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2012-11-23 07:58
求学·素材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孔融让梨孔融教师节

教师节,该送老师什么礼物?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辽宁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联合下发通知,严禁教师借教师节收受礼金礼品,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被取消教师资格。而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一所小学某班级学生家长组成的“家委会”近日提议,由各位家长出资购买六套共计1500余元的礼品,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该班的六位老师。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送什么?怎么送?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最纠结的事。一项调查显示,赞成送礼的家长中,现金成为他们的首选。除此之外,购物卡、月饼券、电话卡、健身卡、鲜花等也在选择之列。每份礼物的金额,少则三五百,多则上千元不等。揣摩家长送礼心态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是认为老师平时很辛苦,想借此机会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个别家长则是看到其他的家长都送了礼,如果自己不送,怕老师瞧不起孩子,从而盲目跟风。也有一部分家长希望通过给老师送礼,使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高看一眼,或“开小灶”,大到班级调整、课外辅导,小到给孩子安排好点的座位、上课多提问,都在此列。

一些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断盛行的送礼之风,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他们眼中,一些送礼者并非出自对老师的真心感谢,而是一种利益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他们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而失去的却是弥足珍贵的师道尊严。

【态度】教师节是社会对老师辛勤劳动的一种犒赏,也是学生回馈老师的好机会,学生和家长想通过这个节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未尝不可。表达对老师谢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送高价礼品并非唯一选择。一句发自肺腑的问候,一张真诚灿烂的笑脸,就是教师节最特别的“礼物”。但如果送去大量金钱,或所送物品价值过高,则难免造成双方尴尬,甚至使教师节变味。

被放大的『孔融让梨焦虑』

在一次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个题目时,答了“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结果舆论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老师,似乎“打了大大的叉”的老师就是冥顽不化,就是墨守成规,就是扼杀天才。

对于“孔融让梨”的怀疑,并不起自这个孩子。这些年来,怀疑和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让梨呢?对“孔融让梨”真实性的怀疑值得尊重,但要看到,“孔融让梨”着重强调的是孩子的谦让精神,这一点,是永远不过时的。或许一个4岁孩子不会像故事中的孔融一样,分得那么清楚,但也并不代表4岁的孩子就不懂得谦让,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育孩子学会谦让。

一個聪明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真话,说想说的话。当一个孩子对“孔融让梨”的真实性表示出怀疑时,证明这是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时,引导他关注其中的谦让精神,而不是因为怀疑“孔融让梨”的真实性,进而把“谦让”这种精神也一起扔掉了。

【态度】现在社会对于一些传统教育理念,有着一种抵触心理。其实“孔融让梨”也没有那么可怕,老师这么打分,并不能因此认为老师就是在鼓励孩子说谎。其实家长乃至社会,完全可以理性一点,比如引导孩子,怀疑“孔融让梨”的真实性是可以的,老师这么做并不是不让你说真话,而只是提醒你,应该具有“孔融让梨”的谦让精神。把“孔融让梨”和老师权威都一并打倒,这么做确实过瘾,但对于孩子的成长,难道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

猜你喜欢
孔融让梨孔融教师节
孔融让梨新编
孔融让梨的“梨”呢
孔融让梨的“梨”呢?
《教师节快乐》
孔融的反驳
又是一年教师节
教师节的礼物
不懂就百度
孔融让梨以后
教师节的礼物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