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用药安全管理

2013-01-11 07:04方秀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护理管理

方秀花

[摘要] 作为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的用药安全与护士关系极为密切,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多渠道、多层面控制用药安全,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作者通过三年多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药物管理方法,期望能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用药安全;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95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1-151-02

Drug safety management in integrate ICU

FANG?Xiuhua

Emergency ICU,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Anqing 246003,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en safety aims of patients, medicine safety is vital to nurses. Enhance medicine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safety of medicine from different channels can increase therapy effect and decrease side effect.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 effective medicine management from 3 years clinical practices, which could produce a reference to the medical fraternity.

[Key words] Medicine safety;Management;Nurse

在临床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错用药物和用药不当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药品自身作用、药品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与用药错误[1]。护士作为直接执行者和直接观察者,始终站在药疗过程的第一线,良好的护理监护对防范用药风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ICU是危重患者相对集中的地方,药物治疗又是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出现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会也较普通患者多。因此,如何加强监护病房用药安全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任。笔者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在科室内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用药安全管理体系,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药品贮存管理

1.1?总则

所有药品分类分区存放,外用药、口服药、注射、消毒剂等分区放置。注射用药物再根据药物作用与特点适当划分小区域,如抢救用药、止血类、能量合剂等分别归类存放,以方便使用。一般不轻易挪动药品摆放位置,以缩短护士取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2?常用药管理

药品原则上应保存在原包装盒(瓶)中,必要时可另盒(瓶)存放,但必须原盒标签去除,并将盒(瓶)内实际药品的名称、剂量以醒目、清晰的标签张贴在盒(瓶)上。对有特殊存放要求的药物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存放,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应避光存放;垂体、替考拉宁等则应放置冰箱中冷藏。每月定期盘点、整理一次所有药品,每种药物均逐支、逐瓶查看药物形状、有效期、有无变质与潮解以及药名、有效期等字迹是否清晰。凡药名、有效期不清晰的药品一律予以清除;对于有效期为当月的药物,则另盒存放,并做明显标识,提醒护士优先使用;对于效期在当季度的药物则放在该类药物的前方或上方,并遵循前拿后放、上拿下放的使用原则,确保药品不过期。

1.3?特殊药物管理

毒麻药品和精神用药实行定点存放、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处方管理,其中毒麻药则实施双锁管理,即另盒存放并加锁存于精神类药品柜内,钥匙由当班责任组长随身携带。在病区管理中高危药物用药安全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2],对于10%氯化钾、10%氯化钠等高警讯药物遵照护理部统一管理规定,予单柜存放,并张贴绿底红字标签“特殊药物”,以警示护士,防止取药错误。对于生物制剂、血制品等除按说明书存放外,还应建立登记本,班班交接。

1.4?外购药品管理

如患者因病情需要,需外购药物时,建立专册登记,包括药名、剂量、数量、批号等,并请送药家属签字。每次输注完毕后将空瓶交还家属,并再次签名验收。如患者转科、出院、死亡,剩余药品交付家属,告知存放注意事项等,并请家属签字取回。

2?用药流程管理

2.1?药物说明书的管理

科内建立“药物说明书存放夹”,按药物使用频率的大小顺序存放各种药物说明书;制定本科室常用特殊药物应用手册,主要罗列药物作用机理、用法用量、用药观察重点及注意事项等,按字母顺序排列并装订成册,以方便查找;医护人员工作用电脑由医院统一安装电子版《药物应用手册》,可以更方便、迅速地查找新药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2.2?规范用药流程

根据现代管理思想,安全管理也应该贯彻预防为主,不应是救火式的事后补救,应是从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应对的有效性角度保证安全[3]。为此,笔者针对各班涉及的不同用药环节制定了不同的关注要求,相互间即各有侧重点,又有交叉,层层把关,可操作性强,确保了用药安全。

2.2.1?主班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与最后把关者,其安全意识与用药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挑选责任心强、药物应用知识面广的护士担任主班工作。要求主班特别注意药物输注剂量、药物溶剂的选用与溶解要求、药物配置浓度、输注速度、输注前后是否需要冲管以及对静脉通道的要求等,并将特殊要求用红色笔标注于治疗单和输液瓶签上。对于第一次使用的新药或罕用的药品要先查阅药品说明书再做医嘱,把好医嘱执行的第一关。

2.2.2?治疗班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关注上述要求的同时,更注重对静脉通道的合理选择、输注速度的控制等,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安排补液顺序,使药物治疗发挥最佳疗效。药物输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异常,对新出现的问题在早会上及时提出,科内分析、讨论,并将新发现的药物间配伍禁忌书写在治疗室提示板上,以提醒大家注意。

2.2.3?责任护士?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打针发药只是用药护理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还有大量的用药注意事项、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观察、应对措施及给患者和陪护的药物知识教育[4]。ICU责任护士首先要关注药物剂量、配置是否符合要求,密切关注并随时调节输注速度,把好药物应用的最后一道关。同时,在监护过程中,重点观察输注中的药物有无变性、患者的静脉有无炎症反应及有无外渗,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及有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等。针对ICU的大多数患者不能用言语表达自身感受的特点,要求护士学会从生命体征和全身反应来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等。如有时虽然皮试结果是阴性,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皮疹,责任护士则需要联系患者最近几天更换抗生素而做出初步判断,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由于新药层出不穷,配伍禁忌表总是滞后于临床,护士应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异常情况,而责任护士往往是各种情况的第一发现人、也是各种异常的第一应急处理人。定期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科会上讨论并提出相应要求,不断提高用药安全水平。ICU抢救药品品种繁多,应用也较复杂,遇抢救时,由护士长或高年资的主班护士、责任组长组织抢救用药的具体实施,防止抢救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2.3?设立各种提示牌、提示语,做好环节管理

主班处理医嘱过程中,将药物应用的相关注意事项,用简要的提示语记录于治疗单和输液瓶签上;治疗班负责收集用药过程中发现的配伍禁忌,并将其标识于治疗室提示卡上;责任护士则对所分管患者使用的各种非静脉用药悬挂提示牌,如“鼻饲”、“膀胱冲洗”等,对特殊药物(含各种微量注射泵泵入药物)张贴标识;对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者,按要求悬挂“控制滴速”提示牌等。总之,各班护士各负其责,切实把好用药安全的每一关,将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

3?护士安全用药教育管理

3.1?利用晨会提问用药知识,强化用药安全意识

对护理人员应着重培训高危药品常用剂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严重不良反应等,掌握更多的药物知识,不再机械的执行医嘱,对有问题的医嘱有能力及时提出质疑,建议医生修改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5]。笔者所在科室利用每周2次的晨会,对科室常用药物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学习,并在日常工作中抽查、强化;对新入科的护士,科室要进行用药培训,以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6];护士长参与核对医嘱,注重发现医嘱中用药不合理现象,了解主班、治疗班护士对药物应用知识掌握情况,查看相关注意事项的记录、标注完成情况,督促护士养成用新药或罕见药物前查看药物说明书的习惯,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3.2?将用药知识纳入考核,引导护士主动学习

每季度1次的理论考试中,将近期应用频率较高而又有特殊要求或需特别观察毒副作用的几种药物,编成试题,纳入考核范围。一方面,可以了解护士对这些药物应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护士加强药物应用知识的学习,逐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能更及时地更新药物应用相关知识。学习药物说明书是了解药物特性的最佳途径。护士长在科室身先士卒,遇对某药物特性掌握不准确、不全面时,立即查阅各种说明书,并随即将查出的结果在科室宣读,在科室逐渐形成了一种“用药有疑问,先看说明书”的良好氛围。如阿奇霉素以往要求配置浓度不应超过1 mg/mL,但新的药物说明书则表示可以达到2 mg/mL,就是一位护士在翻阅药物说明书时发现的,从而为某些需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应用提供了可能。

3.3?推行不良事件无惩罚上报,不断提升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无惩罚原则是指差错发生后,不惩罚犯错者,而是寻找差错发生的原因,改进相应的流程[7]。推行不良事件无惩罚性上报后,护士的顾虑少了,上报不良事件的主动性、及时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发生药物不良事件后,护士不仅能在第一时间报告医生、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还能在本班内及时上报护士长,如实汇报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使得管理者能从不良事件中准确查找出不合理流程或管理漏洞,在科内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相应对策或完善相关流程,使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得以不断提升。

药物是医生的法宝,如何将药物的疗效发挥至最大、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及时发现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护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任。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实施者、观察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渊博的药物应用知识,而管理者则应积极引导护士不断学习药物应用相关知识,同时从各个管理环节上优化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郭代红.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防范[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1):1-3.

[2] 张琼.浅谈普外科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6(6):870-871.

[3]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

[4] 盛芝仁,黄善定,杨青雅,等.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08-310.

[5] 冯素萍,王荃声,王玉伟.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72-273.

[6] 罗鸿雁,肖菲娜,杨惠民.影响高危药物安全使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42-143.

[7] 袁玉萍,罗庚.无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4-56.

(收稿日期:2012-08-13)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护理管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