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作用和效果分析

2012-12-08 07:41张春梅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静脉炎导管化疗

张春梅 袁 增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淄博 25500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患者在需要静脉注射次数多、时间长,为了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减少并发症,在患者的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穿刺位置一般在锁骨下静脉[1]。肿瘤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多次化疗,疗程不定,反复穿刺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壁,破坏皮肤组织,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在肿瘤护理方面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延长导管的置管时间和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2]。 该研究分析2007年9月—2010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86 例,分别采取一般静脉留置导管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2 种置管方法的临床作用和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 个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4 例,女32 例,年龄30~75,平均年龄(56.8±3.5)岁。其中肺癌患者15 例、胃癌患者27 例、肝癌患者26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8 例。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A、B 两个组。 A 组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首先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血管粗细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以15°角刺入皮下,见血管回血后套好套管并固定在皮下,拔出针芯,将肝素帽拧紧就可连接输液装置。B 组则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首先严格按照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程序进行,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取患者锁骨中点下缘1 cm 处为穿刺点,做好穿刺点周围的消毒工作及穿刺前工具的准备,对穿刺点局部麻醉后开始进针,将针尖指向锁骨内侧,紧贴着锁骨的背面缓慢刺入,当刺入3 cm 后感觉穿透后再继续进针,直到有静脉血流入注射器时,穿刺成功。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方法置入导管后,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导管留置的时间等情况[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的保留时间对比情况

将两组患者置管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保留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的保留时间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置管的保留时间对比情况(±s)

注:与A 组相比,*T=32.264 8,P<0.05。

组别 例数 保留时间(d)B 组A 组43 43 89.6±14.3*5.8±3.6

2.2 两组患者置入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置入静脉导管后,B 组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43 例,出现导管堵塞1 例(2.33%)、静脉炎2 例(4.65%),无患者感染;A 组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3 例患者中,导管堵塞14 例(32.56%)、静脉炎17 例(39.53%)、感染11 例(25.5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出现的并发症明显低于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并发症。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众所周知,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常常需要给患者进行长期的静脉输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的时间比较长且不定期,这就需要多次给患者输入化疗药物[4]。 传统的给药途径一般是通过对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 通过静脉留置针连接输液装置后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在人体内保留时间的短,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留置针容易被堵塞、静脉容易受感染而患有静脉炎、感染等多发症。 很多用于化疗的药物对血管都有刺激性的,这就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而通过在肿瘤护理方面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人体内保留的时间比较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5]。 在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 首先要培训出专门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严格地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置管。 在选择导管的时候,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导管穿刺,减少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在选择穿刺点的时候,首选解剖结构直、管径粗、位置深的贵要静脉,因为其方便穿刺和护理。 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方面的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清楚置管后将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完成置管后要详细记录导管所留置在哪个位置、导管的型号以及在放置的时候有无异常情况出现等,然后要密切注意导管留置的情况,如穿刺点有无红肿、水肿的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要积极为穿刺点进行消毒,要保证每3 d 更换1 贴膜,减少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其次,护理人员要告知置管的患者不可随意触碰留在体外的导管, 更不可将其随意拔出。 要让患者保持穿刺孔的清洁,不可让穿刺孔碰到水。 再次,护理人员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导管堵塞、静脉炎、感染等情况,要做好各项准备,当并发症出现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6]。最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只需穿刺1次,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过多的化疗会使患者出现脱发等反应, 良好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接受化疗的次数,减少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使患者能够提早恢复健康。 该研究表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保留时间长,且在肿瘤护理方面出现的并发症明显低于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并发症。 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方法简单,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置管保留时间长,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表2 两组患者置入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1] 程玉华,郭慧玲,王淑敏.PICC 导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4):1445-1446.

[2] 罗莉蓉,鲜攀,彭福仙.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医学,2012,32(5):120-121.

[3] 匡世芳.肿瘤化疗患者PICC 置管的护理应用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护理版),2010,11(14):11.

[4] 王栩轶,黄玉荣,石健.160 例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677-678.

[5] 章泾萍,鲍仕芬.CVC PICC 置管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4):315-316.

[6] 陈萍,吴桂梅,黄和平.Plcc 导管部分脱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111.

猜你喜欢
静脉炎导管化疗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