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口服奥硝唑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2-11-20 02:27姜芳宁刘光斌邹干朋杨立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2年1期
关键词:硝唑血药浓度标准溶液

姜芳宁 刘光斌 邹干朋 杨立顺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甘肃 嘉峪关735100)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和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比甲硝唑和替硝唑疗效更强,体内分布更广,临床常用于厌氧菌感染和滴虫感染等的治疗[1]。本文采用HPLC 测定健康人口服奥硝唑片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特征的研究。

1 材料和试剂

LC-2010 AH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 solution 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AUY220 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TG16-W 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沪康)。

奥硝唑片(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406,规格:0.25 g/ 片);奥硝唑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608-200301);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实验中溶液配制均使用新制纯化水。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8∶72),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16 nm,柱温30 ℃,进样体积20 μL。

2.2 专属性考察

图1 人血浆中奥硝唑的HPLC 图

血浆样品按本法分离测定所得结果表明,空白血浆对测定无干扰,采用外标法定量,奥硝唑保留时间为8.758 min,见图1。

2.3 受试者的选择

12 名健康志愿者(男性6 名,女性6 名),年龄20 ~30 岁,平均体重(62.46±8.66)kg,无急、慢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前2 周无用药史,查体肝肾功能及各项实验相关检查正常,实验期间禁烟、酒、茶和含咖啡的饮料,各受试者均为自愿参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在实验前由受试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4 给药与样品采集

志愿者实验前禁食12 h,受试当天清晨空腹顿服奥硝唑片1 g,饮水200 mL,2 h 后统一进食早餐。于服药前0 h和 服 药 后0.5、1、1.5、2、3、4、6、8、10、12、24、48、72 h 取肘静脉血3 mL。

2.5 血浆样品处理

精密吸取血浆样品0.5 mL,置1.5 mL 离心管中,加乙腈1 mL,旋涡振荡3 min,离心(4 000 rpm)10 min,取上清液置1.5 mL 离心管中,离心(13 000 rpm)5 min,取上清液用0.22 μm 微孔滤膜滤过,进样20 μL。

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2.6.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奥硝唑对照品25.2 mg加纯化水配制成252 mg/L 的标准溶液,置4 ℃冰箱中保存备用,用时以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奥硝唑系列溶液。

2.6.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健康人空白血浆0.25 mL 5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奥硝唑标准溶液,使血浆浓度分别为2.52、5.04、10.08、15.12、20.16 mg/L。按“2.4”项下的方法进行处理,经HPLC 测定奥硝唑血浆浓度。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回归,得标准曲线:A=51 395.7C-13 466.4(n= 5,r= 0.999 8)。奥硝唑血药浓度在2.52 ~20.16 mg/L 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2.52 mg/L,信噪比以S/N = 3∶1 计,最低检测限0.50 mg/L。

2.7 提取回收率

在空白血浆中加入不同量的奥硝唑标准溶液,配制成高、中、低(2.52、10.08、20.16 mg/L)3 个浓度样品,采用“2.4”项下的方法提取后进样测定,每个浓度样本重复5次,求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3±0.02)%(RSD=0.85%)、(100.14±0.03)%(RSD= 0.28%)、(99.98±0.02)%(RSD= 0.12%)。

2.8 精密度

取奥硝唑标准溶液高、中、低(2.52、10.08、20.16 mg/L)3 种浓度样品,1 个浓度同1 日分5 次测定,计算日内变异率分别为(2.53± 0.02)(RSD= 0.85%)、(10.05± 0.03)(RSD= 0.28%)、(20.14±0.02)(RSD= 0.12%)。并于不同的5 d 分别测定,计算日间变异率分别为(2.51±0.02)(RSD= 0.85%)、(10.05±0.03)(RSD= 0.32%)、(20.20±0.31)(RSD= 1.52%)。均满足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要求。

2.9 样品稳定性实验

制备奥硝唑血浆浓度分别为2.52、10.08、20.16 mg/L的低、中、高3 种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在室温条件下放置8 h,-20℃冰冻24 h 后室温融化,反复冻融3 次,取样测定,考察其稳定性。结果3 种浓度血浆样品测得的RSD均小于8%,表明血浆样品在上述条件下均稳定。

2.10 平均药-时曲线

采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2 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奥硝唑片1 g 后的结果见图2。

图2 健康受试者口服1g 奥硝唑片后的平均药-时曲线(n=12)

2.11 药物动力学参数

采用3p97 程序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拟合计算。计算过程按最佳拟合模型选择模型和权重。由血药浓度计算出药物动力学参数(见表1)。结果表明,单次口服奥硝唑片在血浆中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

药动学参数 数值Ke(1/h) 0.05 ±0.01 Ka(1/h) 18.80 ±23.50 T1/2(Ka)(h) 0.14 ±0.24 T1/2(Ke)(h) 15.61 ±1.87 Tpeak(h) 0.76 ±1.18 Cmax(mg/L) 20.55 ±3.02 AUC0-∞(mg.h/L) 474.07 ±63.21 Cl(L/h) 2.15 ±0.31 V/F(L) 48.04 ±6.68

3 讨论

3.1 据文献报道[2],实验中选用乙腈沉淀处理血样,经1次提取后,直接取上清液进样进行紫外色谱分析,方法简便,沉淀快速、完全,达到了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能保证色谱柱进行大量样品的连续分析,可为临床上奥硝唑血药浓度监测提供参考。

3.2 本实验采用HPLC 测定奥硝唑的血药浓度简便、稳定、灵敏,可满足药动学研究的需要。由表1 可见,12 名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参数Ka、T1/2(Ka)、Tpeak差别较大,吸收相各受试者在相同时间点血药浓度各不相同,标准偏差较大,不同个体之间差别较明显,这与实验中吸收相取点过少有关。

3.3 12 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奥硝唑片1 g 后,在实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全部受试者均未影响实验过程。

[1] 杨玉平,陈笑,姚飞,等.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的拉曼光谱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4):26-29.

[2] 蔡震.奥硝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655-657.

猜你喜欢
硝唑血药浓度标准溶液
急性盆腔炎患者奥硝唑、青霉素V钾胶囊联合治疗的价值分析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碘标准溶液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研究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躁狂症患者碳酸锂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环境在线监测设备检定中常见问题探讨
影响离子色谱分析准确性的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