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拇指的作用

2012-11-22 03:25麻西水
电影评介 2012年14期
关键词:手型大拇指食指

在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中,拇指最容易被忽略,小提琴演奏中大拇指的作用很大,许多人认为拉琴,按音用其它四指,好像拇指无用。其实不然。有一些演奏者甚至不知道拇指在整个左手技术动作中有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演奏者认为只要演奏时能作到拇指放松就行了,但是拇指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放松。拇指不要从指板下面向上伸得过高,因为这个位置容易形成拇指有害的横向的压力。但也有例外,一个拇指长的人,拇指就伸出指板得比较多,否则其它的手指就不能达到它在弦上的适当位置。相反,拇指短的人,就要把拇指更多地放到琴颈下面去。一般地,拇指既不要完全伸直也不要太弯曲,大约和琴颈的弯曲度一样就好了。要让左手大拇指始终处于被动、松弛的状态,但也能让它自如地动得起来。

拇指在按弦和换把位时,左手大拇指的位置是随着其他手指不同的按弦动作来相应调整的,包括世界大师左手大拇指的位置都不一样。它的位置,也就是说拇指与其它四根手指之间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换把动作运动中大拇指要松,由此及彼的过渡手指(无论首滑指和尾滑指)都应在弦上浮动而不能按紧换把,在任何把位都要尽可能保持良好的框架与四度手型。用小臂带动换把。但在较高把位,如五、六把位以上如需作频繁往复的小距离换把时,则应用拇指作为支点的换把方法来临时取代小臂换把。

首先,在不同的指形中,通过变动拇指位置,可保持把位和手型的稳定。左手拇指在琴颈的位置,并无划一的标准。就是说,在演奏过程中,尤其遇到较长复杂的乐曲,如连续宽泛的换弦和高位换把、大音程跳跃以及多个和弦的变化等等,大拇指的位置也随之变化,时而靠琴颈,时而转入琴颈下,时而与食指、中指相向,时而又对着食指的上方。不过,如果固定在某个把位演奏时,拇指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了。如左手处于第一或第二把位时,拇指基本姿势,大体与食指、中指之间相对,当然,此种姿势因不同人手的条件有一定的误差。如在第一把位奏6E大调音阶,由于1指向琴头方向后移(D、A、E三根弦)很容易把整个左手位置拉低,尤其是3指按位容易偏低,手较小的演奏者更是如此,如果过分伸张3指则会造成手部肌肉紧张,也会使左手纯四度基本框架变形,如果左手大拇指紧张了,必然感觉不到小提琴自身的重量,也就是无法进行弹性的调整,因此,当l指后移时,拇指应稍向前和2指相对,至少也应靠近2指,这样,整个左手可以保持在较高位置上,使先天较弱的3指和4指尽量舒适些,同时也利于向上换把和手指伸张。又如同第一把位奏E大调时,则拇指位置应稍向后和1指相对,有时甚至还要再靠后些,因为在E大调中由于受3指伸张(G弦、D弦和A弦)的影响,会把整个左手拉向二把位,1指、2指易偏高,特别是在G、D两根弦上有时会高出一个小二度,这时拇指如再保持较高位置,只会使左手越跑越高。一般情况下,当1指频繁向后伸张时,拇指应略向前,当3指或4指较频繁向前伸张时,拇指应略向后。这里指的是较频繁或连续伸张,当3指、4指在临时性伸张时,拇指则靠前,以便于手指伸张。

其次,左手拇指要适度弯曲。注意不是有意识弯曲,只是自然弯曲。如果紧张了,拇指使劲内勾,就会弯曲过度,一定要避免。但有人怕弯曲过度,就使劲挺直,这又变得僵硬呆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持好琴后,不要刻意追求大拇指如何如何,只要保持左手整体自然放松,就能做到拇指既不挺直又不弯曲过度。换把位时,拇指应有先期准备。小提琴左手技巧最难的就是换把,其实就是换把后的音准问题,音准最没把握的常是换把后的第~个音,这是因为许多演奏者换把时往往只注意了按弦的手指,而忽视了拇指在换把中应起的作用,尤其是在较远以上距离的换把中更是如此。小提琴的形体结构和人手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在不同把位拇指所应处的位置。在小提琴的指板范围有两个较易换把的区域,一是从一把位至四把位之间,左手在琴颈上移动时手型基本不变,尤其是拇指所处位置不会有大的改变;二是从五把位至七把位,在这个区域中,拇指已经放到琴颈根部,整个手升到琴身上面,这时从五把位到七把位之间换把,基本不用移动拇指,只需左手虎口张开就行了,而这几个把位又不会使虎口过于扩张。从七把位再向上换把,由于虎口需要更加扩张,基至有时还需把拇指从琴颈根部移开,整个左手及手臂开始紧张,又由于音与音之间距离越来越小,故而换把变得困难。

换把动作是由左下臂、上臂、手腕三个部分协调动作来完成的。为了尽量可能发挥左手手指按弦的能力,即最大可能左手指的活动能力,很大部分的换把动作就交给左手臂和手腕完成,拇指和食指放松,以保证换把通畅,充分运用舵式动作。实践证明,良好的换把动作对于提高左手速度很有利。小提琴换把中最困难的,是从较低把位到高把位作上、下换把动作。其困难的原因主要就是从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拇指从原先的自然状态突然改变到一种非自然状态,拇指从“握把”位置改变成一种扭曲的虎口张开形状,腕部逐渐向外突出,手臂肌肉开始紧张,这其间还要克服琴身对拇指和手掌形成的障碍。从高把位到低把位换把时,则往往由于拇指不能迅速恢复自然状态和不能迅速找到正确的拇指位置,从而使手型扭曲,若从高把位向低把位移动,小臂的参与一定是主动的,故左手拇指要在换把位前预先行动。而在高把位时,左拇指是对琴身和手指力量的重要支撑。若没拇指的上托力量,仅靠锁骨夹琴的力支撑按弦压力、琴身重量和右手压力是很危险的,这会造成头颈部肌肉相当紧张,琴头的高度也会过低以致影响发音。故此换把前,左手拇指须预先靠近下一个把位的位置。

同时还要克服下行换把时常会产生的心理障碍。为了克服换把困难,除了按传统方法进行长期、反复系统的练习之外,还应该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就是在换把之前必须确定换把后拇指所处的位置,即对把位之间的距离要做精准的测定。有一些演奏者在换把时只注意按弦手指,忽略了拇指位置,所以尽管也经过长期、认真努力的练习,但是换把后的音准始终不能稳定,时准时不准,其主要原因就是拇指位置不正确或不稳定。笔者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拉《流浪者之歌》(萨拉萨特)第91小节和第95小节时,e3和b3这两个音总是忽高忽低,经过观察后发现她在换把时,拇指没有放到琴颈底下,而是靠近左侧,这样她的手指落下后,不能准确按在e3和b3上,总有些偏低,为了把音按准,奏到这个地方时,就会将手指用力向上伸张一下,结果就成了忽高忽低。经过纠正,这位学生找到了拇指的正确位置,并在换把前有意识地注意拇指动作,很快就能有把握地准确奏出这个乐句了。

拇指是要根据整个动作的流畅完整和换把的改变而改变的,会收放自如的,绝不能看着固定,更不能把拇指捏死在琴颈上。在从高把位向低把位换把时,尤其要注意预先确定拇指位置。由于习惯作用,每个人的手型框架中拇指所处的位置都不相同,有的与食指平行,有的在食、中指之间,有的与中指平行,也有的在食指后面,总之每个演奏者都有他自己最习惯的拇指位置。当从高把位移到低把位时,拇指就要恢复到正常手型框架,如果拇指位置不准确,偏高或偏低,由于手型习惯,必然会使左手在指板上所处位置发生偏差,或高或低,从而影响音准。拇指位置的不准确还会产生两种弊病:一种是换把后前几个音不准,然后演奏者逐渐调整手型(准确地说,是调整拇指位置)使音奏准,这样换把后至少要出现一个不准的音。另一种是换把后音不准了,演奏者并不调整拇指位置,而是用其他它手指向上或向下作局部伸张来纠正音准。这种弊病产生的后果最严重,当用这种局部伸张的方法演奏一段时间后,基本指形和手的框架将会变形,音准会毫无把握,甚至为固定一个把位演奏,也会奏出不准的音,因此,换把时应该预先确定拇指位置。这并非说拇指一定要有先于其它手指的动作,在快速连续的换把中拇指不可能提前动作,但是,在心理上要有预先准备。并且,这种预先的准备,经过一段时期由慢至快循序渐进的练习后,完全可以转化为下意识的习惯,这样,左手技巧必会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使演奏者得以步入更高境界的艺术殿堂。

当拉琴到了无把位阶段时。拇指的有力重要作用才凸显出来。其作用主要是:

1、紧缩指法,如一弦拉3,4,#4 5, #5时。还有拉一把,一弦5,#5.6.#6时。不换把运用拇指旋转伸曲来完成。

2、极快的乐曲从当前把位运用拇指旋转向高把位伸高两个把位,立即回转原位,拇指不移位。

3、极快的速度时,从当前把位向低把位缩低一个把位,拇指不移动,只进行旋转。

4、六把位以上时,拇指旋转的伸展角度的变化不同,形成更高的一个个把位。

5、拉四弦高把位时运用拇指和手腕的旋转,使按指更方便自如。

6、无把位观念,运用拇指原位运动在更宽的音位间按音。

7、拉和弦四指按在不同的弦上时,运用拇指的柔软性,调整手型成为较为舒适的型态。

鉴于以上的原因,必须进行拇指的训练。有人说姿势最好是根据最舒适的动作定,我觉得有些“舒适”是根据已养成的习惯而变成所谓的舒适,但它不一定是自己最适宜的姿势,所以一开始学琴养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是很重要的,时间一长自然就成习惯了。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还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表现,许多演奏者和教师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看法,希望能就此和诸位同仁做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1]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李武华.国际乐坛的革新——我国的现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3]拉斐尔•布朗斯坦,小提琴演奏的科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手型大拇指食指
白石塔
一个电话耳边响
大拇指的作用
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磨 刀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拇食指巨指症1例
漏斗状特殊手型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