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为龙头闯出龙江特色的兴边富民之路

2012-12-04 07:12孙永波
活力 2012年16期
关键词:优势产业边境地区富民

孙永波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全省现有少数民族成分53个、人口约200万;有18个边境县(市、区),边境地区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人口303.7万,其中含少数民族成分30个、人口约18万。兴边富民行动开展十年来,我省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带动全省兴边富民行动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全省边境县(市)所辖民族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6亿元,完成乡级财政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边境县(市、区)中有4个跻身全省民生工作十强县,3个位列财源建设十强县。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做法值得继续推广和坚持:

(一)坚持科学布局,特色兴业,形成优势产业支撑。在特色养殖方面,确定了“以水兴业、以水富民”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边境水域水产养殖,重点发展黑龙江网箱养鱼。目前,全省边境县(市)养殖水面已达90万亩,年产7万吨,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在特色种植方面,突出水稻种植优势,全省边境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已达800万亩,标准化种植率70%,优良品种率100%,亩产水稻超千斤,年总产超过80亿斤。在特色旅游方面,充分发挥龙江民俗和自然景观优势,打造了佳木斯市街津口赫哲族文化村、黑河市爱辉区鄂伦春族特色村寨等知名旅游品牌,传承弘扬了赫哲族鱼皮画、鄂伦春族桦树皮画、满族满绣、剪纸等一大批民族文化精品,初步形成了龙江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开发基地。

(二)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我省集中资金投入试点建设,不断打造样板,典型引路,整体推进。2010和2011年两年时间优先打造了特色优势产业试点项目4个。其中,投入1600万元,帮建绥滨县网箱养鱼基地,目前养殖船已达25艘,年产达50万公斤,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并召开了全省加快渔业产业发展暨绥滨网箱养鱼现场会,推广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将饶河县黑峰养殖、孙吴县冷水鱼养殖和穆棱市食用菌培育3个项目纳入试点,实施重点扶持,实现“一乡一品”,以特色产业先行试点逐步带动整个边境地区优势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服务民生,改善环境,切实惠及少数民族群众。我省始终将服务改善民生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导向。“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近4000万元,专门用于改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条件,新建、翻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砖瓦房790户,新建、翻建赫哲族新村6个;持续加大边境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力度,建设重点项目20个,建有文化馆(站)103个,18个边境县(市、区)在校学生数达到32万人, 145个民族村全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90%以上;在边境地区民族村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有卫生院(所)363个,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就医难问题。

(四)坚持开放交流,积极合作,有效激发边境发展活力。我省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口岸众多、对俄边贸繁荣的优势,将兴边富民行动与对外开放升级、建设和谐边境、打造活力边贸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官方和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佳木斯同江市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那乃族为同一民族,有共同民族语言。为此,我们创建载体,促进双方多次互访交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连续三年在黑河市开展中俄文化大集活动,强力推介我省边境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受到了中外朋友的青睐,通过中俄文化互动平台,进一步促进了经贸发展,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十年来的兴边富民实践,黑龙江省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只有始终将破解瓶颈难题作为推动兴边富民行动的关键点,才能不断突破进取,带动整体发展。我省幅员辽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历来是制约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难题。为此,我们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为契机,几年间,累计投入2亿多元资金,彻底改变了边境地区城乡交通面貌,切实解决了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为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事实证明,交通难这一关键点的突破,为全省兴边富民行动的全面发展打破了瓶颈,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只有始终将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航向标”,才能夯实群众基础,永葆生机活力。边境地区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既是兴边富民行动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解民困、惠民生的实际举措,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支持。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改善民生,使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兴边富民行动提供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

(三)只有始终将政府扶持引导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助推器”,才能增强发展动力,形成持续发展态势。通过多年的积累,兴边富民行动在边境地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扶持,仅靠群众的自发行动很难形成规模,做大蛋糕。只有政府部门科学谋划,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投入引导资金、开展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创业群众素质和产业发展水平,并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集群优势,才能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下步工作中,我省要继续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十二五”规划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民族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积极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把我省兴边富民行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刘新)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边境地区富民
严阵以待
让富民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加快水稻技术创新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促进辽宁优势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创新政策建议
仪征市地区工业优势产业研究
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