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补心肾法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观察

2012-12-16 07:55闫强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失语症中风针灸

闫强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300)

中风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其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上的中风患者可能产生失语症[1]。中风后失语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失语症增加抑郁的发生率[2]。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等,但临床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我们采用调补心肾法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患者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门头沟区中医院中风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共40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随机分配方案将患者纳入两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失语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

1.3 纳入标准

①颅脑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②存在中风后失语;③年龄在40~80岁;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有构音障碍者;③伴重度抑郁、焦虑的患者;④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⑤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针刺治疗

参照《针灸学》[4]中风中经络治疗方案,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针具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以上各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

2.2 治疗组

患者先取仰卧位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后,取俯卧位采用调补心肾法针刺,取双侧心俞、肾俞、大椎、百会。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5寸,肾俞直刺0.5寸,百会平刺0.5寸,以上各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

2.3 对照组

采用基础针刺治疗,同时取廉泉、通里、哑门,每日针刺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5]评价语言功能。

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星期,由不知分组情况的医师于上午8:00至9:00完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两组治疗前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90,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失语程度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P<0.01),治疗后治疗组失语程度分级在3~4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详见表2。

3.3.2 安全性评价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烫伤、皮下淤血、血肿、折针、晕针、气胸等不良反应。

3.3.3 退出情况

受试者均完成治疗和观察。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n)

4 讨论

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失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语言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目前,中风失语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有一定疗效[6-10]。

古代文献对于本病已有记载,包括“喑痱”、“风懿”等。中医学认为,语言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而脑归属于心。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开窍于舌,故心与人的智能活动、语言功能密切相关。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肾的精气旺盛,有利脑功能的恢复。经脉循行方面,《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可见心、肾两脏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喉、舌,对语言功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络肾。”五脏六腑之气皆输注于膀胱经,因此膀胱经能够联络脏腑与脑,是脑功能正常的基础。中风失语正是心、肾、脑的功能失常所致,因此在膀胱经上取心俞、肾俞,可以调节心、肾,联络喉、舌,改善语言功能。足太阳经交于巅顶(百会)入脑,取百会穴可交通脏腑与脑之经气。因此三穴共用,可以养心开窍、补肾益脑,达到改善语言功能的作用。

在中风失语早期,应用调补心肾法针刺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失语症的严重程度,且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好,值得临床应用。

[1] 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6.

[2] 吴颉言,赵康仁,钱进军,等.伴运动性失语脑卒中患者抑郁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6):456-457.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 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4.

[5] 王荫华,朱茜.Token Test与汉语失语症[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1):50-52.

[6] Li Guochen, Zhao Xin. Clinical Study 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n Treating Postapoplectic Aphasi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2):120-122.

[7] 江钢辉,李湘力.靳氏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5-6.

[8] 杨白燕.针刺治疗命名性失语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29.

[9] 孙正军,赵秦.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27-28.

[10] Wang Zhanhui. Apoplectic Aphasia Treated by Collaterals-Pricking and Bleeding Method[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1):63.

猜你喜欢
失语症中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失语症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