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传统养生思想简论*

2012-12-07 04:03
体育教育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养神医家道家

杨 隽

(南京邮电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各家思想流派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社会思想的分化,各学说空前活跃,中国早期哲学思想得以萌芽和发展。其理论和概念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等,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创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决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多源头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反映到养生思想领域,体现为道、儒、医、杂等诸家纷纷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养生之道。本文对先秦时期即公元前221年秦王朝以前时期中国养生文化起源与道家、儒家、医家、杂家养生思想及其特点加以整理和分析。

1 儒家养生思想

1.1 儒家养生观

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修德养心,这与儒家思想的本身特点相一致,强调了社会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道德修养和中庸之道在其养生思想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儒家养生思想着重于道德理论修养为主的特点。

先秦儒家主张节制情欲和修养道德养生法,主张以带有功利性的道德情感入世,并极力推崇中庸之道,且以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终极目的不但在于个体的健康长寿,而且一旦个人利益宗族国家利益相矛盾时,就主张“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养生思想往往具有养生和治理国家的双重功效。尤其在秦汉时期之后,此主导思想进一步明朗化,明确主张个体养生应与保家治国融为一体。

1.2 先秦儒家养生思想的特点

(1)身心共养。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在养生问题上主张身心共养,如“仁者寿”“故大德……心得其寿”是由孔子提出了的养生观点,反映了孔子已经认识到心理与道德修养对健康的影响。孟子在其养生理论中提出了“性善论”,尤其强调精神调摄,认为人们应当保留“赤子之心”和“浩然之气”,孟子还提到人的欲望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不可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明确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观点。又及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思想,都说明了先秦儒家思想中已明确了形先神后而又形神结合的理念。认识到身体保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2)动静结合。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又提到“动静以义”的思想,说明了孔子认为“静”与“寿”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到静心有利于长寿。汉代董仲舒亦认为:“仁者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先秦儒家不但主张清静养心,而且也主张以动养身。荀子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指出其养生者应当进行适度的运动,以适度的运动来保养身体,从而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养生观。

(3)中庸之道。坚持中庸是儒家诸子养生活动的又一大特点。何谓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庸之道事是要求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情绪等应当保持适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孔子对中庸之道非常推崇,认为恰到好处的性格将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进而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2 道家养生思想

2.1 道家养生观

先秦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提出了“道”的概念,以“道”指自然界万物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先秦道家以效法自然为其特点,老子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一定要顺乎自然地变化规律。庄子继承老子有关“道”的思想立场并加以发展。以相对主义、复归自然来否定充满矛盾的现实,把“无为”思想发展到极致。

2.2 先秦时期道家养生思想的特点

(1)重神轻形。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虚静”的思想。《庄子·天地》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又提出:“形全者神全”,认为养形能够促进养神。反之,“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先秦道家认识到人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养神和养形在养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重神轻形也是老子和庄子的养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庄子则将养神放在养生首要考虑的重要地位。老子和庄子认为养神和养形之间存在必然关联,但更看重对人的精神的养护。这种观念对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2)动静结合。老子主张养生要“致虚极,守静笃”,并认为“静为躁君”。首先提出了以静养生,使内心保持高度的清静状态,做到以静养心。认为节制欲望可以使身体筋韧而体强,庄子则认为人不可能完全排除杂念。认为精神专一而不杂乱才可能达到真正的宁静。庄子认同养形在养生中的重要性,是养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顺应自然。道家提出了“道”的概念,以“道”指自然界万物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道家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来养护身心,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因此反对厚生、贵生,反对自益其生。即人为地用丰厚的物质营养,促进自我生长。庄子同样主张顺乎自然,在对生老病死持自然态度,做到“不悦生,不恶死”,主张养生要合乎自然法则。

3 医家养生思想

3.1 医家养生思想观

先秦时期医家养生思想主要蕴含在《黄帝内经》中,它对生命的起源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唯物的,是符合实际的。它对人的生、长、壮、老等生命现象有详细的描叙和概括,在养生中意识到了年龄变化和性别差异。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观念,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主张顺应自然的变化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医家养生深受先秦道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养生思想。它同样主张顺应自然的养神调形法,也蕴涵了一个兼顾生理、心理、自然和社会四因素的整体养生模式,进尔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如四时调神法等。

3.2 医家养生思想的特点

(1)以情制情。医家养生思想主张养生应善于用一种情绪去调节另外一种情绪,是自己始终处于平和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儒家养生思想认为心理因素是治病的重要原因,如《内经.素问》中所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并提出了情志有相胜而治病的观念,认为情志协调有利于脏腑的活动,有益于养生保健。

(2)动静结合。《内经》主张清静养神。它认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病起”(《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见,清静养神能使人的生理功能正常,增强抗病力,不易罹疾生病。《内经》的这一“静胜躁”的基本观点为历代医学思想家所继承,如孙思邈即主张“静思灭想”。《黄帝内经》同时也认识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意思是说没有运动,机体也就不会存在。

(3)顺时养生。《黄帝内经》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意思是说人应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形成人体体内外环境相互保持阴阳动态平衡的各种周期节律,以达到保养身心的目的。

4 先秦杂家养生思想

4.1 杂家养生观

“杂”是兼收并蓄的意思,“家”即一家之言。所谓杂家无非是既兼采各家又自成一家的学派。《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成果,包含内容丰富的养生思想。《吕氏春秋》参考并吸收了先秦道儒两家主张运动养形以怡神的主张,也形成了以适度运动在养形怡神中的思想,留下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名言,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认为“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又没有忽视养护形体对养生的重要性,认为“天全,则神和矣’,意思是只有形体完整无缺,才能使情神愉悦。《吕氏春秋》认为养生的功效是使人的寿命能得其天年,而不是说将人的寿命人为地由短延长。这个观点与后世道教家追求长生的想法相左,事实证明先秦《吕氏春秋》已经提出了更加合乎“自然”的养生观。

4.2 先秦杂家养生思想的特点

《吕氏春秋》认为“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博采众长是先秦杂家养生思想的一大特点,杂家养生思想在养生的目的上多吸收儒家的思想,在养生观和方法上侧重于道家思想。经过先秦杂家诸子的长期努力终因其内容广博且杂而不乱自成一派。

[1]燕国才.先秦心理思想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

[4]汪凤炎.试论先秦儒道养生心理学思想的异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1):76-80.

猜你喜欢
养神医家道家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漫画道家思想
养神为先助长寿
简述庄子破解生死问题的方法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形神在我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由摄生到卫生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