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前期63例临床观察

2012-11-15 05:06吴晓晶胡旭珍赵红波柯生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气滞有效率饮食

吴晓晶 张 骞 胡旭珍 赵红波 柯生海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前期63例临床观察

吴晓晶 张 骞 胡旭珍 赵红波 柯生海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为气滞痰阻证、阴虚气滞证、脾虚痰湿证,对证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糖尿病前期临床症状。

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或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IFG)和糖耐量受损 (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研究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1],而其发生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乃至早期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加[2]。及早干预IGR是预防DM及其并发症的当务之急。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干预63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 (45.6±6.8)岁;平均病程为 (10.6±5.2)个月;高脂血症43例,脂肪肝38例,高血压24例。对照组63例,男30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 (44.2±7.3)岁;平均病程为 (9.5±4.7)个月;高脂血症40例,脂肪肝42例,高血压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例构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中的诊断标准:①IFG: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且<7.0mmol/L;及负荷后2h血糖<7.8mmol/L。②IGT: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及负荷后2h血糖≥7.8mmol/L且 <11.1 mmol/L。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1~68岁。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患者;②3个月内服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影响血糖代谢的药物;③合并甲亢或甲低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进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并根据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情给予中西医对症治疗。但不使用其它降糖药。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①气滞痰阻证:症见形体肥胖或腹型肥胖,兼脘腹胀闷,心烦口苦,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治法以理气化痰;方选越鞠丸加减,方药为川芎、苍术、栀子、半夏、陈皮、佩兰各10g,神曲15g。②脾虚痰湿证:症见形体肥胖,腹部增大,或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濡缓。治以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加减,方药为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荷叶、佩兰各10g,党参15g,甘草6g。③阴虚气滞证:症见形体中等或偏瘦,倦怠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治以益气养阴。方选二至丸合四逆散加减。方药为女贞子、旱莲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各10g。

针对主症可适当加减。口苦、舌苔黄加黄连、全瓜蒌;脘腹胀闷甚者加枳实、青皮。倦怠乏力加黄芪;口黏腻加薏苡仁、白寇仁。口干明显者加花粉。每日一剂,水煎服,一日两次,以3个月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疗程前后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3.2 疗效评定标准 按WHO世界卫生组织 (1990)规定及我国糖尿病学术会议疗效标准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FPG,2hPG降至正常。有效:症状好转,FPG,2hPG有所改善,但未降至正常。无效:症状无变化,血糖无变化或较原来升高。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3.3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63例患者总有效率92.1%,对照组6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8.5%,经Ridit检验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附表。

附表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范畴,目前中医对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现多从脾虚、肝郁、禀赋、痰瘀、阴虚燥热立论,发生发展与禀赋异常,过食肥甘,久坐少动,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位在五脏,以脾、肝为主,涉及心肺肾。多以标实为主,或虚实夹杂。糖尿病前期重在预防,提倡“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阶段,相当于中医学的“未病”,因此及早干预IGR也是治“未病”的手段和关键。

研究[3,4]显示,每周至少运动150min,体重减轻5% -10%,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其他代谢指标,大大降低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有学者[5]认为,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上第一个随机分组、以单纯生活方式干预针对中国IGT人群的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55例IGT患者糖尿病6年累计发病率对照组67.7%饮食组43.8%,运动组41.1%,饮食+运动组46.0%。饮食、运动和饮食 +运动干预分别降低型糖尿病风险为31%、46%和42%。研究首次证明IGT干预治疗是一级预防的关键,生活方式干预可在高危人群中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30%~50%。饮食/运动干预使IGT者的糖尿病发病率在胰岛素抵抗严重组仅下降29%,而且在胰岛素抵抗较轻组下降达44%。提示在中国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高的IGT个体中,单纯生活方式改变的预防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辅助其他干预方法。

中医药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胰岛素抵抗,依据不同的辨证组方用药,平衡气血阴阳。本研究根据糖尿病前期的病机特点,对其分型为气滞痰阻、脾虚痰湿、阴虚气滞3类证型辨证论治,法随证立,方依法制,对控制患者血糖、改善糖尿病前期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疗效。

[1] Wenying Yang,Juming Lu,Jianpingg Weng,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Engl J med,2010,362:1090 -1101.

[2]谭震华.糖调节受损者之中医痰湿证研究[J].光明中医,2008,23(7):893-895.

[3] Hamman RF,Wing RR,Edelstein SL,et al.Effect of weight los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risk of diabetes[J].Annu Rev Nutr,2005,25(6):435-468.

[4] Cruz ML,Shaibi GQ,Weigensberg MJ,et al.Pediatric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chronic disease risk and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beyond body weight modification [J].Med Sci Sports Exerc,2007,39(8):1423-1434.

[5] Matthew B,Katie K.Drug therapy vs.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 of prediabetes[J].Endocrine Today,2010,8(7):24.

R587.1

A

1007-8517(2012)22-0102-02

吴晓晶 (1983-),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工作。

2012.09.05)

猜你喜欢
气滞有效率饮食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