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男性乳房发育症临床观察

2012-12-16 07:55吕晓皑王蓓徐震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西药乳房穴位

吕晓皑,王蓓,徐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 310006)

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GYN),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子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发育。临床主要表现为男性乳房一侧或两侧呈女性化发育肥大,有时可分泌乳汁样液体,局部胀痛、压痛或触痛。本病属中医学“乳疠”范畴,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早有记载:“其证于一侧或两侧乳晕部有核子,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或稍硬,疼痛或压痛,乳房变大增厚,状如妇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发病率及就诊率有明显升高趋势,Rohrich等[1]报道男性群体患病率为32%~65%,Ersoz等[2]报道原发性GYN是青春期和青壮年GYN最常见的类型。该病造成患者躯体和心理异常,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笔者应用穴位埋线治疗中青年原发性GYN,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乳腺病中心门诊就诊的中青年原发性GYN患者86例,均符合《乳腺病学》[3]中相关的诊断标准。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法分为3组。埋线组32例,年龄17~48岁,平均21岁;单侧19例,双侧13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14.5个月。中药组29例,年龄18~46岁,平均22岁;单侧16例,双侧13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14.9个月。西药组25例,年龄16~48岁,平均20岁;单侧11例,双侧1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5年,平均13.8个月。据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上分布相似,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埋线组

取穴以三阴交、肾俞、肝俞为主,配以天宗、肩井、期门穴。常规皮肤消毒,将0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 cm等长线段,用7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0.40 mm×50 mm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弯头血管钳夹持羊肠线段插入套管后,针芯从套管尾部插入,将套管针头插入穴位,针芯向前插入得气后退出,按压片刻,外用创可贴覆盖。嘱患者2 d内埋线区不得触水,以防感染;2 d后每日睡前自行按压穴位10~20 min。穴位埋线2星期1次,6次为1个疗程。

2.2 中药组

予二仙汤加减治疗。组方为仙茅12 g,仙灵脾15 g,巴戟天12 g,当归9 g,赤芍15 g,郁金9 g,浙贝母9 g,生牡蛎30 g(先煎),海藻30 g,泽兰9 g,三棱9 g,莪术1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2星期为1个疗程。

2.3 西药组

口服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每次10 mg,每日2次,12星期为1个疗程。

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停止服用其他相关药物,并于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治愈 改善率≥90%。

显效 改善率70%~89%。

有效 改善率30%~69%。

无效 改善率<30%。

3.2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清总睾酮(TTE)、雌二醇(E2)、泌乳素(PRL),采用化学发光法。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间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埋线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对比 [n(%)]

3.4.2 3组患者症状体征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

治疗后埋线组各项症状体征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埋线组在疼痛、肿块硬度及大小的平均消失时间上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在疼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上也有一定优势(P<0.05)。在治疗前积分方面,3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积分方面,埋线组在疼痛及全身伴随症状上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在肿块硬度、大小上与西药组相比也有一定优势(P<0.05)。详见表2。

表2 3组患者症状体征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 (±s)

表2 3组患者症状体征起效时间、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 (±s)

注:与西药组比较1)P<0.01,2)P<0.05;与中药组比较3)P<0.01,4)P<0.05

症状/体征 组别 平均起效时间(d)平均消失时间(d)治疗前积分(分)治疗后积分(分)埋线组 7.5±1.31)4)39.7±1.61)3) 22.1±3.0 7.9±1.91)中药组 9.3±1.6 46.5±1.9 22.8±3.28.4±2.1疼痛西药组 12.6±1.3 58.7±1.7 23.2±3.111.5±2.9埋线组 18.6±1.81) 61.7±1.51)3) 7.8±1.24.0±1.02)中药组 17.9±1.7 81.2±1.5 7.6±1.34.5±1.2肿块硬度 西药组 24.7±1.3 83.4±1.6 7.7±1.26.5±1.2埋线组 48.4±1.51) 80.8±1.21)3) 6.9±1.84.1±1.02)中药组 50.8±1.3 85.3±1.8 7.1±1.64.7±1.1肿块大小 西药组 53.2±1.2 88.7±1.6 7.4±1.55.3±1.3埋线组 16.9±1.41) 76.3±1.21) 10.7±1.25.1±1.11)中药组 19.3±1.2 74.9±1.6 10.8±1.15.4±1.0全身伴随症状 西药组 48.1±1.8 87.1±1.1 10.6±1.38.9±1.2

3.4.3 3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

治疗后3组TTE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中药组E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西药组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3组PR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 (±s)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

组别 n 时间 TTE(ng/mL) E2(pg/mL) PRL(ng/mL)治疗前 4.47±2.87 34.28±11.29 7.32±3.09埋线组 32 治疗后 5.28±2.32 19.64±11.181) 7.07±3.76治疗前 4.63±2.79 33.96±10.93 7.86±3.14中药组 29 治疗后 5.21±2.41 20.31±10.821) 7.12±3.49治疗前 4.69±2.74 34.83±10.81 7.69±3.26西药组 25 治疗后 5.12±2.57 54.29±27.931) 7.24±3.28

3.4.4 不良反应

埋线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西药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中药组1例患者出现呃逆等胃部不适感。

4 讨论

目前认为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病因与血循环中性激素水平紊乱,组织对激素的反应发生改变,性激素代谢障碍,下丘脑-垂体及其控制下的内分泌轴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等方面有关。但约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GYN找不到明确原因[4]。

其治疗目前缺少一个公认的诊治指南。常用药物如雄激素制剂仅对睾丸功能减退疗效较好,并可能在腺外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从而加重病情;克罗米芬作用明显,但本身可导致乳房发育,副反应较大;丹那唑可减轻疼痛和发育的程度,但有水肿、恶心、脂溢性皮炎、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双氢睾酮庚烷盐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有一定疗效;睾内酯等芳香化酶抑制剂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其对青春期GYN有任何治疗作用[5];三苯氧胺为雌激素拮抗剂,有报告显示每天口服20 mg,最长疗程3个月,部分消退率80%,完全消退率60%[6],但其对肝脏有一定损害并有拟雌激素样作用,尚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观察其副反应。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治疗手段,文献报道如归脾丸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汤、小金丸等中药均收到较好疗效[7-8]。但需注意的是,严重副反应常常是药物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临床上需仔细评估,密切观察,谨慎使用。对于中青年原发性GYN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还需注重心理及形体美观等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寻求效果好、创伤少、副反应小的诊治手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是应用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多种方法和效应集中和整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治疗效果[9]。该疗法避免了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不经过肾脏代谢,保护肝肾功能;也不经过胃肠吸收,解决了胃肠疾病患者对药物吸收不良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而冲任隶属于肝肾,冲任之本在肾。乳疠发病当首责肝肾不足,冲任失调[10]。根据这一原则,本研究取穴以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三阴交,肝肾的背俞穴肾俞、肝俞为主,配以乳腺疾病经验穴天宗、肩井,肝脏募穴期门。通过刺激这些腧穴,达到补益肝肾,调摄冲任,化痰消结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86例中青年原发性GYN患者的观察,发现穴位埋线有较好疗效,与中药组及西药组相当。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疼痛、腰膝酸软、两胁胀满等症状及肿块硬度、大小等体征的改善上,埋线组的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更短,疗效也更好。通过对激素水平的测定,提示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下调体内雌雄激素比等途径达到治疗效果。

[1] Rohrich RJ, Ha RY, Kenkel JM,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ynecomastia: defining the role of ultrasound-assisted liposuc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3,111(2):909-923.

[2] Ersoz H, Onde ME, Terekeci H,et al. Causes of gynecomastia in young adult male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diopathic gynecomastia[J]. Int J Androl, 2002,25(5):312-316.

[3] (美)哈里斯等主编,王永胜,于金明,叶林译.乳腺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

[4] Barros AC, Sampaio Mde C. Gynecomastia: physiopatholog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Sao Paulo Med J, 2012,130(3):187-197.

[5] Ma NS, Geffner ME. Gynecomastia in prepubertal and pubertalmen[J]. Curr Opin Pediatr, 2008,20(4):465-470.

[6] Braunstein GD. Clinical practice. Gynecomastia[J]. N Engl J Med,2007,357(12):1229-1237.

[7] 高晓钢.归脾丸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02,16(3):236.

[8] 张宏,李国康.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60-761.

[9] 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57-759.

[10] 阙华发.陆德铭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经验[J].中医杂志,1995,36(4):214-215.

猜你喜欢
西药乳房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长着乳房的大树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