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2012-11-20 08:21王秀静许鸿雁廊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廊坊06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体

王秀静 岳 峰 许鸿雁 (廊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 廊坊 065000)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王秀静 岳 峰 许鸿雁 (廊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关节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变现为滑膜炎〔1〕,并伴多系统受累病变。RA的初发症状出现在60岁以后,称为老年性RA(ERA)。我国的RA的患病率为0.33% ~0.36%,而ERA约占总数10% ~33%。ERA反复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ERA患者和非ERA(NE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提高ERA的早期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我院就诊的40例ER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NERA患者为对照组。均符合1987年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RA分类诊断标准〔2〕。观察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60~84(平均67)岁;病程(14.8±10.9)个月;按照患者起病急缓程度分型,其中28例为急性患者,8例为中间型患者,4例为隐匿型患者。对照组中男12例,女38例,年龄22~59(平均36)岁;病程为(23.1±20.5)个月;按照患者起病急缓程度分型:其中8例为急性患者,10例为中间型患者,32例为隐匿型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资料及放射学改变进行对比。包括其起病的急缓情况、首发受累的关节、晨僵时间,合并的其他系统疾病,情绪的变化等。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均做以下的检查:胸部的X线片,四肢关节X线片,心电图;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第二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当定量检测出抗CCP抗体>5 IU/ml时,判为阳性;抗角蛋白抗体(AKA)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做定性分析试剂来自于德国欧蒙公司;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采用免疫比浊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都以女性多见,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男性发病率高。两组肩关节、膝关节受累患者例数比较,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腕关节疼痛患者的例数对比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其他关节外的相关症状比较,两组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n)

2.2 实验室检查

观察组放射学改变(Ⅱ级以上)者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中AKA检测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中的RF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相对较低(P<0.01);观察CCP抗体敏感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ERA中的AKA阳性导致病情活动活跃(P<0.001),见表3。

表2 两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比较(n)

指标 观察组(n=40) 对照组(n=60) P值放射学改变(Ⅱ级以上)15 26 <0.05抗CCP抗体(+) 31 24 <0.05 AKA(+) 13 17 >0.05 ESR≥60 mm/h 32 21 <0.01 RF≥1∶20 17 38 <0.01

表3 观察组AKA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检验(n)

3 讨论

RA是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它具有高发性,高致残性。若未及时诊治可引起严重的关节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四肢关节的损坏,并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RA早期诊断,早已成为了各国学者在长时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RA的早期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检查四肢关节的结果及血清学的各项指标进行的,并利用患者自身免疫抗体进行确诊。经近年研究,在自身抗体和RA的遗传标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

本文结果说明ERA患者的AKA阳性患者病变程度严重,需进行积极的治疗。在诊断治疗上,ERA首次发病多出现在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所以常会出现和骨性关节炎相混淆的现象。但是若对比两者的晨僵时间,便会发现RA患者晨僵时间明显长于骨性关节炎患者,另外前者所累及的关节数也明显较多。所以一旦老年人的膝关节出现持续肿胀的现象,通过适当的休息及采用抗炎药物治疗后,仍难以得到缓解,那么则应考虑是否是早期的ERA。而急性发病的ERA,常与老年性痛风混淆,当关节滑液和组织中发现有尿酸盐的结晶时即可诊断为痛风。所以临床医生在对ERA患者进行诊断时,还应采取对关节部位进行拍片、检测血尿酸、检查骨密度、抗CCP抗体检测等手段进行排除确诊。Akar等〔3〕认为,当抗 CCP抗体分别在80%和89% ~98%时,RA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对于早期RA的诊断,其效率远比RF高。本次研究进行CCP检测所采用的属于第二代抗体,与第一代抗体相比,其 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均相对较高〔4〕。另外本次试验所检测的抗CPP抗体,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和李桂凤等〔4,5〕的相关报道结果符合。

ERA患者因各系统器官功能出现衰退、免疫力下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使肺间质疾病的发病率也增高,且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的病变等,当肺功能日剧下降时,表现出肺部症状,而使患者出现精神压力,产生抑郁焦虑等,造成情绪的障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6,7〕。因此,重视 ERA的临床特征,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ERA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1 鲁 然.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研究与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6):846-7.

2 Arn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thrifts〔J〕.Arthritis Rheum,1988;31(3):315-24.

3 Akar S,Can G,Binicier O,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 is impaired and comparable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J〕.Clin Rheumatol,2008;27(7):859-65.

4 李桂凤.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11-2.

5 李 芬,吴 轰,高洁生,等.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34-6.

6 包淑贞.社会支持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26-8.

7 张睿鹏.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治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94-6.

R684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 1

1005-9202(2012)22-502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87

岳 峰(1977-),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研究。

王秀静(1976-),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护理研究。

〔2011-11-15收稿 2012-03-17修回〕

(编辑 赵慧玲)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抗体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硒制剂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抗心磷脂抗体与抗精子抗体检测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应用价值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