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效果比较

2012-11-20 08:21孙志博王吨卫田园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孙志博 王吨卫 韩 伟 田园园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地佐辛与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效果比较

孙志博 王吨卫 韩 伟 田园园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地佐辛;芬太尼;丙泊酚;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复杂的高风险性技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复杂的高风险性技术,中已从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成为胆胰疾病首选的治疗措施〔1〕。近十几年来,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病例逐年提高,到目前已达90%左右,已成为诊断胆道和胰腺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使大部分患者避免开腹手术,减少创伤和缩短了住院时间,也为这部分患者节省住院费用。然而操作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刺激和不适感,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地佐辛是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兼有激动和拮抗作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术后疼痛的治疗〔2~5〕。但地佐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6〕,本研究宗旨在观察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中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中麻醉的镇痛、镇静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至2012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择期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62~82岁;体重55~85 kg。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为A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为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禁水8~10 h,术前2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静坐休息10~15 min,患者入室后连接麻醉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建立静脉通路,行俯卧位,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腹部、胸部放入薄垫保证呼吸通畅,诊疗过程中,给予氧流量2~5 L/min。ERCP治疗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 m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0.015 mg/kg诱导后连接微量泵,丙泊酚4 ~8 mg·kg-1·h-1维持麻醉;ERCP治疗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 mg丙泊酚1.5 mg/kg及地佐辛0.1~0.2 mg/kg诱导后连接微量泵,丙泊酚4~8 mg·kg-1·h-1维持麻醉,诱导后给予戊乙奎醚0.5 mg,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术中SpO2<90%,停止手术操作,抬下颌行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HR<50次/min,MAP<60 mmHg时给予阿托品、多巴胺等处理。待内镜操作结束,开始退镜时停止给予麻醉药,且术中常备口咽通气道,呼吸囊等。

1.3 观测指标

前(注药前3 min)T0、诱导后 T1、进镜 T2、术中 T3、退镜 T4及苏醒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若术中SpO2低于90%时,进行面罩加压供氧,辅助通气,停止手术操作,待SpO2值95% ~100%再行操作。记录从停药到睁眼的苏醒时间,如实记录整个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麻醉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验,组内不同时刻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都能够顺利完成ERCP检查取石术。两组手术时间40~60 min,没有显著差异(P>0.05)。A组苏醒时间大于B组(P<0.05),丙泊酚维持用量A与B大致相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每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RR、SpO2变化见表2;其中A组诱导后MAP、RR较B组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大于B组,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维持剂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维持剂量比较(s)

与A组比较:1)P<0.05

组别 苏醒时间T5(min) 丙泊酚维持剂量(mg·kg-1·h-1)A组6.5±0.5 8.6±3.2 6.6±0.8 B组 5.5±2.11)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RR、MAP、SpO2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RR、MAP、SpO2比较±s)

与诱导前比较:1)P<0.05;与A组比较:2)P<0.05

组别 观察指标 诱导前T0 诱导后T1 进镜T2 术中T3 退镜T4 苏醒T5 A组 HR(次/min)81.50±6.50 82.10±6.50 84.25±8.56 81.06±11.3 98.20±1.54 98.65±1.30 56 84.55±8.25 86.26±9.05 MAP(mmHg)90.25±7.20 72.05±7.861) 85.80±8.35 83.90±9.36 84.42±8.26 88.82±6.15 RR(次/min)17.6±2.08 11.42±2.821) 13.95±2.26 13.88±2.66 13.50±1.86 16.50±2.85 SpO2(%)98.65±1.32 97.60±1.30 96.55±1.56 96.16±1.25 96.38±1.26 96.25±1.80 B组 HR(次/min)83.35±7.15 85.42±6.51 86.39±9.39 85.40±8.56 85.80±8.53 83.20±6.27 MAP(mmHg)90.46±5.12 83.35±9.872) 85.26±5.35 85.30±6.67 85.35±8.15 88.60±6.36 RR(次/min)18.22±2.08 16.46±2.262) 16.25±2.36 16.39±2.07 16.12±1.83 17.35±2.41 SpO2(%)98.39±1.20 96.81±1.92 98.35±1.36 98.65±1.2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ERCP是属于复杂的高风险性技术含量高的手术操作,除必要的设备外,还需操作熟练的肝胆外科医生及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团队的密切配合。ERCP手术一般在进胃镜时较为剧烈,使这部分患者可因疼痛刺激引起迷走神经亢进,因此导致心率、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出现肢体动现象,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随着内镜相关治疗技术的成熟,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ERCP在国内开展日趋广泛〔7〕。ERCP手术由于通过口腔操作,对病人通气的影响再所难免,在大多老年患者中的表现得更为明显,术中既要保证患者呼吸循环动力学稳定,又要维持满意的麻醉深度。对于麻醉医生来说,行俯卧位静脉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性。RECP手术一般30~45 min左右即可完成,对麻醉药要求物既要迅速起效、又要镇痛完善,而且对病人的苏醒要及时,尽量减少麻醉药的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病人安全及早出院。地佐辛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动k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强,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清除慢,所以地佐辛镇痛起效快、镇痛时间久;对u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使呼吸抑制降低,松弛胃肠平滑肌,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且副作用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术中及术后后静脉镇痛药物。有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静脉应用,患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及锥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8〕。目前尚无一种静脉麻醉药能满足上述要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采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更接近以上特点,在老年患者ERCP术中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李 莉,谭 跃,黎振林,等.ERCP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防治〔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57-60.

2 Pandit SK,Kothary SP,Pandit UA,et al.Double-blind placebo-conterolled comparison of dezocine and morph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Can Anaesth Soc,1985;32(6):583.

3 Cohen RI,Edwards WT,Kezer EA,et al.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morphine,and nalbu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J〕.Anesth Analg,1993;77(3):533.

4 李 丽,陈华永.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173.

5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

6 Pandit UA,Kothary SP,Pandit SK.Intravenous dezo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ompareson with morphine〔J〕.Clin Pharmacol,1986;26(4):275.

7 孟初飞,黄卫鸣.胃镜检查发生心律失常86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4;5(4):81-2.

8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66.

R614

A

1005-9202(2012)22-499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71

孙志博(1985-),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围术期的脏器保护研究。

〔2012-03-15收稿 2012-07-10修回〕

(编辑 徐 杰)

猜你喜欢
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绿野仙踪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