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2-12-25 07:38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赵靖
中国轻工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工艺职业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赵靖

关于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赵靖

文章探讨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能力素质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保障等内容。

高职;教学改革;生物化工工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当今,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生物化工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与化学化工技术相互交错而形成的一个产业,世界各国竞相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有的还建立了独立的政府机构,成立了研究组织,制订了近期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大量支持。与此同时,许多大型的化工企业都在投入巨资和庞大的科技力量进行生物化工技术的研究。就我国高职类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而言,应该培养能够服务于生物化工相关企业的技能型人才,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既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也不是纯粹的企业培训,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1]。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跨界的思考,要从定界走向跨界。我们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知识看知识”,又要“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技能看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基于此,我们要对原有的学历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法,创建出新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进行课程改革是很难落实的[2]。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与大多数其它高职专业一样,多源于传统的学历教育体系,其课程设置往往以理论体系为主线,与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不相适应,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开发,而且要求课程开发应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予以整体设计,改革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改变原有的学历教育体系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使职业教育真正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3.教学改革是区域性经济结构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3]。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受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性问题的影响比较大,近年来,本地区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相关产业,而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形式是生物化工,因此,生物化工工艺专业主动进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

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是培养掌握生物化工产品生产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生物化工产品生产运行、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既要能够适应生产与加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优异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2.能力及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化学及生物检测的基础知识;生物化工产品生产的一般工艺过程操作及控制的基本原理,产物分离纯化的方法;生产过程在线检测及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使用、保养与维护技术及质量管理和生产安全知识等专业技术知识。

(2)能力要求

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生产用微生物菌种进行分离、纯化、保藏;能够完成微生物发酵法、转化法生产化工产品的一般性操作;能够完成产品分离纯化的一般性操作;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能够对产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能够进行一般文献的查阅并完成简单的工艺改进和生产优化。

3.素质要求

通过专业课程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能够对工作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的概念,指的是从一组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相关职业或岗位分析入手,列出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再根据职业情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所形成的教学门类[1]。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首先应是专业相关技术岗位群从业人员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其次是明确主要行动领域;最终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设置专业主要学习领域的依据。

1.职业岗位群的确定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微生物菌种室实验员、生物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操作工、生化生产工艺技术员、生物化工产品生产设备维护、生物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岗位。

2.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分析

通过对天津地区多家生物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及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调研,以及同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笔者归纳了生物化工领域相关技术岗位群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到生物化工行业主要的行动领域,最终将行动领域转换,设置为本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解析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分析后,确定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教学需要,对原有课程体系的课程进行拆分和整合,摒弃原有教学体系中不必要的知识点,将必要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核心课程组成如表1所示。

4.课程标准的确定

对专业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之后,需要对每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重新进行界定,因此,需要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以之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纲领。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原则:课程标准要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思想;课程标准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要以“专业能力”为重点,同时关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社会能力;要结合企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完善课程内容;要基于工作过程整合程序化课程内容;要注意“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表1 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组成

四、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

1.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现有的教师队伍结构,多数是接受学历教育后直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同时受学科教育体系影响较大,加之国内职业教育观念出现较晚,很多人还没有完全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因此,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1)进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

通过举办职业教育讲座及师资培训课程,使更多的职教教师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能够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抛开学科教育体系的束缚,大胆创新,正确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高效的方式和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实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2)鼓励专职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增强教师的职业综合能力

要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专职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应该广泛地进入企业学习。教师在企业的学习中,不能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而应把自己完全融入企业生产实践,亲身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的各个工段,掌握各工种岗位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情境教学或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3)吸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具有着更丰富的生产经验,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难点。通过吸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2.必要的硬件设施保障

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质的飞跃,要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必须有可靠的硬件设施保障。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的保证,以此确保教学活动中图画及视频资源的正常展示,提高知识点传授效率及师生间信息传递和交换;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保证满足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需要;建立综合型校内实训基地,如针对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可以引进成套的发酵生产线,建立发酵生产实训车间;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支持,实施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3.有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要依托行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训练,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循环式递进增长,进而达到学校教学、学生择业、企业需求兼顾共赢。可以实行“2+0.5+0.5”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进行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及部分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基础操作技能,并对专业综合操作进行模拟训练,第三学年走出校门,分别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和半年的毕业实习,更好地实现校园学习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从而缩短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实习期,基本实现毕业直接上岗的零过渡。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在探索中不断提高。笔者确信,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必将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深化,以期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3.

[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前沿,2008,11(99):4-10.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

G71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工艺职业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