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埋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2-12-16 07:55丁敏蒋亚秋冯骅林天云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针灸

丁敏,蒋亚秋,冯骅,林天云

(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 214001)

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年轻化。针刺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1-4],但需要多次重复治疗。我们采用PDS微创埋线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0例患者均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无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按首次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针刺组(62例)、埋线组(5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45~65岁;③病程≤5年;④如果已经接受过其他手法或保守治疗,经过5 d以上的洗脱期。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病变颈椎两侧夹脊穴、大杼、风门。头痛或头晕配风池、百会;上肢麻木配曲池、合谷;肩背痛配大椎、肺俞、心俞。

2.2 针刺组

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上穴常规消毒后,将针灸针快速刺入皮下,稍捻转至患者有胀感后留针,其间行针1次以保持针感,30 min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14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埋线组

用4-0号PDS线剪成1~2 cm长,用一次性埋线针边推针芯边退针,将线埋入穴位,深度以能感知得气为度。退针后压迫止血。1星期后进行第2次治疗,2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颈椎不适指数(N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NDI共10个项目,包括颈痛及相关症状(疼痛的强度、头痛、集中注意力和睡眠)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个人护理、提起重物、阅读、工作、驾驶和娱乐)两部分,由受试对象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

3.2 疗效标准[6]

治愈 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及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90%。

显效 原有症状明显好转,颈肩背疼痛减轻,颈部及上肢功能明显改善,症状缓解≥75%。

有效 原有症状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症状缓解30%~75%。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埋线组总有效率为 94.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埋线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N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治疗后NDI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s,分)

注:与针刺组比较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针刺组 62 12.32±5.03 7.40±4.12 5.95 <0.01埋线组 58 12.96±6.10 6.08±3.601) 7.58 <0.01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针刺组比较1)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针刺组 62 5.19±1.71 2.05±1.34 11.38 <0.01埋线组 58 5.23±1.69 1.58±1.551) 12.12 <0.0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产生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因素为机械压迫因素,因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的关节突、钩椎关节、黄韧带增生或肥厚,以及颈椎间盘突向外后侧等压迫神经根;根轴处水肿及渗出等反应性炎症刺激[7]。以上大多因素是可逆的,这就为非手术疗法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可行性[8]。研究表明,针刺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颈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从而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9]。穴位埋线是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特定而持久的穴位刺激具有生化刺激和经络刺激双重功效[10],埋线疗法使针刺治疗从短效反复治疗模式发展到了长效治疗模式[11]。其优点是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我们采用的新型埋植材料PDS线具有无抗原性、无热原性的特点,在吸收过程中只产生轻微的组织反应,却达到了持续针刺效应。因此,PDS线将作为一种新型的埋植材料在针灸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罗开涛,罗安利,沈志方,等.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8):558-559.

[2] 李俊纬,张红,何乐中,等.对牵引态下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41-243.

[3] Li XQ, Zhou WG.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by electroacupuncture of Jiaji (Ex-B2) plus oblique needling Ashi point[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1):54-55.

[4] Hua Y.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ith combined electro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9,7(3):156-158.

[5] 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7] 张卫华.颈椎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8.

[8] 周建伟,胡玲香,李宁,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4):227-231.

[9] 蒋振亚,李常度.杵针大椎八阵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2):94-96.

[10] 李月梅,庄礼兴,张东淑,等.穴位埋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对性腺激素、β-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9,29(11):865-867.

[11] 孙文善.微创埋线: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2):3-5.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