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80例临床分析

2012-12-17 05:43朱琼祥林钊强高海兰黄春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偏瘫疗法家属

朱琼祥 林钊强 高海兰 黄春英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 510850

为探讨提高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我院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共130例,均为我院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男99例,女31例;年龄32~82岁,平均64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 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4 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脑梗死108例,脑出血2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3例,初中65例,小学18例,文盲4例;有头痛呕吐57例,130例均有偏瘫;合并高血压102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38例。130例中选择因患者及家属不合作等原因未进行综合疗法者50例为对照组,另80例为治疗组;2 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资料均具可比性,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疗法。

1.2 综合疗法方法

1.2.1 自主功能训练[1]:根据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作如下自主训练:(1)软瘫期:(Brunnstrom 级<1级):健肢各关节诸方向主动运动及健手用力握拳,诱发患侧相应肌肉收缩,头转向患侧或头后伸或躯干转向健侧,诱发患侧上肢伸肌张力升高、下肢屈肌张力升高。(2)痉挛期(Brunnstrom 级<2~3 级):Bobath握手或反式Bobath 握手,以健手带动患手作双手上举、屈曲,左右摆动等主动运动,患肢伸肘负重训练,双手抱膝运动,桥式运动等。(3)分离运动期(Brunnstrom<4~5级):患者背靠墙站立,足跟距墙约10cm,健手握住患手向前伸,行重心前后移动的动作;立位,双膝关节轻微屈伸,使重心上、下移动或膝关节交替上提,使重心左右移动;双下肢交叉站立和行走,步行时双手分别触碰对侧大腿摆动部。以上训练每节做15~20遍,1~2次/d,每次30min,8d1疗程。

1.2.2 心理训练[2]:用鼓励、启发等方法,使患者了解病情,并使病人认识到人类疾病有50~80%与不良心态有关,不良心态是诱发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态是偏瘫康复的动力。

1.2.3 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包括戒烟、控制血压、血糖、体重;提倡“三低二不一多”饮食原则,即低盐、低糖、低脂、不多饮酒、不过饱、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如蔬菜、水果、鲜鱼、瘦肉等;对发病3天后仍昏迷或不能进食者,应插胃管鼻饲流质,4~5次/d,200~300mL/次,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1.2.4 患者家属的辅助功能训练[1]: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家属掌握良肢位摆放、患肢被动运动等训练方法,并指导其对患者进行上述功能训练(3次/d,30min/次),并嘱患者家属多探望、陪伴患者,并让患者家属知道,尽管康复治疗的费用是昂贵的,但事实上维持病人的依赖状态所需费用更大,从而使患者有尽可能多的住院康复时间。

1.3 评定标准 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orm 分级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法,显效:Bobath积分提高>15%,有效:Barthel积分提高1%~14%,无效:Barthel积分无变化,患者均于入院后24h 及出院前1d各评定1次。

2 结果

治疗24d后,2组Brunnstrom 分级及ADL 评分均有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4级,治疗组分别为80%和81.3%,对照组分别为52%和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DL评分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 分级比较 (n)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所有残疾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脑卒中后引起运动功能、心理等多方面障碍。影响偏瘫康复的因素也很多,如心理障碍、家属支持等,因此脑卒中后采取综合疗法包括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3],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主功能训练因有主观意识参与,对大脑的刺激强度和兴奋大脑皮质区域均比被动运动大,因此更能加快损伤脑组织和血管的恢复,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1];心理训练对防止病人心理障碍有很大作用,心理障碍是偏瘫康复的阻力,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予不同的心理指导,使患者能保持良好心态,主动配合治疗[2]。研究发现[3],吸烟者的脑卒中发生率3倍于不吸烟者,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者高出1倍,肥胖是脑卒中的间接危险因素,故脑卒中偏瘫者应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血压、血糖、体质量等。营养不良是偏瘫康复的阻力,故要重视饮食治疗。有力的家庭支持是偏瘫康复的动力,家属的鼓励和配合是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故要重视患者家属的支持,使他们共同协作战胜疾病,提高疾病治愈率[4]。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可以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提高疗效。

[1]朱琼祥.偏瘫康复指导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J].内科,2008,3(2):193-195.

[2]黄雪红.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7):543.

[3]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干预:一项重大的国民保健工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965-967.

[4]朱琼祥.自我训练体操治疗脑卒中偏瘫[J].中国康复,2002,17(4):234-235.

猜你喜欢
偏瘫疗法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