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28例

2012-11-20 08:21王乃梅赵晓玲秦博文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承德067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小动脉硬化症尿蛋白

杨 阳 王乃梅 赵晓玲 秦博文 (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前列地尔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28例

杨 阳 王乃梅 赵晓玲 秦博文1(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前列地尔注射液;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功能;尿蛋白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高血压主要靶器官损害之一。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能出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病理改变,10~15年即可能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夜尿多、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轻度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肌酐逐渐增高〔1〕。积极降压、保护肾功能是治疗关键。前列地尔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肾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调节肾血流量等药理作用。本文拟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1997年WHO标准〔2〕,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入选病例均出现轻度蛋白尿,尿镜检有形成分少,BUN、Cr及UA正常或轻度异常,临床可除外原发、继发肾脏疾病,诊断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3〕。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1~78〔平均(60±11)〕岁,高血压病程(12±1.7)年,对照组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2~77〔平均(59±11)〕岁,高血压病程(12±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情况无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运动、减肥、戒烟限酒,低钠盐饮食<6 g/d、保持乐观情绪等,降压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30/80 mmHg以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d,治疗14 d后判断疗效。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血压(184.64±19.38) /(104.75±16.37)mmHg,治疗后血压(122.29 ±6.96) /(74.82±7.26)mmHg,对照组治疗前血压(186.50±20.41)/(102.46±16.34)mmHg;治疗后血压(120.63±8.54) /(76.17±4.66)mmHg,两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肾功能各项指标及尿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治疗后组别(n) 血肌酐(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血尿素氮(mmol/L)治疗前 治疗后血尿酸(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尿蛋白(g/24 h)治疗前 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μg/min)治疗前治疗组(28)80.393±26.141 55.536±23.6541)2) 6.932±2.751 4.193±1.7511)3)315.429±98.768265.786±99.6661)3)0.460±0.281 0.283±0.2051)3)150.786 ±75.39793.464 ±62.8751)2)对照组(24)80.875± 26.311 63.000±23.3871) 6.992±2.906 5.025±2.1621) 312.042±95.047 271.458±89.9131) 0.486 ±0.263 0.340±0.1801)147.167±81.067 108.417±60.03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所致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肾动脉硬化、狭窄,供血减少,肾小球内高压力和高灌注,血液黏度的异常导致肾小球循环阻力升高〔4〕。病理基础为肾脏小动脉硬化(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增厚),其后继发的缺血性肾实质损害(肾小球缺血性皱缩及硬化,肾小管萎缩)〔5〕。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高选择性作用于肾脏入球小动脉,舒张其血管平滑肌,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球内高压;前列地尔注射液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抑制TXA2的合成,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作用。因此,本观察证实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具有改善微循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1 叶任高,路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4.

2 林金秀,吴克贵.1999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 高血压杂志,1999;7(2):97-101.

3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62-8.

4 陈敏章.实用高血压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523.

5 谌贻璞.慢性缺血性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二)〔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6):414-6.

R540

A

1005-9202(2012)22-505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108

1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杨 阳(1978-),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学研究。

〔2011-10-22收稿 2012-02-17修回〕

(编辑 赵慧玲)

猜你喜欢
小动脉硬化症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耳硬化症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高血压性肾病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断指再植中自体小静脉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IgA肾病的动脉病变
西部小农水建设论坛打通农田水利“小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