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2012-12-27 06:10方勤敏刘海凤
关键词:就业率湖南省毕业

方勤敏,刘海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方勤敏,刘海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在收集和整理湖南省高校近10年招生与毕业生数据的基础上,采用EVIEWS数量分析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进行预测,并结合湖南省人才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未来发展提供的机遇,从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机遇与建议

高校毕业生已经开始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劳动大军。然而,要使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了解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相关的就业信息,搜寻适合自己专业且能够进一步发展的职业,并与国家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政策取向保持一致。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总体来看,我国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多万人[1]。从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来看,据相关媒体报道,湖南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31万,创历史新高,而根据月报数据显示,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毕业后仍没有找到工作的比重为25.6%[2],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面对招聘、求职等就业市场的窘境,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令地方政府、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担忧的问题之一。

二、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通过对湖南省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搜集到2000—2009年湖南省高校教育人数信息[3-10](见表1)。在此,初次就业率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为就业问题提供了分析思路和数据支持。

通过初步分析可知,高校就业遵循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的思路,研究生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持续增长。根据惯性原理,短时期内招生人数可按照线性方程Y=a+b·X进行预测。

表1 湖南省2000-2009年高校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统计

其中,毕业人数直接与招生人数相关。就研究生教育而言,当年的毕业人数与3年前的招生人数相当,即2003年的毕业人数与2000年的招生人数相当,2009年的毕业人数与2006年的招生人数相当。因此,根据研究生教育毕业人数(Y')与招生人数(X')的相关关系Y'=α·X',假设研究生的受教育年限均为3年,可以3年间隔对一定时期内的毕业人数做预测。就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当年的毕业人数与4年前的招生人数相当,即2004年的毕业生人数与2000年的招生人数相差很小,2009年的毕业人数与2005年招生人数的差别也不大。因此,根据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人数(Y'')与招生人数(X'')的相关关系Y''=β·X'',假设普通高等教育的受教育年限均为4年,就可以4年为间隔对一定时期内的毕业人数做出预测。

从数据的差别来讲,相对于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差别而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的差别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校时间不同,普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为3年,本科学生为4年,特殊专业如医学专业学生的在校时间为5年,而基于4年制的本科生所占比例较大,本文选择普通高等教育的受教育年限为4年。

从深层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集毕业生数量、质量和结构层次于一体,并受环境影响。就数量来讲,湖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就业率这一重要指标客观地反映出来;从质量和结构层次来讲,由于其测度需要公认的标准、充足的时间以及长期复杂的数量统计等条件,这些维度主要作为参考维度而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维度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不确定环境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在短时期内,国家的就业政策、整体的经济趋势、区域发展等保持相对稳定;就湖南省而言,该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即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等。可见,无论是国家的宏观环境,还是湖南省的中观环境,都在一定时期内为湖南省高校的招生和就业率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基本前提。

三、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预测

参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思路,并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可对湖南省“十二五”期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进行预测。

1.研究生教育毕业人数的预测

按照研究生教育在2000—2009年期间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借助EVIEWS软件,以时间为变量,得到常数项的t检验值为9.223925,p=0.00,其p<0.05,则常数项c有效;而且系数X的t检验值为 21.29373,p=0.00,即 p<0.05,则系数有效;R2=0.982663,则函数的拟合度比较好。进而得到湖南省2010—2015年研究生教育的招生人数Y遵循如下函数

Y=0.354727+0.153394·X

得出2010年的招生人数为:0.354727+0.153394·(2010-2000)=1.89万人;2011—2015年的招生人数分别为:2.04,2.2,2.35,2.5,2.66万人。

在招生人数预测的基础上,运用EVIEWS进行有效检验,得出系数X'的t检验为66.06303,p=0.00,即p<0.05,且R2=0.991174,则函数的拟合优度高,进而得出湖南省高校2010—2015年的毕业人数Y'遵循如下函数

Y'=0.913013·X'

(其中,X'分别为2007—2012年的招生人数)

得出2010年的毕业人数为:0.913013·1.4=1.28万人:2011—2015年的毕业人数分别为1.37,1.58,1.73,1.86,2.01万人。可见,2010—2015年的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人数呈现增长趋势。

表2 研究生教育毕业人数预测(人数单位:万人)

2.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人数的预测

针对普通高等教育在2000—2009年期间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大体趋势,预测2010—2015年的招生人数。运用EVIEWS软件,以时间为变量,得到常数项的t检验值为19.86696,p=0.00,p<0.05,则常数项有效;系数的 t检验值为 27.19960,p=0.00,p<0.05,则系数有效;R2=0.989302,则函数的拟合优度较好。进而得到湖南省2010—2015年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Y遵循入如下函数

Y=10.33964+2.651636·X

得出2010年的招生人数为:10.33964+2.651636·(2010-2000)=36.86万人;2011—2015年的招生人数分别为39.51,42.16,44.81,47.46,50.11万人。

在招生人数预测的前提下,运用EVIEWS进行检验,得出系数X''的t检验为27.53172,p=0.00,即p<0.05,则系数X''有效,且R2=0.887054,则拟合优度相对较好。由此可推出湖南省2010—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人数Y''遵循如下函数

Y''=1.119466·X''

(其中X''为2006—2011年的招生人数)

得出2010年的毕业人数为:1.119466·26.6=29.78万人;2011—2015年的毕业人数分别为32.60,34.56,37.47,41.26,44.23万人。可见,2010—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育的毕业生将呈现增长趋势。

表3 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人数预测(人数单位:万人)

3.高校毕业生数量的统计汇总

总毕业人数为研究生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人数之和,然而2005年至2009年实际报道的总毕业人数总是比研究生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人数之和要偏高,即呈现如图1所示。本课题研究中,由于毕业人数的预测偏松,于是未将加总的毕业生人数进行调整,由此得出未来5年之内毕业生的整体形势,如图2所示。

图1 湖南省2005—2009年毕业生加总数据与报道数据折线比较图

图2 湖南省2010—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折线图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在未来5年之内规模不断扩大,在明确了这一基本的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数之后,如何结合就业规模的表象探究就业的深层因素、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不仅需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落实在企业、政府和高校等不同主体,而且需要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政府已经制定的人才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等宏观环境相融合[11-12]。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沟通机制

要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增大带来的就业压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不仅仅应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而且应关注就业渠道中的信息量和信息流向,因为大量的就业信息能否畅通地被毕业生接收到,关系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简言之,就业信息流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量的变化。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沟通机制。例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从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创业服务功能的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法律法规的健全等方面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畅通流动;同时,加强公共就业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市场的资源整合,促进市场资源贯通、服务贯通,推进人才市场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教育部门应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沟通机制的健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明确信息源,包括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信息、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信息、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共享信息,以及大学生创业信息等;其次要选择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和有效流动,即减少毕业生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摩擦”,减少信息沟通的“空场”。此外,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歧视或不公平问题,政府需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诚信机制等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公平就业。

2.企业扩大高校毕业生需求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拓宽了领域。湖南省在未来5年率先发展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以及节能环保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但使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流动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简言之,企业可以主动调整与“消化”一定量的高校毕业生。具体来说,企业可结合未来发展战略或中长期规划,做好人才需求规划。首先明确企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需求,再立足规模、竞争优势、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等现实状况,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结构与层次进行选拔,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择优录取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毕业生。

企业还可以通过兼职实习等方式来实现“准就业”或“预就业”,达到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的双赢,即不仅为企业发展需求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而且高校毕业生也加强了信息搜寻能力、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预期,为高质量的初次就业率提供更为有效的保证。

3.高校有效供给毕业生

在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有效供给毕业生应与当地政府的宏观发展环境融合为一体。《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描绘了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路线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2010-2020年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发展方向。简言之,高校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促使毕业生“畅销”。

高校毕业生是否能抓住机遇、把握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能否从毕业生数量和质量两大方面保证供给的有效性。从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预测来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有保障,而且就业率也保持在一定浮动范围内,可见,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存在质量上的差异,这就要求高校优化课程结构,将就业目标投向新型工业、新型城镇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以及信息化开发和利用等领域,使之适合就业市场的需求。从长远来看,高校要保证毕业生供给的有效性,就不仅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播与教授,还需要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将高校的正规教育体系应与就业实践教育同时行进。

结语

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宏观性背景为湖南省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机遇,而是否能抓住机遇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单单依靠高校、政府或者市场是很难解决的,因此,该问题需要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规范化的中介市场的密切配合、互助合作。

[1] 湖南省毕业生就业网[EB/OL]. (2009-11-23).http://www.hunbys.com/index.jsp.

[2] 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EB/OL]. (2010-04-28).http://www.hunan.gov.cn.

[3] 湖南天津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70%左右[N].中国青年报,2003-09-17.

[4] 2004年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大盘点,就业率达80.82%[EB/OL]. (2004-12-31).http://www.rednet.cn.

[5] 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面向基层人数增加[EB/OL].(2006-05-08).http://www.rednet.cn.

[6] 2006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7.49%[EB/OL].(2007-06-28). www.hnedu.cn.

[7] 湖南200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6.76%[EB/OL]. (2008-06-30).http://news.QQ.com.

[8]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报(湘教通〔2009〕279号)[EB/OL].(2009-07-07) .http://www.cseptc.hn.sgcc.com.cn/upload/090707/0907071343133750.doc.

[9] 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75%找到饭碗[EB/OL].(2010-06-24). http://www.rednet.cn.

[10] 湖南九大项目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争就业率达80%[EB/OL].(2010-07-03)http://www.rednet.cn.

[11] 王 宏.调适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策略思考[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5):59-60.

[12] 孙 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0-06.

On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Issu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nan

FANG Qin-min, LIU Hai-feng
(College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410004, Hunan, China)

Based on the enrollment and graduates dates of Hunan province for ten years, the paper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 number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Hunan province by the EVEWS method. With the talent development plann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line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aper proposed advices in terms of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fi nding job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 suggestions

G459

A

1673-9272(2012)01-0124-03

2011-10-25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劳动保障协会2010年度劳动保障研究课题“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方勤敏(1959-),男,湖南岳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战略管理、生态经济。

[本文编校:易雪玲]

猜你喜欢
就业率湖南省毕业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我们今天毕业了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