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按方向别引入车站布置形式探讨

2012-11-28 03:00张世宏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跨线发线正线

张世宏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运输处,陕西 西安 710043)

铁路进出站线路疏解有按方向别、线路别和列车种类别3种方式。针对4条正线按方向别引入车站 (四进四出合站方式) 时,结合正线位置和正线间所夹到发线数量的不同,探讨车站布置形式。设车站到发线数量均为8条 (含正线)。

1 全疏解设线路所布置形式

四线按方向别全疏解设线路所的布置形式多样,为减少立交,采用四线中穿贯通,分别在同方向的两正线间各设渡线1条、在立交桥外侧各设疏解线1条(平面无立交),接轨点均设在渡线的前方,形成平行进路,从而实现全疏解功能,如图1所示。该布置形式可同时办理甲—丁方向、丙—乙方向的跨线作业和乙—丙方向、丁—甲方向的跨线作业,但由于没有站线,缺少待避调整余地,增加了行车调度困难。

图1 全疏解设线路所布置形式

2 四线按方向别引入车站布置形式

2.1 正线中穿布置形式

甲—乙和丙—丁方向4条正线中穿,两侧各布置2条到发线,为同时办理接、发车作业,两端咽喉可设置必要的平行进路,如图2所示。该布置形式到发线位于正线外侧,到发线利用率偏低,甲方向的待避列车需占用 IV 道正线,影响正线通过能力。

图2 正线中穿布置形式

2.2 正线间夹1条到发线布置形式

甲—乙方向2条正线中穿,丙—丁方向2条正线外包,同方向的两正线间分别夹1条到发线,最外侧各布置1条到发线,如图3所示。该布置形式可满足甲—丁方向跨线和丙方向的待避列车同时作业,或者丙—乙方向跨线和甲方向的待避列车同时作业,两端咽喉同方向正线间长渡线开口采用朝向车站中心布置,并且在接车线末端设安全线。

图3 正线间夹1条到发线布置形式

2.3 正线间夹2条到发线布置形式

甲—乙方向2条正线中穿,丙—丁方向2条正线外包,同方向的两正线间分别夹2条到发线,如图4所示。该布置形式为满足同时接车,分别在3、5 道和 4、6 道接车线末端设置安全线,并将 5、6 道接车线末端至甲乙方向正线的长渡线,分别设在 3、4 道接车线末端安全线外方。若要实现甲—丁方向跨线和丙方向的待避列车同时作业,则需增加长渡线 (图4中虚线所示),造成车站站坪较长,在实际应用中受限制的因素较多。

2.4 上下行分场布置形式

上下行分场布置,甲—乙方向两正线间夹2条到发线,最外侧各布置1条到发线,如图5所示。该布置形式有利于跨线作业,但甲—乙方向反向行车需利用到发线 1、2 道进行。

2.5 各种布置形式的综合比较

四线按方向别引入车站布置形式的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图4 正线间夹2条到发线布置形式

图5 上下行分场布置形式

表1 四线按方向别引入车站布置形式综合比较表

综合分析,四线按方向引入车站的各种布置形式各有优缺点,若要实现同样的功能,需再增加正线间渡线,而正线间距越大,站坪长度越长,越不利于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和节省投资。因此,正线间夹1条到发线布置形式 (见图3),从实现的功能、站坪长度、占地等多方面综合比选较优。

3 结束语

四线按方向别全疏解设线路所布置形式缺少待避调整余地,而按方向别引入车站布置形式不能同时办理列车跨线作业,存在同向交叉干扰。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行车方向、列车运行条件、行车量、车站布置和减少站内交叉等因素,结合地形、地质、拆迁和道路立交孔跨等控制条件,合理选用车站布置形式。还可以把全疏解设线路所与引入车站布置形式组合选用,经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择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节省工程投资的方案。

猜你喜欢
跨线发线正线
基于时间成本的城轨列车跨线开行方案建模
考虑跨线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路优化研究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神池南二场到发线CD段C80万吨组合作业方式的对比分析
互联互通CBTC系统的跨线进路处理方式
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优化方案探讨
重载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城市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地铁正线联锁表自动设计的研究
CTCS-2级列控系统跨线兼容性测试的典型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