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2013-01-06 04:01王宏钧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年5期
关键词:申请量实用新型申请人

方 勇,苏 琦,王宏钧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方 勇,苏 琦,王宏钧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为了解电梯安全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对CNABS系统中收录的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的所有专利进行了分析。从国内外相关专利申请的数量、类型、申请人特点、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领域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利质量和数量与国外申请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同时,专利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电梯;安全;专利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梯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电梯事故也不断发生,尤其是2012年9月武汉市一起电梯坠楼导致19人遇难的事故发生后,电梯安全状况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有关电梯安全的专利申请在我国是一种什么情况,我国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又如何?本文以CNABS系统中收录的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利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在中国申请的国内外相关专利申请的数量、类型、申请人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领域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分析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简介

电梯安全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电梯的机械安全保护系统和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其中,电梯的机械安全保护系统除了常规厅门和轿门、安全触板、厅门锁之外,比较重要的有制动器、限速装置、安全钳以及缓冲器4个部件。而电气控制系统则包括与这些机械装置配合使用的各种传感器、电路以及控制模块[1]。根据IPC分类体系,这些技术领域都被分在B66B5/00大组下。

2 专利申请类型与数量

本文仅针对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进行分析。截止到2012年11月30日,CNABS系统中在该大组下公开的专利申请数量共计4 187件,其中发明2395项(授权875项)、实用新型1 792项。考虑到1999年以前申请量相对较小,本文主要针对199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从1999年开始,电梯安全领域总申请量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电梯安全领域总申请量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该领域内的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从1999年的不到100件,增加至2011年的近800件。2007年以后,专利申请量开始迅速增长,特别是从2010年起,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专利申请量增幅显著,2011年的申请量突破了700件,绝对数量和增幅都非常明显。虽然从图1上看,2012年的申请量略有下降,但是由于存在从申请到公开的延迟,且上述统计数据未包含2012年12月的数据,结合目前各个领域申请量都大幅增长的实际情况,2012年的申请量应该超过前一年的申请量。

电梯安全领域发明与实用新型申请量的对比如图2所示,在所申请专利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两者申请量的增长趋势与整体申请量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但是对于整体申请量激增的2010年和2011年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两年的增量大部分来源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例如,2011年在总申请量增长近35%的情况下,实用新型的申请量增长了近58%,而发明专利申请量仅增长了不到10%。

图2 电梯安全领域发明与实用新型申请量对比

电梯安全领域发明专利授权率趋势如图3所示,从图3来看,与申请量大幅增长相比,该领域的授权率从2003年开始逐年下降(其中2009年~2012年授权率过低,显然是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到结案的周期较长而导致的),一方面是由于该领域的装置基本结构已经相对固定,技术发展已相对完善,申请人很难找到新的技术突破口。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我国专利局审查水平的逐步提高。由于实用新型专利不经过实质审查,在此未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率进行统计与分析。

图3 电梯安全领域发明专利授权率趋势

3 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

由于电梯装置结构相对复杂,个人很少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投入研发,而且与其应用相关的机械、检测、微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已有先进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的各个大电梯公司手中,因此该领域主要是由国外大公司提出的申请,这些大公司的申请量大而密集,且会在多局同时进行申请,个人申请数量很少。同时,国内申请人由于缺少技术的积累,往往是个别公司对某些具体的结构进行改进,在该领域内基本没有能够遵循技术发展的脉络而持续提出专利申请的国内申请人。经统计,在该领域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 395件,其中国外申请人提出了1 545件,国内仅有850件。1 792件实用新型申请中,申请人为国外的仅11件。电梯安全领域国内外申请量对比如图4所示。

图4 电梯安全领域国内外申请量对比

从图4可以看出,在电梯安全领域,来自国外的申请人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基本稳定在60~160件左右。而国内申请人的申请数量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大幅增长,并于2010年首次超过国外申请人而占据了该领域的大部分申请,这说明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专利制度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保护。但是,反观图5所示的授权率,排除掉因尚未结案造成授权率过低的2009年~2012年数据后,可以看出,国外申请人的相关申请授权率相对比较稳定,处于40% ~60%之间。而国内相关申请的授权率则波动较大,一方面说明国内申请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与国内的申请人群体不稳定、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有关。

图5 国内外申请人发明专利授权率对比

4 国内外申请人对比

在该领域,近年日本、欧洲、美国的申请数量占据前3位,这3个区域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占据了60%以上,这说明该领域的各大公司对中国的市场是比较重视的。国内申请人则以电梯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虽然近年来在电梯领域中,中国申请已构成向我国申请的专利的主要部分,但国内申请人较少利用巴黎公约或PCT途径向其他局提交申请。国内该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在来自国外的申请中,日本申请人占据2/3以上的申请量,占到了该领域内总申请量的近50%。电梯安全领域各国申请人比例如图6所示。

图6 电梯安全领域各国申请人比例

从图6可以看出,来自日本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在该技术领域内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其技术发展持续性较好。另一方面显然也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同样,来自电梯技术强国的瑞士、美国以及芬兰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纷纷展开了在中国的专利战略布局。其中,电梯安全领域申请量前10的专利申请人排名见表1。

表1 电梯安全领域申请量前10的专利申请人

总体而言,日本在该领域内最为活跃,在排名前10的专利申请人中,日本申请人不仅是数量最多,其申请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申请人。且在以外国公司作为申请人的同时,其在国内开设的合资企业在专利申请中也表现活跃。

从表1可以看出,来自日本、美国以及瑞士申请人的发明专利申请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在2009年以后的申请量占比较大的情况下(由于2009年以后的申请大部分还处于在审状态,这部分申请量会导致授权率的降低),这些申请人所提出的专利申请授权率达到了40%以上甚至50%以上。而国内申请人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虽然授权率较低,但结合图2也可以得知,国内在该领域的申请大部分集中在2009年前后,而同时间段内来自国内申请人提交的申请量也远远超过了来自国外申请人的申请。相信伴随申请量的增长以及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授权率也会逐渐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

5 技术发展现状的对比

根据对所有专利申请进行分类号统计,发现国内外申请除了都涉及B66B5/00:检测、故障纠正或安全装置的应用;B66B 5/02:在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的响应等这些较为粗放的分类号之外,国内申请更多的涉及:B66B 5/16:…在轿厢、罐笼或箕斗与固定导向元件或卷扬通道或电梯井道内表面之间作用的制动装置或掣爪装置;B66B 5/18:…并且利用摩擦制动力等这些对于电梯安全装置结构的小组分类号。国外申请人的申请则更多的是采用B66B 5/04:用于检测超速的;B66B 5/06:电气的等这些比较宽泛的分类号。通过对摘要的初步浏览发现,由于电梯制动装置原理比较简单,其结构也相对固定,国外申请人除了对制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进一步改进之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更多的是集中在对电梯安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其目的除了进一步提高轿厢本身的制动效果外,更多的开始针对具体的故障和安全模式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现代化大楼内电梯的集群控制,针对预防轿厢内部的犯罪以及轿厢的各种运行模式下的安全控制、舒适性的提高等等,其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也更多地采用了控制领域常用的模块化撰写方式,这一点从日本专利局对IPC分类号B66B5对应的F-term分类的一再细分以及欧专局对对应的EC分类号的进一步细分都可以看出来。

由对国内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摘要的大概浏览可知,国内初期的相关申请都涉及简易的制动装置以及控制电路,由于电梯制动器的装置结构相对固定,相关专利也都已经被外国公司垄断,这些申请创造性高度较低,得以授权的机会很少。正因为如此,从2006年起,随着专利知识的普及以及申请人对技术现状的了解,该领域的国内申请开始涉及安全装置中具体部件或替代结构的改进,也开始涉及采用传感器的各种电梯的安全控制方法,在技术发展上逐渐缩小了与国外申请人的差距。

从以上分析可见,从2009年起,以苏州新达电梯、江南嘉捷电梯、康力电梯为代表的国内电梯企业的申请量逐年增长,其在对常规安全装置的结构持续进行研究改进的同时,也开始涉及电梯安全控制领域的研究。在国内的专利申请人所提交的专利申请的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专利申请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6 结束语

本文首次对电梯安全这一细分领域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了解行业内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而确定电梯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今后可以对电梯安全控制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作进一步分析,从而帮助相关企业研究人员挖掘新的技术创新点,根据自身发展及战略需要,在申请国内专利的同时加强对PCT途径的合理运用。

[1]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Analysis on Pat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levator Safety Technology in China

FANG Yong,SU Qi,WANG Hongjun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Beijing,100190,China)

In order to know the pat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levator safety technology in China,it analyzes all patents of elevator safety technology in CNABS system,proposes the quantity and type of patent application,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nt,the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eld,shows the gap at home and abroad.Recently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s is increasing,and same time the patent quality is also gradually improved.

Ekevator;Safety;Patent

T18

A

2095-509X(2013)05-0067-04

10.3969/j.issn.2095 -509X.2013.05.017

2013-01-14

方勇(1980—),男,湖北宜昌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专利审查以及专利管理。

猜你喜欢
申请量实用新型申请人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一种含碘氢碘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一种黄霉素A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