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2-11-15 05:06张德华江玉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顺产产科初产妇

张德华 江玉冰

广东省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增城 511300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张德华 江玉冰

广东省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增城 511300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名孕妇,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记录两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观察组顺产率为94.12%(32/34),对照组顺产率为70.59%(2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 (9.1±0.8)分和 (9.8±0.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 (8.2±0.7)分和 (8.8±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的正常分娩及新生儿的健康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产前健康教育;产妇;分娩方式

分娩系指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产妇的正常分娩不仅受到身体状态的影响,同样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分娩期抑郁、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可能造成产程延长,甚至发生胎儿窘迫,降低顺产率[1]。本次研究以6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评分 (Apgar)为观察指标,旨在评价产前健康教育对正常分娩的影响,旨在为今后的产科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科预产期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的68名初产妇,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 (25.5±3.5)岁;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 (26.2±3.1)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作常规产检,未接受专门的健康教育。产前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知识宣讲:每周安排一次讲座,孕妇及其看护家属均需参加,由资深产科医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孕产期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使孕妇充分了解妊娠及分娩的机制及过程,体会孕期合理作息、饮食的重要性;②产前培训:每周安排两次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产科护理人员指导孕妇学习孕期体操、按摩方法及呼吸减痛法,即宫缩开始和结束时深呼吸,宫缩顶点时浅呼吸,胎头下降缓解用力时的短促呼吸,分娩时的吹气球呼吸;③入院宣教: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其介绍医院背景、病区环境、设备配备、注意事项、作息时间等,以及产科医师的相关信息,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从而顺利分娩。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统一采用SPSS 13.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顺产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顺产率为94.12%(32/34),对照组顺产率为70.59%(2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结果如表1。

2.2 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 (9.1±0.8)分和 (9.8±0.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 (8.2±0.7)分和 (8.8±0.8)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顺产率对比表

表2 观察组及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初产妇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剖宫产是一项产科常规手术,用于难产妇可迅速终止产程、挽救产妇及胎儿生命,但剖宫产同样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剖宫产产妇子宫收缩力减弱,产后出血多,且不利于产后恶露排出,此外,剖宫产后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风险远大于正常分娩。因此,避免不必要的剖宫术,降低剖宫产率,是提升产科整体医疗质量的必要手段。

健康教育是一项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的工作,是医疗干预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动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医疗纠纷,缩短康复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如下体会:①讲究技巧:由于初产妇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健康教育中应尽可能减少术语及英文的使用,而应使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同时适当鼓励,增强孕妇信心[3,4];②教育对象:产前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初产妇本身,还应包括看护亲属,他们的良好配合可使孕妇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支持及关注,从而消除焦虑情绪,以健康的心态待产;③积极演示: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为患者演示呼吸减痛法及孕期健身操,适时对病人进行指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产妇顺产率明显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改善,表明健康教育充分挖掘了产妇作为分娩主体的自我管理潜力,减少了不必要的助产行为,改善了新生儿健康状态。

总之,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不必要的助产手段,缩短孕妇及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谢丽晖.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560-561.

[2]王丽.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77-78.

[3] Michael Mackert,Brad Love,Pamela Whitten et al.Patient education on mobile devices:an e-health intervention for low health literate audienc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9,35(1):12.

[4]康志艳.孕妇临产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3):238.

R473.71

A

1007-8517(2012)22-0068-02

2012.09.15)

猜你喜欢
顺产产科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