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叶脑梗死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和视野检查研究

2012-12-17 05:43刘恒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枕叶诱发电位光敏

张 敏 赵 珂 刘恒方

1)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2 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 郑州 450052

枕叶脑梗死引起典型的视野损害,早期对其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较难把握,有报道[1]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野检查在眼外伤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在枕叶脑梗死所致的视野缺损患者中VEP 的作用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VEP和视野检查在枕叶脑梗死患者所致的视野缺损病情轻重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2—2012-04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三科住院的枕叶脑梗死患者40 例,病程2d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8 岁。其中右侧20 例,左侧13例,双侧7例,合并其他脑叶梗死5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6~65岁;分组:33例单侧枕叶梗死患者分A 组,7例双侧枕叶梗死患者为B 组,正常志愿者30例为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治疗。

1.2 方法 发病2d内和20d后检查VEP、视野,VEP 检查利用英国牛津SYNERGY5通道台式诱发电位仪检测,刺激形式全视野棋盘格翻转刺激。受试者在隔音屏蔽室取坐位,交替测试双眼,单眼平视视屏中心白色小方格,且与视屏间距1m。记录电极放置在中线的Oz、Pz和Cz点,参考电极置前额正中,接地电极置于耳垂,灵敏度100%,刺激频率2Hz,叠加300次,分析时间200ms,每眼重复测试不少于2次;将双眼刺激所得的潜伏期值及波幅相加后取平均值作为该波的潜伏期和波幅。视野检查采用国产TEC23全自动视野检查仪分别检测两眼的30°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dB表示),检查程序为84点30°中心视野,刺激光能级15级,每级3dB,刺激光强度0~30dB。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采用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枕叶脑梗死患者的VEP均有明显异常,表现为波形平坦或波幅降低和潜伏时延长。40 例中38 例可记录到VEP,2例记录不到,其中7例双侧枕叶梗死患者的波幅降低最为显著,治疗20d后再次检测VEP,部分患者有所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视野检查结果亦显示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后40例脑梗死患者P100波幅及潜伏时的改善与其视野光敏度呈正相关(r=0.56,r=0.48,P<0.05)。

表1 3组P100波幅及潜伏时比较 (±s)

表1 3组P100波幅及潜伏时比较 (±s)

?

表2 3组中心视野光敏度检查结果比较 (±s)

表2 3组中心视野光敏度检查结果比较 (±s)

?

3 讨论

枕叶脑梗死占脑梗死的3%~6.4%[2],枕叶是视觉中枢,视网膜的各个区域在枕叶纹状区都有一定的投射位置,所以当枕叶发生梗死时,就会出现视野改变[3]。梗死面积的大小决定了视野缺损范围,由于黄斑回避的原因,患者客观上存在偏盲,但因中心视力良好,故难以主动察觉,通常以视物模糊为主诉而就诊于眼科。因此,早期识别、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视觉电生理检查已成为视觉通路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主要手段,特别是P-VEP 检查,P100波形比较稳定,且重复性好,潜伏期反映黄斑中心凹神经节细胞纤维至视中枢对视觉冲动的传导速度,最具代表性,成为临床评价的重要指标[4]。本组40例枕叶脑梗死患者中38例记录到异常的VEP,病情重者波形更低、潜伏期更长,视力恢复较为困难,2例双侧枕叶病变引起的皮质盲使VEP消失,说明VEP可以作为枕叶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

视野是视功能检查的重要手段,自动视野计能精确地测量视野中各个部位的视网膜光敏度及其变化,定量反映视神经受损情况。我们观察到40例枕叶脑梗死患者视野均有不同程度受损,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视野检查也能体现视功能的损害程度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尤其重要的是VEP潜伏时和波幅均与视野检查结果存在着一致性好转趋势。因此,VEP联合视野检查可以判断枕叶梗死患者视力损害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1]杨炳建.VEP 联合F-ERG 检测在眼挫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9):20-22.

[2]Tawk RG,Tummala RP,Memon MZ,et al.Utility of pharmacologic provocative neurological testing before embolization of occipital lob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J].World Neurosurg,2011,76(3):276-281.

[3]Bartels E.Dissection of the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clinical findings and early noninvasive diagnosis in 24patients[J].J Neuroimaging,2006,16(1):24-33.

[4]杨辐仁,董平.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诊治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杂志,2003,29(3):226.

猜你喜欢
枕叶诱发电位光敏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3D打印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①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鸣律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成人枕叶体积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原发于侧脑室胶质肉瘤并颅内转移1例
不同剂量肌松剂在听神经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