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疗效观察

2012-12-16 07:55史莹莺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肩部肩关节颈椎病

史莹莺

(杭州市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 310005)

颈椎病合并冻结肩临床上比较多见,以颈部、肩部疼痛,肩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 40岁以上者,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8年11月始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48例,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2008年至2011年在我科诊断为颈椎病合并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2岁,平均(53±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2.0±0.8)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0岁,平均(52±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2.0±0.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1]关于颈型颈椎病、冻结肩的相关标准制定纳入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发病年龄35~65岁,颈部疼痛,或有活动受限,肩部活动障碍,肩关节疼痛,多数有夜间痛,甚至不能平卧。②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棘突间或棘突旁有明显压痛,颈部或活动不利;上肢伸直上举、外展活动度小于60°,或后伸小于 10°,肩部多处压痛,尤其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明显多见。③颈椎正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颈椎骨排列不齐,椎间隙或有狭窄,或有颈椎韧带钙化等表现。

1.3 排除标准

除外其他类型颈椎病,排除胸廓出口综合征、单纯性冻结肩、网球肘等以上肢及颈肩部疼痛为主的疾患,以及颈部结核、肿瘤、脊髓空洞症、颈椎严重外伤手术后、冠心病、脑部疾病、严重皮肤病、精神病患者,心功能3级以上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取风池、颈夹脊、肩井、肩髃、肩前、肩贞、外关。以上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40 mm×40 mm毫针,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入1寸,肩井直刺0.5寸,其他穴位直刺1~1.5寸,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泻法1 min,然后在肩井、肩髃、肩前、肩贞4穴毫针上放上长3 cm清艾条,点燃,颈部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疼痛部位,艾条烧完后起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5 d,再治疗1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取穴与针刺手法同对照组,得气及行捻转提插泻法后,在疼痛部位铺上中药饼。中药饼组成为桂枝18 g,生附子18 g,红花3 g,桃仁3 g,制川乌3 g,制草乌3 g,细辛3 g,新鲜生姜 200 g;将药物混匀研细粉,生姜打成浆混入药粉,搅拌均匀,铺在颈、肩部疼痛处,围绕所刺毫针,厚度为8 mm,最后在肩井、肩髃、肩前、肩贞4穴毫针上放上长3 cm清艾条,点燃,颈部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待艾条完全烧完后起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5 d,再治疗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按国际流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为标准。1分为不痛,肩关节活动170°以上,日常生活不受限制;2分为偶发轻微疼痛,肩关节活动 145°以上,日常生活不受限制;4分轻微疼痛,肩关节活动120°以上,日常生活有影响;6分疼痛较重,肩关节活动 90°以上,影响日常生活;8分为疼痛剧烈,肩关节活动 45°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0分为剧烈疼痛,触之如刀割样,肩关节活动30°左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2 疗效标准[1]

治愈 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显效 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有效 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仍有活动受限。

无效 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8 7.56±1.42 2.24±1.691)2)对照组 48 7.44±1.66 3.44±2.291)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 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 97.9%,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冻结肩病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其一,由于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如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其二,因上肢骨折、颈椎病等使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其三,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2]。本文中的病例,有先有颈椎病再有冻结肩者,也有先患冻结肩然后连带发生颈椎疼痛者,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两症合并,多称其为“颈肩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营卫渐虚;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遂致气血阻滞而成痹证。基本治疗以祛风散寒、疏经活络为主。风池穴有祛风散寒、疏通颈部气血之妙[3];颈部夹脊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4-6],与风池相配能疏通颈部气血瘀滞,达到止痛目的。肩髃、肩前、肩贞是“肩三针”,配合肩井穴,针刺泻法并艾灸可以疏风散寒、通经止痛;外关是连通内外的关口,可引寒邪外出。

桂枝、生附子取其温经散寒作用,是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散寒止痛,共为臣药;生姜温中散寒,是为佐药。诸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效果。艾灸能温经通络除痹,同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同样具有扩张毛细血管、加快局部血循环、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因此,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39.

[2] 胡幼平,刁骧,杨运宽,等.肩周炎临床疗效评定方法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38(9):63-66.

[3] 张超云,陈惠贞.风池穴透刺治疗颈性眩晕 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29.

[4] 郑晓斌,朱其广,林远方,等.颈夹脊穴位注射配合卧位牵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11-712.

[5] 陈卓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1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62-663.

[6] Chen XQ, Zhou WG.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by electroacupuncture of Jiaji (Ex-B2) plus oblique needling Ashi point[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1):54-55.

猜你喜欢
肩部肩关节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