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聚焦

2012-12-21 09:34
中国记者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

▲导读

·参评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获奖者有什么心得?评委有何感受?除了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回应关切等特点之外,有什么样的硬伤会影响奖次或与获奖失之交臂?本期特组织专题解析,为读者详解如何出精品、提高获奖率。详见内文28页。

·各微博平台上的活跃人士中,有不少是媒体人,其中不乏媒体领导。是什么吸引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频繁“刷屏”?微博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什么乐趣与变化?他们如何看待与把握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本刊特邀三位媒体领导分享其“玩”微博的乐与思。详见内文38页。

关注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扫描

连日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或报道、或解读、或评述,一篇篇关于“再起航”的报道传递着力度、温度和热度。

▲1.“全面贯彻落实”、四个“落实到”“着力抓好落实”——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在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部署中,浓墨重彩地强调“落实”二字。那么,究竟该如何找到抓手、将宣传落到实处?

新华社共播发各类稿件近400篇,其中,自11月16日起连续播发《坚持高举伟大旗帜 奋力夺取新的胜利》等7篇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平均采用超过百家。

《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当前头等大事首要政治任务》,其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要学好党的十八大报告。

《经济日报》则在题为《贯穿党的十八大的一条主线》的评论中提出观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科技日报》的《为发展增添创新驱动力》则根据报纸读者特点提出设问:转型迫在眉睫,新的发展动力究竟在哪里?言论指出,十八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只剩下8年零1个多月。真的能实现吗?如何实现?

《人民日报》在《收入十年倍增 幸福年年提升》一文中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给予解答,“翻番,应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大家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现有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你的收入增加了一倍”。

《法制日报》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回答许多百姓关心的“是每个人都翻一番吗”这个问题,“如果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话,不能让高收入群体收入翻一番。因为,高收入群体收入翻一番意味着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为听众进行了数字解答:以100来算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话,2000年达到了59.6,2010年达到了80.1,每年基本上涨了两个点。照这样推算下去,2020年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往前进一步,只要跟过去的发展速度差不多的话,2020年时将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应该说是一个宏大的概念,那么,媒体、记者该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让这个概念“软着陆”?

十八大闭幕后,《农民日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了贴近农民读者,也为了给农业战线相关部门提供可借鉴的范本,这个专栏以小角度为标尺进行选稿。

《经济日报》推出特刊《百姓品小康》,就收入实现翻番、教育更加公平、让居者有其屋、社保全民覆盖、建设美丽中国等关键词刊发了网友、微博的观点。

热点

第六届军事新闻论坛 研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军和武警部队新闻媒体的领导云集三亚,出席由解放军报社主办、人民海军报社协办的第六届军事新闻论坛,研究探讨军队媒体如何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年一度的军事新闻论坛,已经成为我国军事新闻学术交流的平台。来自中国记协、解放军报社、各军区军兵种报社、人民武警报社、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军事记者》杂志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

□ 2012年11月20日,为期四天的解放军报社第六届军事新闻论坛在海军榆林基地开幕。

“两个舆论场”概念及相关讨论再度升温

近来,不少媒体或专业期刊以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的“两个舆论场”为关键词,进行相关讨论和理论阐述。这一概念再升热度,说明了对业界理论创新的期待,也说明了它对新闻实践和中国舆论格局的准确概括,具有时空穿透力。南振中同志在论文《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中提出并阐述了这一概念及思考,该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03年第3期。

声音

▲ 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时,传递了一种错误的“贫富差距观”。错误的价值观之下,必然只会加剧焦虑,而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媒体需要做实实在在的调查,贫富差距到底有多严重?需要权威的统计,而不是随便在网上搜到的骇人听闻的无根据数据;需要做实实在在客观公正的分析,而不是将自己的焦虑和无力感传递给别人,每个人都有权抱怨,但面向公众且掌握着话语权的媒体,不应该传递焦虑和无力感。

——《中国青年报》2012年11月23日《媒体要传递正确的“贫富差距观”》。

□ 2012年10月12日,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三中心”即展示中心、体验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在南京雨花台区正式揭牌启用。工作人员在向参观者介绍体验中心内的“云协同”办公系统。(沈鹏/摄)

▲ 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人心建设。电视台作为密切联系大众的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否应该扪心自问,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我们为人心建设做了些什么?我们的节目传达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们为民族的文化积淀留下些什么?难道就是鼓励一夜成名、娱乐至上?难道就是鼓励格调低下、花样翻新、胡编滥造的电视剧?在薪火相传的文化长河中,这些都是过眼烟云,这样创造出的所谓收视奇迹,就算独占鳌头又值得炫耀、值得回味吗?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2日《荧屏别总娱乐至上 中国电视,请多点正能量》

文化产业

▲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

▲ “现在发行报纸的利润率连最低端的加工业水平都赶不上,那还说什么文化产业。费了那么大劲,把那么大帮人做的内容装在这个纸上,结果卖得还不如白纸贵呢,那劳动都跑哪去了?”

——浙报传媒董事长高海浩对报业经营模式曾如是反思。浙报传媒很早踏入资本圈,通过各种投融资手段使资产迅速扩大,被称为资本运作的高手。

(程征供稿)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