争,1305年华莱士被俘并被处死;1306年布鲁斯被加冕为苏格兰国王,并于1314年取得班诺克本大捷,自此布鲁斯的苏格兰王位彻底巩固。设计师按照以上的时间点,巧妙地将游戏划分为两个9回合的剧本,其中苏格兰方的主角分别是华莱士与苏格兰国王,英格兰方的主角则是两代的英王爱德华父子。这四位主角的主要目的是争夺苏格兰两派贵族的效忠,这一时期苏格兰的贵族的政治立场是飘忽不定的,例如布鲁斯在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之前就曾经两度效忠爱德华一世,这在游戏中体现为贵族单位不会被消灭,而是在被俘后立即投靠敌方。取得封建领主的效忠对于统治苏格兰极其重要,所以游戏的胜利条件设计为在9回合结束后控制多数的贵族。

合理假设带来的未知

历史上,1305年华莱士被处决之后,布鲁斯在邓弗里斯的教堂中杀害了约翰科明,除掉了他主要的王位竞争对手,并于1306年在珀斯以北的斯昆加冕为国王。《勇敢的心》剧本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并给出了三种可能的结果,前两种便是布鲁斯或科明加冕,这代表了两派贵族斗争结果的不确定性;而第三种结果——约翰巴里奥恢复王位发生的条件更为苛刻,但也绝非空穴来风。上一任苏格兰国王巴里奥被英王爱德华一世流放到了法国,而法国确实曾经计划出兵苏格兰,帮助巴里奥恢复王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游戏中设计了法兰西骑士这一单位,代表法国对巴里奥的支持,该单位在满足条件的时候可以加冕为苏格兰国王。

综合评价

只要有骰子就不乏欢乐,卡驱结合暗刻又让游戏充满策略。对于资深战棋玩家来说,不足的地方也许是游戏有些过于简单,并且缺乏严谨性。因此,很多玩家把它归类为类桌游战棋。不过正是这个特性,才使《苏格兰之锤》能被欧式桌游玩家所接受,并为之津津乐道。

猜你喜欢
卡牌布鲁斯木块
万智牌“黑莲花” 卖出16万美元
大峡谷历险记
请给我一幅画
赶在炉石之前 卡牌之王:龙之战争
听过实时游戏吗?Chronos Conquest将发!
来做炼金术师!募资中!Alchemist Academy
10美元的纸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